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强调要把实现“政治文明”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二是强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突破上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对马克思民主观的丰富和拓展。究其根源,在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四个特点:其一,在民主的价值取向上,强调民主“全过程”的主体性,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人民性;其二,在民主的道路选择上,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性;其三,在民主的实现形式上,强调协商民主是中国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创新性;其四,在民主的实现机制上,强调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参与,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法治国家与政治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体表现为:高度重视立法工作,确保民主政治稳步发展;注重民主与法制相结合,实现民主法制化;强调严格执法与依法办事,确保公平公正;完善监督,实现监督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倡导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依法治国,并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民主社会主义在历史上经历了几个演进阶段;民主社会主义是一个以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为主旨、以实现思想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国际民主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和运动;民主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党的理论,它有四个鲜明特征:主张改良主义、反对共产主义、具有过渡性和双重性等;民主社会主义有它自己内在的矛盾与困境。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点: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搞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健全民主集中制;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密不可分.必须把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6.
对"经济民主"的强调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自由主义者最为突出的思想特征。所谓"经济民主",就是实现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主张公有制与计划经济结合的学者,颇受拉斯基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和英国工党社会实践的影响,而主张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学者,则受到哈耶克思想的重要影响。同时,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普遍向往也源自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民主社会主义价值观中,自由是思想基点,公正是自由实现的手段,相助是公正形成和自由实现的必要条件。民主社会主义强调三者的整体价值,认为实现它的基本途径是民主。因而自由、民主、社会主义便成为其全部理论中三个最重要的结构范畴。这一价值观的思想前提是“天赋人权论”,理论实质是抽象人性论。它在理论上与马克思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在方法上悖离了科学方法,这就决定了在实践上其价值理想与实现手段的严重背反。  相似文献   

8.
"民主社会主义"是盛行于当代欧洲的一股理论思潮,它试图融合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各自的优点,从而构建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将"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进行比较,是为了后者更好地借鉴前者所包含的一些合理因素。两者在对民主的重视、强调民主在社会主义中的作用方面有共同点,而在指导思想、民主的性质、民主的最终指向及民主的所有制基础方面具有不同点。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阐明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主张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邓小平运用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0.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西方改良主义思想,其核心内容是政治民主加经济民主.这种思想是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改造中国的主要理论来源.他们渴望用这种理论调和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协调效率与公平,处理好民主与独裁等一系列问题.但在当时的中国却缺乏民主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也缺乏民主社会主义实现的群众基础,因而其失败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国外学者得出的结论前提必须是承认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研究视角不仅 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处考察社会主义本质,更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社会本身所产生的历史和现实依据上去解读具有动态性的社会主义本质。国外学者对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社 会主义本质认知主要有两个领域的争论:一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是否反映着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 社会主义本质谁是核心地位。这两方面的争论都不够全面和具有说服力,可以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本 质,结合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和在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中所形成的创新理论突破以往时代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相似文献   

12.
针对资本主义辩护者自诩"资本主义具有无可替代性",施韦卡特与之针锋相对,以资本主义为超越对象,先是清算苏联模式,为新模式的问世扫清了障碍,接着提出了作为资本主义替代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新模式——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还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指令性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如何步入经济民主制度进行了理论探讨,试图达到超越资本主义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理论没有瑕疵,我们应看到其局限性,同时也应肯定其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现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目标和重要原则。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实现社会公正必须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促进和实现社会公正,不能陷入单纯的想象和空泛的议论,必须立足国情、着眼实践,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公正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尽快建立健全保证社会公正的制度和体制。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精神完善现行宪法,建议,鲜明记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明确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紧密结合;正式确认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完整指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切实健全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规定;继续修改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具体提法。  相似文献   

15.
现实社会主义突破了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个逻辑要件,首先在落后国家实现,这意味着现实社会主义的现实任务是利用社会主义政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因此,它的具体经济制度形式应当与此目标相一致,应当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而不是照搬理论,建立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具体说来,现实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应当以是否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在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一切能促进经济进步、社会发展的所有制形式都应当是现实社会主义的合理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以及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创立和建设的传统社会主义,但又具有中国的特色。其“特”在基于中国国情,坚持主体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抛弃纯粹社会主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制度的建立都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挫折也是背离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经济全球化也为处于低潮中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社会主义应充分利用这个机遇 ,正确认识和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 ,选择适合本民族特点的发展道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施韦卡特认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最好出路是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虽然其经济民主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超越对象、企业民主、宏观调控、所有制、对外贸易等诸多方面有相通之处,但在提出背景、理论渊源、实践道路、具体制度等方面亦有本质区别。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模式仍停留在空想阶段,因此,我国不会走经济民主模式的道路,但可以借鉴其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赶超论”与邓小平的“台阶论”作为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理论,具有某些共性,二者都是基于快速发展经济的紧迫性而提出的,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两者的差异在于,“赶超论”与“台阶论”的实践特征不同,它们的实施结果也不同。邓小平的“台阶论”是毛泽东“赶超论”的继承与创新;两者分别反映了两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认识,而这又很大程度上受时代条件的影响,因而应当客观评价这两个经济发展战略。在追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使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全面的人民自治思想同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机联系起来,强调社会主义社会中管理必须是为了人民利益的管理,而且只能由人民自己来管理。而推行人民自治必须辩证地处理好人民自治与国家管理、民主以及党的领导的关系。从价值论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人民自治思想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劳动群众自己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理论依据,以这一思想为指导逐步推进人民自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方向和实质内容,在社会治理中切实践行这一思想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