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很怕爸爸,特别怕爸爸教训我时的“雷声”。 早上,当我睡得正香甜的时候,爸爸的一声“炸雷”就会把我惊醒:“快起来!去读书!”晚上,当我津津有味地看电视的时候,“雷声”又在我耳边回响:“快睡觉!”我的老天爷呀!一年365天,差不多天天都这样,爸爸的“雷声”什么时候才会消失啊!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好人     
李敖 《中外书摘》2008,(7):70-71
小孩子看电视,他对形形色色的剧中人,弄不太清,因此他采用一种检定的标准——“是好人,还是坏人?”这种“二分法”,对他很方便,对被他追得烦得要命的大人也很方便。大人只要说“是好人”、“是坏人”,小孩就心满意足了,大人也觉得省事。  相似文献   

3.
周毅 《老年世界》2008,(8):16-16
洪大爷和刘奶奶已年过七旬,不过身子骨都很硬朗。平时,洪大爷下下棋、遛遛鸟,刘奶奶买买菜、做做饭,晚上二老看看电视、下下棋,日子过得温馨快乐。  相似文献   

4.
何君林 《当代老年》2014,(10):42-43
母亲年过六旬,今年从乡下来城里看我,我发现母亲这次来总是窝在家看电视。我问母亲怎么不下去走走,她无奈地说:“我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有坐骨神经痛的毛病,常腿痛,有时腰背也痛,这六楼爬上爬下怕吃不消!”  相似文献   

5.
颜士州 《现代妇女》2008,(12):25-25
念小学三年级的淳方,是个乖巧的女孩子。每天放学后,总是帮妈妈做些家务,吃完晚饭后,和家人聊天、看电视,然后回房间做功课,十点左右上床睡觉。  相似文献   

6.
传统发展观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建立在接受性价值观之上,它诱发并强化了人们的贪婪动机,物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是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接受性价值与创造性价值的统一体。本文指出“作为人”的消费的三重规定,并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背景,阐述了通过自主性消费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和文化均讲“正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当然何为“名”还是很有讲究的,帝王世系中的“正名”主要讲的是“合法性”问题,就是无论哪个帝王都得经得起这样的询问,你的出身背景是否够硬?获得权力的资格到底从何而来?比如古代帝王要想说服人承认自己获得帝位从来都是合法的,就要借助一些非常规手段,包括一些符号的运用。明显的例子是“孔子”形象的被挪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以及大众所面临的生存欲望、生活重担,使得人们几乎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中俄对叙利亚危机的处理方法势必对未来阿拉伯世界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处理方法产生的积极效应正在不断显现,中国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贡献,通过协调一致的方法与阿拉伯世界新政权接触,巩固中阿合作论坛,解决中阿双边贸易尤其是与阿拉伯之春所在国贸易的不平衡,集中对这些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投资,把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提到阿以谈判的议程上去,并在巴以问题、伊核问题等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余娟 《当代老年》2010,(10):51-51
最先登陆月球的人——嫦娥姑娘(且无需任何设备,极尽环保。)跑得最快的人——孙先生(大号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  相似文献   

11.
毫无疑问,这男人是个传奇中的传奇。 小学没毕业成为北京二外兼职教授,他是第一个,后门当兵当成管理二十八家大型酒店的董事长更像天方夜谭,他是谁?从室内设计到福布斯名人,他涉足的每个领域都繁花似锦,硕果累累。他不会用电脑,却连续9年以每年80多万字的出品率成为首席畅销书作家:“平波秋水,狂澜深藏”,他是中国文学和影视界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是谱写造星神话,创造当代中国影视附加值最大化的一块无人憾动的文学品牌。他的知名度家喻户晓,收入成为一道解不开的谜题,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紧箍咒在他的头上成了光环,任你怎么念,他的事业依旧风声水起,水涨船高。 他就是海岩,一个创造传奇却平淡生活的男人。  相似文献   

12.
不爱说话的玉玉7岁的玉玉(化名)婴儿时被送入福利院生活,3岁接受唇腭裂手术,但因腭裂缺损严重,仍有一个缺口没有修复;6岁被送入寄养家庭生活,当时还有另一名与他同龄的福利院男孩波波(化名)与他一起在同一个家庭生活。但半年后,波波被外国家庭收养,这个家庭只剩下玉玉一个小孩。玉玉在院舍生活的时候基本都不说话,来到家庭后,情况稍有好转,但起色不大,只会简单地以“嗯”、“哦”、“知道”等短语回应别人,不主动与人交往,爱好单一,只爱看电视。  相似文献   

13.
《伴侣(A版)》2013,(12):62-62
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子设备已经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日益关注它们对健康的影响。今年3月31日,美国MSNBC网站撰文,将电视、电脑、手机等视为隐形的“第三者”,“眼睁睁看着它们剥夺了我们的性爱。却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4.
五年的世界     
凤凰 《金色年华》2008,(12):21-21
5年前,他18岁,高中毕业。那时,他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可惜家里供不起,没有办法,他只得进了城,开始谋生。在城里转了两天,总算找到了一个工作,开始的时候,老板见他年纪轻轻,一没有阅历,二没有工作经验,还不肯要他。他说好说歹,再加上老板见他身材高大,力气好,最终才收下了他。  相似文献   

15.
多角世界     
10月29日《新闻周刊》“地面战争——搜寻本·拉丹”——美国特种部队开始了地面战。这支精锐部队受到过充分的夜间作战的训练。10月27日,塔利班士兵的噩梦开始了,大约100名美国特种部队士兵空降到坎大哈郊外的一个机场。对塔利班开火。与此同时,另一支特别行动队前往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曾经使用的基地搜集情报。  相似文献   

16.
文波 《中外书摘》2006,(6):54-56
今天你读什么? 英国人不仅喜欢看电视,据说也是世界上最虔诚的家用录像机的使用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阅读。就报纸的购买量而言,英国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日本和瑞典。即使在电视和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读报仍是英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小非 《老人世界》2008,(2):13-15
“世界陶王”在电视里夸下海口,自己的作品到现在还是世界之谜,如果有人仿造出来,送他一栋三层2000平方米的小楼,洛阳小伙子较真儿,果然仿制出作品,可当他兴冲冲前去交涉时,却得到意想不到的答复,他一气之下把对方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8.
《金色年华》2009,(11):37-37
你好。我最近一直在面试,不过却一点儿都不想被录取。我适应不了大人的世界,一想到要进入那样的环境工作就非常排斥。我工作已经一年多了,第一家公司和学校是有关联的,同事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因此那个时候感觉还像在学校里,大家都很单纯,也愿意互帮互助。然后到了第二家公司,接触到完全不一样的人,但是干了没多久他们就把我炒鱿鱼了,说我太内向,沟通有问题。那次打击很大,我在家沮丧了好多天,总觉得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伤害了我。  相似文献   

19.
有些老人退休后,对社会活动、周围人群全然不感兴趣,整日“宅”在家里,专家提醒——最好不做“宅”男女对于许多老人来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和他们朝夕相伴?答案是电视!对此,专家提醒说:老年朋友看电视要有选择,不要单纯看一些电视连续剧,尤其是一些肥皂剧,长期如此可能让人越来越不愿意思考,被电视剧带着走,思维也由此变得简单。  相似文献   

20.
寇寇 《公关世界》2010,(1):28-28
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一个家庭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