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文芝 《老友》2013,(4):42-42
我教会婆婆发电子邮件纯属偶然。那天,我正在电脑上轻车熟路地收发电子邮件。"一点(网络)即达,没有距离",婆婆在旁边看着,露出既新鲜又好奇的眼神,于是我就主动提议教她发电子邮件。"伊妹儿啊,好是好,可我这个老太婆,眼神不好,手脚又慢,行吗?"婆婆犹豫了一下子。我看得出,她想学,可又担心自己学不会、学得慢被人笑话。  相似文献   

2.
宗寅 《老友》2014,(3):43-43
正婆婆是南方人,却没有南方女人的温文尔雅,倒是有点儿北方女人的直爽泼辣。有时候,婆婆的直爽泼辣让我和爱人觉得她真的是一个"难缠"的婆婆。公公在外地工作了几十年,她习惯了自己一个人面对生活,慢慢地就养成了直率泼辣的性格。但是如果要让我来形容婆婆,浮现出脑海的便是她忙碌的身影。每年春节我们都要回南方老家过年,兄妹4人也都会带些吃的用的东西回去。今年,我们家带了一箱核桃、杏仁、开心果等零食给她,一时吃不完,婆婆便张罗着  相似文献   

3.
母亲岂树风今年86岁了,她出生于山西辽县一个贫苦农家。自幼丧父,5岁被送到一户姓白的人家当童养媳。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把她磨炼得坚强、勇敢。白家人想把14岁的她转卖给汉奸当老婆,母亲抵死不从,投奔了当八路军的舅舅。在舅舅的介绍下,母亲到八路军的后勤工厂工作,并入了党。母亲之前没有读过一天书,不识一个字,在工作后开始学文化,还到左权麻田干部学习班学习。母亲很要强,学习非常认真刻苦,朱德、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李雪峰等  相似文献   

4.
去年母亲节的时候,我照例给母亲写了一张贺卡,送上节日的祝福。最后剩下两张,一张留给刚做了母亲的自己,另一张则寄给了婆婆,信笔写上一句:“但愿这一张贺卡给婆婆平淡的日子带来一份意外的惊喜。”贺卡寄出去以后,很快被我淡忘了。直到有一天婆婆从大老远的乡下跑来,异常高兴地说收到了我的贺卡,这时我才记起曾给婆婆寄过一张贺卡。婆婆絮絮叨叨地说着,大致是夸我细心,懂得她的心事,心里有她这个婆婆,说我是她的好儿媳;还批评一些年轻的媳妇眼里只有母亲没有婆婆,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婆婆斤斤计较。在婆婆眼里,我简直就是十全十美。一张…  相似文献   

5.
春生 《社区》2003,(21)
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企业向社会招聘员工,许多年轻人前去应聘,其中不乏高学历者,但他们最后都意外地败在了一个女孩儿手里。女孩儿相貌平平,经历简单,只有中专文凭,挺普通的一个人。有人不服气地向负责面试的人事部经理质疑。这位经理平静地说,一个人能够经常发出友善的微笑,那么她即便文化程度低一些,我也愿意聘用。但是一个硕士生或者博士生,老是板着一副面孔,他就是免费来我这里工作,我也不要。我的一位朋友,前些年总是愁眉不展。问她原因,她说家庭不和睦。她结婚后没有房子,同婆婆合住。婆媳之间本来就难相处,疙疙瘩瘩生活了十几年,她…  相似文献   

6.
王纯 《老友》2013,(9):41-41
婆婆不识字,所以我总觉得和她没有共同语言。平时我和婆婆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询问一些家庭琐事。虽然我们表面上很和睦,但在心里,我还是觉得难以沟通。有一次,我给一家杂志写了一篇关于婆婆的文章。我女儿看了,拿着样刊跑过去,兴奋地对婆婆说:"奶奶,我妈妈在文章里写你了。"婆婆听了很开心,拿过样刊就看。她看了两眼,问我女儿:"在哪  相似文献   

7.
朴明 《社区》2004,(23):53-53
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企业向社会招聘员工。许多年轻人前去应聘,其中不乏高学历者,但他们最后都意外地败在了一个女孩儿手里。那女孩儿相貌平平,经历简单,只有中专文凭,人挺普通的。有人不服气地向负责面试的人事部经理质疑。这位经理平静地说,一个人如果能够经常发出友善的微笑,那么她即便文化程度低一些,我也愿意聘用。但是如果一个硕士生或者博士生老是板着一副面孔,他就是免费来我这里工作,我也不要。我的一位朋友,前些年总是愁眉不展。问她原因,她说家庭不和睦。她结婚后没有房子,同婆婆合住。婆媳之间本来就难相处,疙疙瘩瘩地生活了…  相似文献   

8.
有的女人说,婆婆既没有给我生命,也没有给我养育之恩。因此,我没有义务孝顺她。孝顺她,那是我老公的事。她也没有权利管我,干涉和影响我的生活。基于这种观点,当儿媳的从思想上排斥婆婆,从感情上更不愿接纳婆婆。有时生活中婆媳发生摩擦,当儿媳的还会鼓足一股气和婆婆较劲儿,把本来就很微妙的婆媳关系弄得水火不相容。  相似文献   

9.
黄导德 《老友》2014,(2):42-42
正孩子1岁后,我想出去工作,婆婆自告奋勇地来带宝贝孙女。老妈听说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婆婆人真好,给你带孩子后,什么事都做不成了,她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请个保姆还要钱呢!你就当请了个保姆,每个月给她点工资。"我想想也是,现在请保姆可贵了,婆婆总比保姆  相似文献   

10.
在芮城县永乐镇原村,提起77岁的崔温惠老人精心服侍孝敬91岁高龄婆婆的事,村里父老乡亲无不夸赞她是个贤良孝顺的好媳妇。崔温惠18岁嫁到姚家。她手脚勤快,洗衣、做饭、织布、纺线,家里地里活儿样样都能干。她先后生育四男二女,当时丈夫、公公都在外地工作,全家八九口人的生活重担和抚养老人的重任全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每天忙完家里忙地里,从没一句怨言。她嫁到姚家50多年,从没和婆婆拌过一次嘴,让婆婆生过一回气。多年来给婆婆梳头、洗脚、剪指甲,缝补涮洗,侍候得周周到到。1978年公公去世后,婆婆已年逾古稀。…  相似文献   

11.
冬婆婆发了狠:她想弄死所有的生物。她第一要向鸟儿报复,因为它们吱吱喳喳叫得她实在厌烦。冬婆婆把寒气吹来,刮掉森林里的树叶,把它们刮得满地都是。鸟儿们没地方住,一群群聚拢来动脑筋。  相似文献   

12.
《可乐》2006,(12)
她生病住院了,得要人送饭。可丈夫工作忙,家里一大堆家务事儿,丈夫说:"让妈来帮咱们几天吧。""谁妈?"她问。其实,她心里清楚,由于婆婆跟自己的恩怨和纠葛,婆婆是不会来的。她也不希望婆婆来,因为打心眼里她就没觉得婆婆好,只记住了她曾经的刻薄和恶毒。每每想起那些争吵斗嘴的场面,她就心有不快。"你说呢?"丈夫笑着问。丈夫曾经提出过让婆婆来,被她一口否决了。"当然是我妈了。你妈要能来,哼,等下辈子吧。"她说着,心里又泛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制约着外语学习和交际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学习外语知识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注入跨文化交际意识。可以利用现代传媒引进目的语民族的文化特征,找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学以致用,增进外语学习的实效。1.价值观念的差异。一部美国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对年轻的夫妇为家务发生了口角,妻子一怒之下,弃家出走了。接着是住在楼下的婆婆出现在银幕上,她安慰她的儿子说:。儿子,你不会孤独的。我不是还在这里嘛!”当看到这个情节时,美国观众顿时哄堂大笑。在这部电影中,编剧设置这一情节的目的,正是为了引迢观众发笑。因为影片中的这个老婆婆,正是导致这对年轻夫妇发生口角的原因。所以当  相似文献   

14.
4月20日芦山地震发生时,芦山县清仁乡任家村的媳妇王美,先是背出了90岁高龄的婆婆。婆婆安全了,而当她返身救女儿时,房屋坍塌了,她和女儿媛媛再也没有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婆媳情深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是最难相处的,但在彭泽定山脚下却传颂着一段婆媳情深的佳话。陈水娥,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勤劳俭朴、善以待人,尤其是待自己的婆婆如同亲娘,知道她的人无人不啧啧称赞,说她是人们学习的楷模。陈水娥的婆婆中年丧夫,守寡养大一个独生儿子。陈水娥自嫁给老人的儿子以后,就把老人当自己  相似文献   

16.
婆媳擂台赛     
婆婆今年六十有五,但她始终有种不服输的精神,事事都想和人争个高低。这不,近来她和我这个小媳妇摆上了擂台。婆婆写作是半路出家。那时,乡里缺一位能写新闻通讯报道的宣传干事,领导偏偏把搞妇女工作的婆婆调到宣传办。婆婆一向是争强好胜  相似文献   

17.
玉萍 《新天地》2012,(9):48
婆婆今年七十有八,得益于年轻时当过兵,除了眼睛花和轻微脑供血不足以外,身体还算硬朗。她退休前在一家国企工作,曾被评为市级"劳模",是个事业型的女强人。由于工作需要,婆婆58岁才退休。不过她退休以后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转型成为"新闻播报员"。每天的程序是这样:我们下班回家刚一落座,婆婆就开始讲述听到或看到的新  相似文献   

18.
婆婆在乡下生活了一辈子,而我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别人常说,婆媳关系不好处,更何况是农村的婆婆和城里的媳妇。可在我们家婆媳从来没有争吵过,反倒是其乐融融。这是因为婆婆和我各有“三招”。婆婆虽是个农村老人,思想却一点儿也不封建,她的“第一招”就是“重男不轻女”。当年,我生下女儿,唯恐婆婆心里有想法,于是吃不香、睡不实。谁知我是庸人自扰。在乡下的婆婆一听说我生了个女儿,赶紧把平时很少出门的公公也拉来,体体面面地为孙女过了个“满月”,我的“余悸”消除了,对婆婆也多了几分敬意。为了帮着带孩子,婆婆进城和我们小住了一段,使…  相似文献   

19.
10年前我还生活在农村,记得第一次到婆婆家时与一位朋友背着我今天的丈夫去的。初次见到婆婆,给我留下的是一位纯朴善良,而普通农妇又不具备的聪慧的老娘形象。她虽没有文化,但非常通晓人情事理,知道我们的来意后招待特别周到,  相似文献   

20.
高昌礼 《社区》2014,(2):55-56
第三,娘亲的处事之道。 (一)将心比心,真心待人。在我的印象中,老母亲不仅和家庭的每个成员相处的很好,而且和亲朋好友也相处得很好,从来没有见过她和什么人有过节、吵嘴,得益于她老人家的“将心比心,真心待人”之道。老人在世时,经常讲,好儿子不如好媳妇,好闺女不如好女婿,这是老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说:媳妇是娘家养大的,到你家来做媳妇,添人进口,是多大的好事呀,作为婆婆,你得先对媳妇好,因为你没有养过她,进门要当闺女养,让媳妇感到婆婆疼她,婆婆对她好,人心都是肉长的,她的心能不动吗?反过来说,你光让媳妇对你好,你对她不好,心隔两张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