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家族原始宗教述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家族原始宗教述略彭继宽土家族居住的湘鄂川黔边邻地区,由于邻近中原,历史上又是多民族杂居地区,因此在土家族的宗教信仰中出现了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古今交替的复杂局面。它既有本民族原生原始宗教的遗存,又有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文化的强烈影响和人为宗教的...  相似文献   

2.
<正> 土家族以白虎为图腾。土家族白虎图腾是在生物崇拜的基础上逐渐分离出来的。湘鄂川黔边区是多虎地带,虎成为与土家族先民有着密切联系的动物。虎既为害于人,又给人类提供食物。“邑旧多虎患,虎多之年岁必凶,名曰虎荒。”①虎成为人们恐惧和崇敬的对象。土家族地区盛产虎,故土家族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尚武赴义传统美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土家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她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其先民以崇武善战著称,所谓“刚勇生其方,风谣尚其武”。土家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的湘鄂川黔边区,是一个溪洞相连的丘陵山区地带,地势较高,有一半以上的地方海拔1000米左右。有名的武陵山脉绵延黔东南湘西北全境,奇峰竞秀,气势磅礴。纵横于湘川之间的八面山和耸立于川鄂之间的齐跃山,山峰对峙,险峻挺拔,蔚为壮观。在诸山环抱之中,有酉水、乌江、澧水、清江流过,山环水绕,遂成溪洞。在这个山外有山、溪洞相连的地理环境中,最宜于  相似文献   

4.
美哉,土家锦     
在湘鄂川黔毗连的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土家族。土家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土家族织锦就是土家族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曾有诗云:溪州女儿最聪明,描锦挑丝最有名:"凤踩牡丹"不为巧,"八团芍药"花盈盈。土家织锦历史悠久。在秦汉时期土家族织锦被称为"峒布"或"土布",秦时,"其先民户出峒布八丈二尺",并作为赋税上交。汉时,土家族先民要交"峒布",《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曾记载"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峒布。"此后,土家织锦成为向历代中央封建王朝进贡的珍品,史称"峒锦"、"峒布"、"斑布"、"土布"等。  相似文献   

5.
<正> 1982年,国家民委转发的《湘鄂川黔四省边境地区部分群众恢复土家族成份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恢复土家族成份,主要是清代‘改土归流’前的土司、土官管辖的土家族地区,在其周围的卫所地区和边缘地带也有这个问题。”湖南张家界地区在清代以前正是土司、土官管辖的土家族地区。封建王朝为了加强对湘西少数民族的统治,在元明清时期建立了土司机构,明清时期又新建了卫所机构。下面就元明清时期张家界地区土司及卫所机构作个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主要聚居在湘鄂渝黔边相毗邻的武陵山区。土家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由于老司城是土司治所,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所以,土家族民族文化在这片区域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在今天的老司城,我们既可以看到王城遗址、溪州铜柱、土司印信等厚重的物质文化遗产,又能体会到如打溜子、摆手舞、哭嫁歌等鲜活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司城的土家儿女们用他们质朴的服饰、醇厚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邻的武陵山区,迟至唐朝末期,土家族已形成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生存场景并共享价值传统和集体意识的较为稳定的共同体。土家先民在与自然相依相存的发展进程和历史积淀中形成了表达其情感诉求和独特生命经验的土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文化为文化多样性的保存和技术的持续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然而受现代经济生活方式及文化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土家文化正面临面临着生存危机。本文意在通过全面、深入地考  相似文献   

8.
自潘光旦先生提出土家族族源“巴人说”以来,关于土家族历史源流的研究,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兴趣,论说颇多。尤其是土家族学者对本地区本民族历史的研究,更具优势,引人注目。其中由彭武一同志撰写的《湘西溪州铜柱与土家族历史源流》(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以下简称《源流》)堪称代表。 彭武一的《源流》一书,由八篇系列论文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于1983年9月15日至21日,在吉首召开土家族历史讨论会。应邀赴会的有127人,其中有土家、苗、彝、朝鲜、白和汉等六个民族的学者,他们来自十个省、市和自治区。讨论会收到论文和资料三十四篇。 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与会同志就湘西土家族族源及历史变迁、文化、语言、婚娶、葬礼、习俗、家庭、亲属制和地理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就族源问题,仍有如下几种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约有600万人,有本民族语言。活跃在今湘鄂渝黔边区一带。历史上,土家族是由土著先民、巴人、乌蛮等集团融合而成。土家族曾有过多种图腾崇拜,和巴人崇白虎,乌蛮崇黑虎,土著先民崇拜蛇、鹰、马等。由于巴人这一支势力最强,统治湘鄂渝黔边区大部分地区,且一度控制过湘西北地区,故其白虎图腾崇拜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约有600万人,有本民族语言,活跃在今湘鄂渝黔边区一带.历史上,土家族是由土著先民、巴人、乌蛮等集团融合而成.土家族曾有过多种图腾崇拜,和巴人崇白虎,乌蛮崇黑虎,土著先民崇拜蛇、鹰、马等.由于巴人这一支势力最强,统治湘鄂渝黔边区大部分地区,且一度控制过湘西北地区,故其白虎图腾崇拜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甘肃东乡族生活的东乡地区历史上先后活动过古羌人、吐谷浑、吐蕃等甘肃藏族先民。藏族是东乡族族源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13.
刘芝凤 《民族论坛》2005,(10):30-31
土家族是一个具有古老文化和优秀传统的民族,它历史悠久,风俗民情独特,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颗闪亮明珠。然而,关于土家族的族源问题,在学术界一直争议不断,众说纷纭。为使土家族族源清本正源,本刊特设一方园地,望各位专家各抒己见,以探真相,共结真谛。  相似文献   

14.
<正> 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土家族地区存在过具有独特政治色彩的土司制度。上至唐代,下至清雍正年间,其间土司承袭历时千余年。在此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湘鄂川黔接壤的土家族地区出现了数百个土司,但以巾帼身份承袭者不过二、三人,而真正可算青  相似文献   

15.
"盘瓠传说"是主要分布于苗族、瑶族、畲族等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族源神话,在正史、方志、文人笔记等文本中皆有反映,体现了华夏族对南方蛮族的表述与认知。但作为少数民族,在以汉族为主流话语权的历史时期,苗族、瑶族、畲族先民通过自身的话语以神话塑造自己的祖先形象,成为信仰。从"盘瓠传说"中,我们看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多民族多面向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人们共同体的整合与分化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土家饮食“三绝”与民族地区旅游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强 《民族论坛》2001,(6):47-48
集中分布于湘鄂川黔毗邻地区的土家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和文化传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旅游业的纵深发展,极具民族个性、内涵丰富的土家饮食文化日益显现出重要的人文魅力和旅游开发价值。挖掘、整理、探讨土家饮食文化中的精华,不仅富有历史文化意义,而且对于民族地区的旅游建设无疑有重大促进作用。  土家族传统的“饮”和“食”表现出鲜明的特色。本文着重探讨土家传统饮食文化精华所在,即号称“土家饮食三绝”的土腊肉、咂酒和罐罐茶。(一)土腊肉制作的程序…  相似文献   

17.
容美土司田氏作家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居于湘鄂川黔接壤地区的土家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土家族历史上,曾在较长的时期内存在过制约着土家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土司制度。在土司时期的大小数十个土司中,湖北容美土司以其强盛的实力雄据一方。特别令人瞩目的是,在明末清初之际,容美土司田氏涌现了一个历时六代人、兴盛百多年、有名诗人达十余人之多的家族作家群,为世人所惊叹。这不仅是土家族历史上所绝无仅  相似文献   

18.
瑶族先民原始居地考辨蔡屯阝我国瑶族的族源问题迄今尚未探明,尽管从本世纪30年代起至今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过不少的各种看法,各有各的道理,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有说服力的为大家所接受的结论。目前各专家学者对瑶族族源的判定,大致归纳起来有两类看法,第一类意...  相似文献   

19.
摆手舞与巴渝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土家族有一著名歌舞活动,名叫“摆手”。摆手有“小摆手”、“大摆手”之分,小摆手是各村各寨分头进行,大摆手在湘西龙山本有几处,而以马蹄寨与龙车为主要基地,由几县共同举行。大小摆手均因祭祖而举行,大摆手则以配合军事活动而著称。本文所称的摆手舞是从广义出发的,并以大摆手作为研究重点。土家族确系巴人之后研究摆手舞必然要涉及到族源。根据近几十年,尤其是近七、八年的研究,土家族之为巴人后裔已为众多的文献资料所证实。唐宋年间《通典》、《太平寰宇记》、《通  相似文献   

20.
研究达斡尔族的历史起源,是民族历史研究中比较困难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深入了解、认识达斡尔族的历史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于达斡尔族族源问题的研究,一百多年来,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关注,吸引了许多学者.清道光三年(1823年),达斡尔族学者花灵阿撰写了《达呼尔索伦源流志》,开创了达斡尔族历史起源问题研究的先例.尔后,清朝统治者为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也对达斡尔族来源问题产生了兴趣,清朝统治者曾先后两次派专人到达斡尔族聚居地区调查达斡尔族的来源.第一次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调查结果说达斡尔族是女真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