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哇,哇……”一个新的生命降生在低于海平面一百五十米的新疆吐鲁番五星公社五星大队汉族社员陈香菊家里。满脸汗水的维吾尔族接生员、女共产党员热沙来提汗,慢慢摘下口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现出慰藉的微笑,庆幸这个“日食”天难产的幼儿和他的母亲终于得救了。 1980年2月16日,“日食”那天下午,第八生产队的陈香菊难产,去请热沙来提汗接生。她丈夫和婆婆硬是不让她去,说:“今天你可千万去不得,日食天难产是不祥之兆  相似文献   

2.
三张照片     
这第一张照片是我在1963年拍的,照片说明:串亲戚。一个维吾尔族人家,和这许多汉人都是亲戚? 1960年10月,奎屯农垦局一二三团(原新疆建设兵团二十团)卫生队的急诊室,来了附近公社的一位产妇。由于难产已经三天,不得不决定马上给她进行剖腹产。腹腔一打  相似文献   

3.
每当听到这支歌,都令我想起吐鲁番那奇特的风光,甜美的葡萄……很幸运,我曾经到过新疆,并有机会去吐鲁番一游。那是一年初秋的一天,我们出乌鲁木齐东南行,驱车一百多公里,便到了吐鲁番境地。时近中午,天空敞  相似文献   

4.
国庆节后十天,我到民族饭店去访问一位哈萨克族的牧业劳动模范,碰巧遇到我十多年未见的一位老战友。见面彼此问过一别十三年的各种变化后,就谈到了我来的目的。我的老战友一听说是访问喀力堪牧业模范,就高兴的说:“你是访问她呀!这我可帮上忙了。你知道吗?我随军参加了新疆的和平解放后,就来到了喀力堪住的这个地  相似文献   

5.
千年金风送爽的一天中午,门铃突然急速地鸣响起来,来者竟是多年不见的佤族女作家布饶依露。我惊喜地开门迎她,进门后,布饶依露径直走进客厅,把紧跟在她身后的一位小姑娘推到我面前,问,张老师,您猜她是什么人 ?  这是一位白白净净、文静可爱的小姑娘。   “什么人 ?我看是中国人呗 !”   “再往下具体猜猜。”   “苦聪人,没想到吧,这可是金平县南科村联防自然村的小苦聪,八托米潞。”“快叫张爷爷。”   “张爷爷好 !”   八、托、米、潞 !我一字一顿地喃喃说。刹那间, 45年前的往事,如梦似雾般地在脑际升起…… …  相似文献   

6.
阳春三月的一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驱车从残冰未消的乌鲁木齐赶到春意早来的绿州吐鲁番县。他和他的一行人要在这里同维吾尔族社员一起参加风沙前沿的植树造林活动。王恩茂同志离开这里已经十八年了。在县城小憩的时候,他对一道来的乌鲁木齐部队司令员肖全夫、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司马义·艾买提说:“我今天得去看看老朋友。十八年不见了,实在想念他们啊!”二人欣然赞同。肖全夫司令员说:“走,我们陪你一块探亲去!”  相似文献   

7.
何琼姑     
僮族姑娘何琼姑,八岁就被爹妈许给黄家当儿媳。1950年,何琼姑的家乡解放了,那时,她才刚满十五岁,黄家逼着要娶人,妈妈只好叹一口气对女儿说:“乖崽呀,解放前收过黄家的洋钱和聘礼,要飞也飞不出去哪,怨只怨你爹妈的命苦!”何琼姑望着满眼泪水的妈妈,一句话也没有再说。这一夜,妈妈却哭了一整夜。到了黄家,阿婆第一天就呶着嘴对何琼姑说:“你没有来,我们黄家的水够吃;你来了我们的水就不够吃了!”她叫何琼姑每天去挑水。何琼姑人小力气轻,挑着一对大水桶偏偏倒倒直摇晃,但是她从小就生长在贫农家庭里,跟着爹妈下地干过庄稼活,她咬紧牙,磨炼磨炼也就挺住了。这一切苦处她都从来没有回家去对妈妈说,她怕妈妈听了更伤心。这时,革命工作一天比一天开展,工作队一位年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姑娘     
春光融融。肉孜节这天,难得的好天气。我踏着西郊开满鲜花的林荫道,弯进幽幽小径,七折八拐,总算在“穆斯林饭馆”里落了座。店主刘君姑娘一身入时的服装,满头金色柔发,面上略施粉黛,显得格外鲜亮、精明。她亲自为我们端来拉面,坐下来和我们边吃边聊。新疆拉面滑溜而富于咬劲儿,配以用羊肉、西红柿、辣椒、菜蔬炒的菜,形成特有的风味。入得口来,酸、辣、香,身体顿觉舒畅、惬意。我抹了一把汗,笑着对刘君说:“难得今天又品到和田的佳肴了!”我和她相识,便是缘于和田。那一天,朋友带来一位新疆和田姑娘,说是她在海淀区魏公村开着一家小餐馆,颇为得意。她就是刘君。  相似文献   

9.
清朝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实行伯克制的统治方式,“惟哈密、吐鲁番以札萨克制”。札萨克制是清至民国时期新疆维吾尔族社会制度史的重大课题,但囿于文献资料的零散与缺乏,国内外有关这一专题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笔者根据清至民国时期的有关文献,结合实地考察所得资料,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哈密、吐鲁番回部归附清朝的过程 清朝建立初年,新疆地区尚处在准噶尔蒙古的统治之下,锐意统一全国的清王朝,极力想将新疆地区纳入其统治范围。“哈密于我边塞,相去最近”。清朝注意新疆,不能不注  相似文献   

10.
“百花村”里好当家──记兵团百花饭店旅馆部经理白新燕李阳高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回族女性,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显赫的地位和财富,但她却在自己走过的道路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1995年9月,由她担任董事长的新疆百花村股份(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高品质天然淡水...  相似文献   

11.
在那达慕大会上,一场射箭比赛开始了。四个蒙古族女射手喊着“为祖国锻炼!”的口号,纵马进入了场地。首先驰入马趟子的,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她神色有点紧张,看来是初次上阵。到一号目标了,射!她没有抬起弓。到二号目标了,她拉开了弓,却又射偏了。前面就是三号目标,也是最后一个目标,她显得愈来愈紧张,可是她又慢慢镇静下来,随着咚地一声鼓响,射中了!……这是阿拉善左旗“乌兰牧骑”演出的舞蹈《为祖国锻炼》,也是他们创  相似文献   

12.
主题典型一面镜子一扇窗户新疆的56年是中国民族地区56年的发展缩影新疆各民族的关系是中国56个民族56年和谐关系的缩影我们了解我们记录目前,我们新疆共有旅游景区(点)468家,国家级A级景区有63家,其中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18个。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五区三线”为重点的旅游发展格局。“五区”即:以喀纳斯湖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区、以天池和博斯腾湖为重点的风景旅游区、以吐鲁番、库车为重点的古文化遗址旅游区、以喀什为重点的民俗风情旅游区、以伊犁为重点的塞外江南旅游区。“三线”即南线、北线和中线。各地在旅游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3.
尹祝寿是吉首大学子校校长,她年轻,知识功底扎实,有着优秀的管理才能。1999年6月,尹祝寿响应国家援藏、援疆的号召,毅然报名支援新疆,被任命为吐鲁番地区教研室主任。 从乌鲁木齐下火车后,尹祝寿感到这里的自然条件比她听说的和想象的还要恶劣,气温在42度以上,有时甚至高达50度,空气异常干燥,炙毒的阳光烤得人昏眩虚脱。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180多公里的路上,沿途都是望不到边际的戈壁滩,寸草不生。在炙热的阳光下,她的心掠过一丝寒意。 赴疆前尹祝寿就在家里想好了几套工作方案,准备到吐鲁番后大干一场,可是身临…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的一天,北京延庆县西屯村的农民马维德,在动物园门口遇见了一位“逃票”的少女.见她说话带点“内蒙味”,马维德帮她补过票后,就询问起她的来历.原来,这位少女叫王秀萍,家住内蒙古察素齐什兵地村.10天前,她和父母不辞而别,为“创业”只身来到这人地两生的北京。“我们姐弟6个全是白吃饭的‘饭仓’.我要学‘阿信’,出来哄孩子、做工、搞买卖,当女老板.叔叔,买张票不算帮助人,您给我  相似文献   

15.
翻 越白雪皑皑的天山 ,穿过赤日似火的吐鲁番 ,一直向西 ,沿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焦枯的胡杨林 ,在风沙的裹挟下来到了新疆库车县。当你要涉过库车河 ,抬头看到大桥上“龟兹古渡”牌坊时 ,便知道自己已经来到西域文明史上著名的古龟兹国。这段路程有多远呢 ?正应了“西部歌王”王洛宾那首歌里唱的 :“阿拉木汗住在哪里 ?吐鲁番西三百里。”因为研究古丝绸之路 ,我曾无数度奔波于这条风雨故道上 ,光是库车已经来过七八次 ,对这片荒凉偏僻的热土 ,却总是魂牵梦绕。这一回借着参加“唐代西域文明与安西大都护府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机会 ,了却…  相似文献   

16.
1955年秋天,辽宁省丹东市志原军接待所里走进一位婷婷玉立的姑娘,她径直找到所长要求在接待所里工作。所长好心地劝道:“姑娘,接待所整天和伤病员打交道,辛苦着哩。”“我就是知道辛苦才来的,不怕!”姑娘微微一笑,继尔又向在场的军人们讲述了自己的奇特身世。  相似文献   

17.
天骥龙麟说     
“天骥龙麟”这句话,本是后凉创建人吕光赞誉当年龟兹马的一句名言。龟兹,即今新疆库车县。新疆出名马,不仅是龟兹,其它各地也有所产。据《北史·高昌传》说,高昌国(今吐鲁番)也出名马。高昌马和龟兹马虽然享有很高声誉,但要和伊犁马、焉耆马相比,又相形见绌了。特别是伊犁马的名气,比高昌马、龟兹马要大得多。伊犁是古代乌孙国的故地。乌孙在西域三十六国中,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国中人民以游牧为生。《汉书·西域传》载:“乌孙国……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公元前119年,汉朝政治家、外交家张骞第二次  相似文献   

18.
人们总以为黄金是世界上最贵重的,可是了解拉给姑娘的人都知道,她的心灵要比黄金更贵重。她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六年如一日地侍奉着两位汉族老人,用自己的青春铸造了令人敬佩的高洁美德。“爷爷,奶奶,我侍奉你们来了!” 1976年春节刚过,科尔沁草原寒冷未退。在奈曼旗章古台公社干歹大队第二生产队的一间土砖房子里的炕上,躺着两位汉族老年夫妇。90岁的郭凤仪老爷爷,腿脚不灵  相似文献   

19.
利用从1745年开始的准噶尔王国的内讧和分裂,清朝从1754年着手征讨准噶尔,1760年完全灭亡了准噶尔王国。此事不仅对于瓜州和肃州的吐鲁番人,而且对吐鲁番盆地的政治和社会,导致了大的变动。1754年,瓜州吐鲁番人早已受到影响。即,这一年额敏和卓“在瓜州编旗队,置管旗章京、副管旗章京、佐领、骁骑校各员,如哈密例。”这表明札萨克辅国公额敏和卓所部被编为旗,仍准在吐鲁番盆地享有领地。“又查瓜州札萨克公额敏和卓人  相似文献   

20.
“北京有个中南海,毛主席,他就住在那兒。”姐姐指着天上最亮的一颗星星: “喏,你瞧,就在那顆星星底下!”——引自旧作“北極星”当竹楼下那只茶花鷄叫第二遍的时候,小伊香就醒了。她瞪着眼睛想了好半天:今天是放农假后的第二天了,放假那天老师就說,放假嘛,每一个毛主席的好学生,都要为社里做件好事。小伊香可不,她要做两件!比岩糯,比伊姣,比誰比誰……都要多做一件!現在茶花鷄叫了三遍了,可就只想起那么一件:帮公社往田里送飯。都大半天啦,只想起这件,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