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物描写的真实性,对景物描写与性格刻划关系的恰当处理,高超的语言能力和艺术技巧,使屠格涅夫的景物描写独具魅力,成为其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和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屠格涅夫景物描写的艺术经验,是屠格涅夫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汉英景物描写语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及物系统中汉英说明性景物描写语段用存在过程和心理过程,联想性景物描写语段常用物质过程,但汉语常借景抒情,故乡用形容词、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段;英语侧重客观描绘,所以多用名词、副词、动词和动词非谓语形式。由于中西哲学观的不同导致了汉英景物描写语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学生需要发现自然的丰富多彩,捕捉自然景物的特征。景物描写是学生作文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有的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往往没有办法做到自然景物的"形神兼备"描写。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提高学生景物描写能力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找到摹写纷繁美丽之景的钥匙,并从中体味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4.
景物描写,又称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的自然空间的景物所进行的描写。写景的目的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为塑造人物服务,为表达情感服务。  相似文献   

5.
论郁达夫小说的景物描写郭东,张玉辉郁达夫小说中卓异的景物描写,早在20年代就引起了评论者的注意。郑伯奇的《<寒灰集>批评》在论及郁达夫以富有诗趣见长后,又称他“描写自然,描写情绪的才能,也是现代有数的”。从理论主张看,郁达夫把景物描写当作深化主题的重...  相似文献   

6.
"动态描写",是指对景物处于活动、发展、变化状态时的描写。与静态描写正好相反,这种描写最适于表现那种紧张、激烈、次快、悠扬或烦躁、不安、厌恶等气氛与情调。动态与静态往往交错描写,使景物有静有动,动静结合,栩栩如生,有声有色,充满生机与活力。写好动态,关键是抓住景物发展、变化的差异,用好动词。  相似文献   

7.
《楚辞》中景物描写具有三个审美形态特征:一是自然山水对诗人心灵的舒泻与治疗,加深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亲和,使景物描写初步呈现为对象化的特征;二是诗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总是不断通过空间的转换来缓释心灵,又使景物描写呈现为流动化的特征;三是受楚地巫觋文化的影响,自然景物与诗人感伤的心境互渗映衬、缱绻缠绵,使景物描写呈现为神灵化的特点,从而使诗歌生成为一种独特的天地神人共舞的审美境界.《楚辞》的景物描写虽总体上仍服从于诗人主体的抒情言志,尚不具有独立的审美地位,但却有其独特的审美形态价值,显示了古人山水审美意识的端倪.  相似文献   

8.
文章着重探讨儿童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的翻译,旨在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提高译文质量,更好地发挥景物描写对儿童认知的积极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儿童文学中的景物描写翻译应以目的论为指导,重视读者,不仅应在感情色彩、逻辑关系、词义方面达到准确,还应通过色彩、声音和修辞手段,使译文达到生动准确。  相似文献   

9.
蕴含深浓的意境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重要特征,描写景物是创造意境的必要手段,本文对意境场面中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写景,或者说景物描写,在文章中往往可以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为故事的发生、发展作好铺垫。有些景物描写还能反映独特的地域风貌或强烈的时代气息,所以,好的景物描写往往可以渲染气氛,组织故事情节,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写景并把景写好,有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能使作文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的诗歌中有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物描写的诗歌达38首,所写景物有天地、日月、山川、花草、鸟兽、虫鱼、风霜、雨雪、庄稼等十多类,具体景物几十种,诗人借助景物赞美自然,渲染气氛,抒发个人情怀,揭露社会黑暗,充分展示了诗歌言志、言情的功能,运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创造出自然美好与社会动荡及命运多舛不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追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足迹,把景物意象描写与小说创造整体相结合的事例并不是很多,如《水浒传》这样能把景物意象描写与人物性格紧密而巧妙相接的更为少见。现代小说中的意象描写是非常丰富的,因此研究这种意象模式不失为探讨此小说主题和人物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从诗歌诞生之日起,自然景物便是诗歌创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诗歌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往往表现出民族所共有的情感态度和人们对自然自觉或不自觉的认识。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改变与深入,自然景物在整首诗歌中的功能与结构形态、景物描写的内容特征与技巧、乃至整首诗歌的美学风貌都会产生相应的改变。本文试图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来揭示魏晋诗歌在自然景物描写上的演变轨迹。细察这个时期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从建安到西晋,自然景物作为情感的对应物而存在;东晋,自然景物作为哲理的说明物而存在。由于这种功能上的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的改变。下面,我们按时间顺序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14.
托尔斯泰自然景物描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揭示人物的心理,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安娜·卡列宁娜》中围绕安娜、列文和弗龙斯基三个主人公有关的自然景物描写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写景状物的诗文,还是一般的写人、记事的文章,都离不开景物的描写。景物有静态和动态之分。我们可以在描写静景时将明明是静止的东西写成为活动的,这就叫做化静为动。运用这种方法塑造的景物形象鲜明,具有灵动之气,给人的美感丰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1、要经过细致的观察。观察是记叙和描写的基础。有了细致的观察和在观察基础上的深入分析,才能使所写的景物清楚具体、形态逼真,使读者看了以后如临其境,如见其物,一闭上眼睛就能想象出作者所描写的景物。2、要抓住景物的特征。任何景物都有它自身的特征。描写景物,一定要把对象的形态、色彩、变化等方面的特征具体地刻画出来。抓住了特征,才能引人注目,一目了然。3、要选好取景的角度。首先,要确立观察点。观察点不同,同样的景物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远望就不同于近观,仰望就不同于俯视。其次,要注意哪一个角度给人的印象最深,有时可…  相似文献   

17.
对《呐喊》《彷徨》的景物描写的研究已多,几乎对其所写的景物,都已作了程度不同的具体的论述,或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或从景物的地方色彩以及风俗画的角度作了阐发,取得了可喜的收获。但随着鲁迅研究的深入开展,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似有全面系统地作高一层次探讨的必要,以见鲁迅对景物的独到认识及其描写的独到之处。鲁迅是“不去写风月”的,然而在他笔下,却有烩炙人口的景物描写,这是个极大的矛盾,也是个极有意义的现象。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以揭示他对我国文学宝库所作的贡献。这矛盾,这现象,都来之于鲁迅对景物深刻而又独到的认识。他是深谙景物在艺术作品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固然是人物活动的空间环境,但它又有着深化主题、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反景衬情等多重审美功能.深入挖掘和认识这些艺术功能,是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学习创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诗经》的景物描写萧依新一部《诗经》,虽然尚未有专门具体描绘山水景物的篇什,但写景句子却比比皆是,尤其是其中的民歌。这些写景的诗句,对抒发感情或叙述事件,都起到了极大作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魁力。从《诗经》对景物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先民对自然界由...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分析英国杰出作家哈代在《苔丝》中所使用的艺术手法,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和揭示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景物描写成为主人公情感的外化和延伸,这一技巧使这个题材狭窄的故事产生回音效果。充分理解这一技巧对于深刻理解这部作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