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感情的型"作为李长之的批评标准,使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批评理论。本文从思想道德和哲学思考两个层面对李长之"感情的型"的批评标准进行剖析,分析了"感情的型"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江守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2):110-114
文章以感情为线索,对李长之解放前的文化批评进行了探讨。文章具体论述了李长之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对美育和道德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对其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坛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59-62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著名的京派批评家,他在文艺批评上倡导"感情的批评主义",并以"感情的型"作为衡量文艺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标尺.他在文艺批评实践中以"感情的型"为标准,从人格与文格互释的角度解读鲁迅,超越了同时代人对鲁迅的评论.他从内容与形式糅合的角度解读中国绘画,从而证明了"感情的型"是一个具有深厚理论阐释力和普适性的艺术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4.
谢丽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在中国现代作家论的发展进程中,苏雪林1930年代的作家论以其特有的史识意识、细致周详的理性评析和比较视野中的感性言说等个性化方式,完成了作家论批评体式的基本架构。正是凭借这种虽不完美却独具特色的走向学术化的作家批评实践,苏雪林奠定了她在中国现代作家论发展史上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李长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杰出批评家,以人格论批评著称于世。他以西方美学与文学批评理论为参照,对中国古代人格论进行创造性转化,建构了现代个体人格论,对孔子、屈原、司马迁、李白、鲁迅等伟大作家的人格进行了深入体察和阐释。李长之人格论批评的意义在于他不仅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批评方法,更在于通过对伟大作家人格的追寻,探寻现代理想人格建构的方式,重振民族精神。可以说,李长之人格论批评的过程就是他追寻理想人格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李长之以传记批评作为其文学批评形式,与他对中国文学研究体系化的探求以及文化建设的构想互为关联;是为其文学理论谋求的一种实践方式和探索途径,也是对中西方文学批评形式的继承与发展。他旨在贯通中西文化,疏通传统和新文学,掘发中国文化价值,以实现"中国的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7.
回到文学自身:中国现代作家论批评的新视角——以沈从文20世纪30年代的作家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丽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6):50-53
在20世纪30年代多从社会学批评视角评判创作者的作家论写作氛围里,沈从文立足于文学为本位的批评立场撰写的、试图让批评回到文学自身的作家论,以把握作品风格与作家人格的感悟印象式的批评文本,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流批评相对忽视文学独立性的缺憾,而且批评者开启的维护文学本体性的中国现代作家论批评的新视角,在表现批评主体独具特色的批评个性的同时,亦体现出注重文学审美特性的现代作家论批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探讨今天几被遗忘的现代批评家李长之的批评风格,并简析其成因。文章主要从感情的批评主义,浪漫的批评风格,精细广博体系及调合中国传统批评与西方现代批评等几个方面,分析李长之文学批评风格,从而肯定其做为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非主流批评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是一笔丰厚的遗产。他极力张扬批评精神,追求批评的独立品格,其批评理论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充溢着现代气息。而感情的批评、理智的硬性、比较的批评,是他文学批评的突出特点。这使他的文学批评既具有浓烈的情感,又有着理性的自觉,既有印象鉴赏,又有分析判断,呈现出十分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0.
谢丽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在1940年代以政治批评为主体的作家批评氛围里,执着于探寻艺术之美的唐湜,以人为主题兼及现实关怀的批评实践和形象诗化的抒情性言说,实践着自己作家批评的幻美追求.显然,正是用这种深情歌吟自己美学追求的批评文字,唐湜在把握时代与艺术的跳动脉搏中,为1940年代的作家论舞台留下了一位幻美诗人绚烂而璀璨的探索足迹. 相似文献
11.
高山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19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经受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形态的主体性询唤,但是由于其小资产阶级根性,他们必须首先通过文学这种审美意识形态建构出一种异己的阶级主体——无产阶级,然后才能在这种对象化过程中实现身份确认与主体建构,由此形成了左翼作家的主体性悖论。其具体体现为:左翼作家内在的小资产阶级根性与通过外部斗争而获得的无产阶级意向之间的悖论。左翼作家在自身的主体建构过程中,创造出了一种左翼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模式;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最初形态,其显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价值所在。因此,当下重审1930年代左翼作家主体建构过程与特征,理清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美学中国化的历史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晓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29-13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涌现出一批令人刮目相看的女作家。她们身上保留了中国传统女性端庄、婉约的特点,但时代的影响又使她们接受了西方先进文化,带上了现代女性个性解放、思想活跃的特征。东西方两种教育思想的冲击促成了闺秀派作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创作群体的形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大潮的推动下,她们的创作整体上表现出女性自由解放的追求,探求自我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在审美风格上,注重营造古典的诗意氛围,抒写温婉的感伤情怀。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的梅花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红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1):79-81
高格远韵之寒梅是李清照审美理想的最高典范 ,它真实地记载着作者丰富复杂的生命情感历程 ,是作者个体形象和内在精神的物化表现形态 ,也是作者精心营造的一个纯美境界—理想的人格、人类的挚爱、和平温馨的生活和美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冯小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3)
作为嘉靖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一生共写了16篇作家传,都收录在<李开先集·闲居集>之九和之十.作品数量虽不多,但无论是与前代和同时代作家相比,都显得很突出.更为难得的是,他有意识地将其笔下的作家分成了两个系列,而其他人物,按我们的分析,实际上构成了第三个起配合作用的系列.而在我们习见的诗话和序言之外,李开先作家传也成了批评当代文学的重要方式.但是,这一点却没能引起文学批评和文学思想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刘东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2):13-17
通过对1930年代两次论争的梳理、比较和分析,试图说明,面对共同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他们都从时代的精神症结"文艺与大众"入手,反思五四新文化.由于动机与立场的不同,导致了完全不同的讨论实质. 相似文献
16.
罗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5,42(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历史研究》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193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8月4日至8日在四川成都召开。该会是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与四川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继2004年7月在宁夏银川成功主办“192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之后,举行的又一次以“年代”为论域的学术讨论会。将“年代”视野引入近代中国的研究视域,是两家单位拟主办的系列学术讨论会的创新设想,其初衷是希望以“年代”替代“事件”作大致的分期,通过探讨较长时段内的历史演变,以利于政治、经济、军… 相似文献
17.
张晓飞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
1930年代的左翼电影批评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从赞赏苏联影片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力挺左翼影片叙述“社会生活史”、批评某些影片缺乏阶级意识三个方面求证了左翼影评的意识形态特征及其具体表现.实证左翼影评的意识形态特征无论对于重建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史,还是对于当下开展正常的电影理论批评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批评——对《十美女作家批判书》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安海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4(6):14-18
中国当代一些被称为美女作家的,其创作思想和作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她们进行批评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十美女作家批判书》的作者对这些所谓美女作家和她们的作品的批判少有对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大都是翻来覆去、不厌其烦的讽刺、谩骂、侮辱甚至人身攻击,以及颠来倒去的武断的断语,完全背离了文学批评的真谛。文学批评应该回到文学批评的本原上来,真正正常而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