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之大,壮族之多,婚礼和婚礼歌千姿百态,今就笔者家乡宾阳县古辣乡一带的婚礼和婚礼歌80年代的情况,作一些调查研究。 男女青年有媒人介绍相识的。约定地点晤面相谈。双方询问年龄、文化、父母兄弟和家庭生活等情况。如男方中意,交几块钱给女方,称“定情钱”。第二次见面,女方可邀约赶圩,或到男方家了解生活条件。女方考虑清楚后,即约定何时去乡政府结婚登记(民间习俗将结婚登记看作订婚)。现在有些父母要算过八字,合则许婚,不合则罢;有些父母不再算八字,只要双方中意便可。  相似文献   

2.
芭例意为婚礼歌,是举行结婚仪式时所说唱的歌,有悠久的历史。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第十一代藏王埃学勒时代,是由于国王的贤臣拉布果嘎协助国王大力发展农牧业,使人民生活富裕起来后,民间得以操办比较隆重的婚礼的结果。到松赞干布时代,这种习俗更加盛行,并增添了新的内容,逐渐成为今天这种形式。现在的婚礼及其颂歌按其内容、形式和顺序可分为下列数种: 1.分别歌。新娘出嫁的当天早上,送亲的人员和伴娘及喜官都要到新娘家中喝早  相似文献   

3.
<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参加"祖国为你办婚礼"活动发布会。刚才玉东社长对这项活动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之前他也几次与我谈到过这个话题。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正好给当前的婚礼习俗做一个正面的榜样。婚礼习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在我们中华五千历史长河中,婚礼习俗会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展现出不同的特色。比如周朝是婚礼制度的奠基者,确  相似文献   

4.
以<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为中心,辅以其他文献资料,从婚姻程序和婚礼习俗两个方面介绍北宋东京从议婚到成婚、从迎娶新妇到参拜礼仪的多项婚姻礼俗.复杂的婚姻礼仪背后积淀着时人的社会心态,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意义与功能:如向公众宣告结婚的喜讯,保护新人免受邪魔侵扰,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和祈盼等.  相似文献   

5.
保持苗族文化的完整性,展现苗族辉煌灿烂的丰富文化,苗族特有的婚礼仪式,特有的婚姻制度,给人一种特殊的神秘感。在T村的考察,我们看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衣着本身不彰显华丽,但是以我们外族人看来显得如此之美丽、艳丽,其苗族婚礼的热闹是其他民族所不能比拟的。本文就相识方式、初年订婚、婚前准备、嫁娶仪式及婚姻习俗五方面来探讨苗族婚俗,试图探究古时婚俗与现如今婚俗的不同之处,并达到宣传苗族神秘而庄重的婚礼礼俗。  相似文献   

6.
<正>张家界白族人在婚礼活动中,沿袭一种“告祖”习俗。所谓“告祖”指白族人在结婚前一个晚上,邀集七八个能说会道专门侍候婚礼仪式的礼生(又称儒生)和一班围鼓唢呐手,在堂屋里举行一场祭祖先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2008,(11):14-14
1979年仲夏的一天,在云南省凸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族群众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是我国第55个少数民族——基诺族被确认后,该民族群众欢天喜地的场景。1979年6月,国务院确认云南省的基诺人为单一少数民族。至此,在我国被正式确认的单一少数民族为55个。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学、民族学的文献中,刀耕火种也称游耕、山田烧垦、初耕农业、园艺式农业、降雨农业等。游耕是刀耕火种的一种指称,它强调的只是耕地变动性较大这一特征,而与游居无必然联系。周新文、陶联明同志既然承认基诺族过去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活动,那么就无法否认基诺族是从事游耕农业的事实。因此,基诺族是游耕民族的说法并没有错。但是,游耕并非游居,把基诺族视为游居民族则不妥,应该说解放前的基诺族是游耕民族而不是游居民族。  相似文献   

9.
彝族青年的结婚仪式,有其独特风采。不但迎娶礼仪别具特色,而且还伴有体育活动——摔跤。成婚之前,在房中有一群少女陪着新娘梳妆打扮,等待背亲的到来。彝族婚礼中的背亲,是大家所熟悉的了。男家派来背亲的小伙子们,经女家姑娘们的泼水、抹锅黑、打棍子,待到摸到新娘耳朵,嬉闹就此结束,接着是饮宴,酒足饭饱后的第一个仪式就是摔跤对抗赛了。摔跤赛,是由女家的摔跤手先作主方,站出来说声“请”,男方随即走出一个摔跤毛,比赛就开始了。到双方约定的人数赛完,再由胜方出两名摔跤手表演一场。这种比赛不用裁判,一对摔跤手只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农村的婚礼要连续举行数日,几乎全村的人都参加。婚礼按照伊斯兰的习俗举行,当然这种习俗在不同的地区稍有变更。新郎对他要娶的姑娘所知甚少,也许从未见过。小伙子长到18岁,便对父母说,我想娶这个或那个姑娘。如果他没有具体的选择,那么父母便给他推荐一位门当户对的姑  相似文献   

11.
<正> 虽然已出版和发表的许多专著、论文对土家族的婚姻习俗作过介绍和研究,但大多比较单一和零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古籍办公室彭荣德同志搜集、整理、编著的《土家女儿做新娘》(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出版)一书是对土家族婚姻习俗进行最全面、最详细、最生动介绍的一部专著。《土家女儿做新娘》把土家族婚姻习俗全过程,从请媒人提亲,插毛香定婚,出嫁前的  相似文献   

12.
勾蓝瑶是生活在湘南山区的四大民瑶之一,现有两千余人,独特的生活环境、社会经济造就了他们独特的婚姻习俗。历史上他们实行四大民瑶内部通婚,婚姻关系稳定。有"四个蛋子,雷打不动"的古训,有定亲后男女可同居生孩子的习俗,有隆重的婚礼"花筵"和"歌堂"等等。独特的婚姻习俗是研究勾蓝瑶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正>基诺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朵奇葩,是国务院1978年6月正式确认的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人口在56个民族中排名第55位。 一、民族概况 基诺,汉族史书记为“攸乐”,这是对基诺族自称的音译异字,傣族人民称基诺为“卡诺”。基诺族是云南境内的古老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诺乡,以及周边的勐旺乡、普文镇、勐养镇、橄榄坝  相似文献   

14.
在祖国西南边陲西双版纳的基诺山中,居住着我国最后一个确认的民族——基诺族。为了改变基诺山的贫困面貌,基诺族的几代领导干部为民族的发展艰辛探索,其中有一位叫白文学的基诺族干部,他在基诺乡工作期间,时时把群众的冷暖记在心上,到州里工作后,仍然情注基诺山的发展,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人生的价值,把一片丹心留在了基诺山乡。白文学是个从基诺山寨走出的基诺族汉子。1980年9月,初中毕业的他收到了中央民族学院附中的录取通知书,“白文学要到北京读书”的消息使基诺山沸腾了。他就这样在同龄人的羡慕中,带着家乡父老的希望到北京求学,先…  相似文献   

15.
基诺族没有文字,却有本民族丰富的语汇.汉语已被基诺族接受.除部分老年人外,大多数基诺族群众都能听说汉语.基诺语中没有方言之分,这使每个基诺族成员从开始学习语言就接触到通行于整个民族中的语言,为日后在民族内部的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诺语作为基诺族的一个重要特征,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生活中,既是其内部的重要交际工具,又是维护基诺族内部团结统一的纽带.因此,基诺人对本民族的语言倾注了无  相似文献   

16.
今天埃及的农村不同于过去:村中安上了电灯,变得昼夜通明;汽车开进了村庄,缩短了城乡之问的距离;电视机和其他娱乐用品也进了村庄,使勤劳的村民变得喜欢熬夜,他们过去本是在做完宵礼后就入睡的。随着埃及农村中的这些变化,村民们在各种活动中所遵循的某些习俗也发生了变化。譬如,今天举办婚礼的过程就与过去的  相似文献   

17.
永千家峒瑶族,多在都庞岭南麓脚下的河谷两岸上居住,环境优美的瑶家山寨,建有古香古色的“竹木楼”。每当逢年过节,男女青年在风景秀丽的泉水边或大树下、竹林里对唱山歌,从中寻觅“意中人”,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后,就把自己的心上人告诉各自的父母。以后,又经过一段劳动生产或节日喜庆多次相处和叙谈,觉得彼此之间真心相爱,情投意合了,男方则请媒人去女方说亲。如果双方父母同意,即定下终身。待择定佳期,便可以举行婚礼了。从前,千家峒瑶族新娘出嫁,一个月前不参加体力劳动,在家做针线活,俗话“坐离娘月”。出嫁前十天,不见生人。每晚,邀请6—…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代表团演出的舞蹈《喜背新娘》,犹如一枝关不住的出墙红梅,以它自身特有的风采,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卓然绽开,令人瞩目。舞蹈表现的是彝族婚礼仪式中的一个精彩场面:在新人成婚之前,新娘在房中梳装打扮,一群美丽的少女陪伴着她,这时,在一片欢闹声中,新郎带着一队英俊的小伙子到新娘家“抢亲”来了。于是,观众眼前顿时展开了一场喜剧性的“争夺战”。  相似文献   

19.
争先入洞房齐家主沉浮──青海民族婚礼抢房习俗评述许英国“新房谁占先,鸿运兆他年;将来主家政,必能操胜券”。从古以来,我们的先祖们一直把男女结婚大礼视为人伦的首要大端,予以高度重视。早在秦汉以前,作为婚礼守则的《礼记·婚义》中,曾开宗明义地指出:“婚礼...  相似文献   

20.
桂东南一带的壮家人,奇风异俗不可胜数。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风俗慢慢被淡化或改变,但婚礼习俗“题句”却一直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