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通过对青年爱弥儿的道德教育的论述表达了他关于青年社会交往的观点。《爱弥儿》中的青年交往观主要包括青年社会交往的必要性、青年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以及青年在社会交往中的具体行为表现等内容。卢梭的青年社会交往观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虽然带有一定的空想性,且主要针对的是18世纪的法国社会现实,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对于现代青年社会交往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特别是青年参与社会交往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青年社会交往应讲求一定的艺术和方法等观点值得加以借鉴和参考,使其对现代青年社会交往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今青年消费需求的走向刑哲青年是社会消费中的重要群体,它的消费需求走向近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将当今消费需求的走向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快速化。进入90年代,由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青年在消费需求上表现出快速化的趋势。在城市中快餐、快速冲印...  相似文献   

3.
伦理是反映人际关系及其次序、规则的范畴,其本质是人在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客观的、不以具体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在交往中应当遵守的规则。法是人类进步的最基本的条件,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伦理走向成熟的标志。法和伦理作为人类建立和维系人类社会生活秩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两大规范.两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区别.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走向透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一、当代青年与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青年是时代变化的晴雨表 ,是社会价值观念中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价值群体 ,青年价值观念既是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一种敏感的折射 ,同时 ,也是社会变迁的缩影。研究青年就是研究未来 ,研究青年价值观就是研究未来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及其走向。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最富于理性思维的群体 ,如果一般社会青年是以感性的方式、以行为的方式来直观地反映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那么 ,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把握是以较为抽象的、理性的方式来把握社会价值观念的 ,因此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更具有稳定和普遍的特…  相似文献   

5.
青年过渡是指由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事件,并不都是平稳、顺利完成的,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导致这些变异的主要社会因素是什么?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秩序的影响又如何?鉴于目前的青年研究大多集中在青年期间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本文认为应该更加关注青年由结尾时期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青年过渡研究应该着重考察社会变化如何影响青年过渡?有哪些理论和概念适用于理解青年过渡?我国对青年过渡的安排具有哪些特点?这些安排是在复制社会不平等还是在减少社会不平等?国家关于青年的政策是否为青年提供了良好的过渡安排?本文旨在对这一过渡过程提出一个浅显的社会学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都必须具备史、论与方法这三项基本条件。在今天,青年社会学作为青年研究学科建设领域的主流,我们理应把青年社会学史的研究尽早摆到议事日程上来。只有当我们完整地清晰地勾勒出青年社会学发展的线索,科学地研究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才能使青年社会学本身不断地走向成熟。弥补青年社会学前学科阶段的“盲点”心理学、教育学对青年期或青年的研究,为青年社会学的兴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者的历史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割断的。我们把前者看成青年社会学建设的前学科阶段。研究青年社会学史,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初创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同时也是青年价值观变化最快、最深刻的时段。该文聚焦于“后一代”青年特性融入社会结构变迁这一背景,分析其时代特性以及社会结构的嵌入性。近20年来,青年在接受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挑战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创造其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主导价值观被青年所认同与接受的同时,也将更多吸纳青年价值观中具有活性的成分.从而使社会主流意识因为得到青年文化的反哺而走向年轻。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三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三大变化杨雄西方学者认为,参与行为是人对社会生活的某种愿望与需要。社会参与体现着一种"真正的自我卷入"(艾德勒1938)。通常意义上,青年参与是青年个体或群体藉以显示利益需求的一种社会表达方式。青年社会参与,往往成为社会全民运...  相似文献   

9.
黄海 《城市观察》2010,(6):186-192
"街角青年"是城市中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他们具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特征,形成了与城市主流文化相对立的城市边缘亚文化,介乎主流文化视角下正常社会化的"白色"青少年和走向犯罪领域的"黑色"青少年之间,甚至成为城市社区建设和城市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因此,城市社区如何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边缘青年,关注边缘青年,理解边缘青年,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偏离”与“整合”──论青年文化与主导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社会居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经济秩序、组织导向力量的集中表达,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是对社会现实的正面映视。它规定、影响着青年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而青年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副文化,是青年社会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它处于被动、从属的位置。但基于它的文化超前性、“边缘性”等特点,因而它总是着眼于创新、反叛。因此,青年文化与社会文化总处在矛盾冲突和双向互动过程中,即既存在着青年文化对主导文化‘偏离”,又存在着主导文化对青年文化的整合。一、社会“整合”与青年“偏离”历史创…  相似文献   

11.
一、理论分析框架对如年代以来有关青年发展(包括总体的和某一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调查数据做一深层次的分析,我们发现:青年发展过程中的倪离现象虽然仍然存在,但与80年代不同,青年的偏离并不构成青年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相反,盼年代的青年更主要地是表现出与业已更新了的社会主文化的一种“亲和”。在社会的不断青年化和青年的不断社会化过程中,青年与社会之间处于一种相对平和状态。青年激进行为的退场与社会对青年指责之声的相对减少并存。青年发展的这一客观状况启示我们,应当从新的视角来观察和解释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发展。…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中国青年社会参与意识和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中国青年社会参与意识和行为吴鲁平一、引论1.问题的提出社会参与是指主体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现状与活动的关心、了解与行为投入。青年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心、关注及其了解,是青年社会参与的一种低级形式。而青年对社会生活各方...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并非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以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就是过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也是从深刻社会变革中走出来的,它扫除了欧洲中世纪的封建黑暗社会,经过四、五百年时间,才得以建立和发展了现代市场经济和价值观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导向,必将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态,走向更加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作为现代人,社会交往必然频繁、和谐而文雅,  相似文献   

14.
一、青年研究的崭新起点生活在今天的每一个人,如果要从少年走向成人、从家庭走向社会,必须在体力、智能和心理上经受更长时间的教育和训练,方能完成成长期的社会化,从而适应现代文明。因此,作为人的社会化、现代化中的重要一环——青年期在向两极延伸,青年期的种种社会现象格外引人注目。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6年国际青年年所发表的《社论》中所揭示的:“青年问题是现代社会特有的问题”。青年问题之所以受到国际性的重视,首先是20世纪以来,世界青年状况发生了急剧变化,青年在世界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逐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当代青年审美素质的社会思考曾燕波青年审美素质是青年整体素质的一种体现,探讨青年审美素质能更准确地把握当代青年生存与发展的脉搏。对于当代青年的审美素质,我们作如下描述与思考。(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决定了青...  相似文献   

16.
社会交往行为功利化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公德教育令人不太乐观的状况。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交往行为功利化既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公民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学校作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机构,在改善社会交往行为功利化状况、进行有效社会公德教育方面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亚文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对一种有别于社会主义文化的现象的界定,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自美国,指的是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本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特别是西方社会青年反叛运动的崛起,青年亚文化又获得了新的内涵,成为“一种与我们社会的主流信念完全分离的反文化现象”,①当然,青年亚文化与青年越轨文化并不是一回事,但从亚文化角度分析青年越轨行为无疑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尝试。对此,目前所见的比较系统的资料当推加拿大学者迈克尔布雷克有关青年亚文化与越轨亚文化的研究。②事实上,众所周知,从亚文化角度研究并建构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当代…  相似文献   

18.
由澳门教育暨青年司主办、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青少年研究所、澳门基金会协办的第四届亚洲地区青年问题国际研讨会,今天正式开幕了。我们衷心地欢迎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在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来到澳门,参加这次“跨世纪的亚洲青年”的盛会。今天的跨世纪,是一个从时间的转折进入历史转折的时期,是一个真正的跨世纪。因为整个国际形势出现了从冷战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世界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时期;因为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一个知识革命与科技革命的时代开始到来;因为在亚洲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大陆,也正在从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青年研究的发展态势也十分喜人: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研究效益不断提高。然而,在青年研究走向深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仅从方法角度作若干评述:一、多样性和主旋律问题近年来,青年研究中人们讲得比较多的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复杂多样,面对这样的现实,青年研究当然不能拘于单一,需要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和多样性。青年研究应当覆盖发生在青年中的种种现象:积极的因素,消极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计算机网络等通讯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及经济的全球化,人们的社会交往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突破国家的界限,形成了以个体为核心的全球性的社会交往模式。“微全球化”研究是一种基于微观视野的全球化研究.其一般模式和共同特点是把个人层面上涉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行为、交往、关系等方面的变化作为其研究的切入点,并进而把握某种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行为、交往、关系。“微全球化”现象泛见于与青年群体相关的各种活动和事件中,对青年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