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家族哭嫁习俗孕育了内容丰富的哭嫁歌,独特的教育时间、鲜明的教育特征,公开的教育场域、亲密的教育关系和实用的教育内容构成了土家族哭嫁歌的教育内涵,是土家族传统教育的特殊形式,实现了生存智慧和道德伦理的世代传递,维系了土家族的传统社会,具有突出的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哭嫁”习俗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每当新娘出嫁时,都时兴“哭嫁”,其场面浩大隆重,气氛热烈、凄楚。这种哭嫁活动,一般要进行几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十天半月。并且认为,新娘出嫁“不哭不发,越哭越发”,哭得越热闹越好。 追溯少数民族哭嫁之习俗,早在远古时代就流行了。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中就有关于西南少数民族嫁女时哭嫁的记载:“新人盛席庙坐,女伴亦盛锦夹辅之,迭相歌和,含情凄惋……”。这种独特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演变,直到婚姻自由的今天,仍然鲜活地存在于少数民族生活中,不同的是时代的发展赋予了这种婚嫁习俗以更加丰富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哭嫁从文化意义上来讲,不仅仅使女性情感得到宣泄,经验、价值观得到交流,同时,也是对社会的适应。随着社会的变迁,哭嫁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最初的离情表露、夫权反抗到经验的交流以至于到今天的剧场化。哭嫁这一婚俗的演变则承载着当下的过去,更能体现出女性在社会结构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5.
6.
7.
婚姻是人类延续的必要社会形式,也是传统社会中人们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本文认为达斡尔族非常重视婚姻,也有着自己丰富的传统婚姻习俗。文章通过对婚姻制度、婚姻缔结、纳礼、婚礼、离婚与再婚等婚俗的考察,系统论述了达斡尔族传统婚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卫生保健习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注重环境卫生,注意饮食,药物、生理卫生和孕育保健及求神拜佛等方面论述了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在此基础上从医学人类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以期对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语言与民俗是密不可分的,恩施地区土家族聚居村廖家坦村有不少表示婚恋习俗的语汇,如"女儿会、哭嫁、茶食"等等,这些语汇反映了当地曾经"以歌为媒"的婚恋传统和哭嫁的特殊婚俗。"换亲、开脸"等语词的消失又反映了当地土家族婚恋习俗的现代变迁。 相似文献
11.
12.
13.
甘溪村是土家族聚居的山村,这里距县城160华里,离乡政府所在地15华里。山峦重叠,溪水蛇行,树木幽深,云烟苍茫。沿着甘溪水逆行而进,远远望见的是村口东南那三棵近两个围抱的竹叶楠。楠木依山临水,昂首挺胸,犹如精神抖擞的卫兵,不分日夜地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村子的东北是山,禁山。山上多古木,蓊蓊郁郁,遮天蔽日。山上盛产蘑菇、香菌、木耳。村子的西北,是远近闻名的脉隆山。脉隆,土家语,意为天界,海拔1100多米,山势雄奇,拔地接天。山上是一片原始森林,传说林中多巨蛇,有人曾亲眼见过,言其蛇行如风,草木分披,声啸山谷。就是在大跃进时期,… 相似文献
14.
鼓本身是一种民俗事象,土家族的信仰、礼仪、生产和生活习俗、节庆、娱乐等等,无不涵蕴着鼓文化的内容。鼓与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本文通过对鼓文化事象的研究,试图深化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人腊月二十九要关门“过赶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传说,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四,要过小年了,土王在宫殿里闷闷不乐,连他最宠爱的“小妈(即小老婆)找他亲热,也打不起精神来。大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提醒他说:“大王既觉没味何不请你的好朋友进宫来下棋解闷?”一句话提醒了土王。原来,土王有个好朋友,博古通今,琴棋书画样样都会,大王封他当总管家他不干,派他去当百户,他也不去。只是住在所城,三天两头进宫来陪土王谈古论今,下棋作乐,王很喜欢他。这个人姓唐,名字谁也不知道,连土王也只喊他“唐法官”。于是,土王连忙通知吏目,要他去… 相似文献
16.
早在商周时期,土家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湘、鄂、渝、黔四省接壤地区, 受地理环境、自然和经济条件影响,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习俗文化土家族习俗文化丰富,风格迥异,主要反映在其居住、服饰、婚娶、生育、节日、丧葬和日常劳动等方面,西兰卡普、吊脚楼等有很强的生活实用性,“过年”、“社巴节”、“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则带有很大的游乐性质。二、语言文化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羌语支。土家族有两个方言,即:南部方言(现有4千多人),北部方言(有17万多人)… 相似文献
17.
18.
金沙江沿岸峰峦高耸河谷幽深,生活在这一带的彝、傣、壮、傈僳、汉等各族人民,与岩林为伴,同鸟泉共居,听泉起舞,枕草入眠,较之平川地域的族群,对大自然更具有亲近感,环境保护意识也十分强烈。从该地人民的一些环保习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那份珍惜和热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