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择的全部评价指标建立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国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在计算出1990-2012年我国国民幸福指数后,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确定国民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建立两者间的VAR模型说明国民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间的数量关系;最后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四个省市分别进行幸福指数的研究.研究表明:国民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国内外对幸福指数的研究及运用1、国外对幸福指数的研究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是在1970年由不丹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以实现幸福为目标。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不丹王国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人类社会发展指数(HDI)以及国民幸福指数(GNH)等基础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关于国民幸福指数(GNH)的若干类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国民幸福指数(GNH)核算法。该算法克服了当前各类GNH指标计算存在的不足,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兼顾GNH的客观事实与主观感受两个方面内容,强化对主观感受的科学估算。尽管存在着需要深入探讨的因素,该算法依然不失为一个值得应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背景 对于幸福问题的调查最早是不丹王国开始的.后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艾伦.克鲁格(Aaron Krueger)开始"国民幸福指数"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幸福指数的研究就很多.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幸福指数的测算和幸福指数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5.
幸福涵义与度量要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康君 《中国统计》2006,2(9):18-20
幸福学正在成为一门国内外学术界高度关注的新学科。从国外经验来看,国民幸福研究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幸福为本。根据中国国情,构建中国国民幸福测评指标体系,对全国及部分省区的国民幸福状况进行实际测度,全面反映中国国民幸福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民幸福状况统计研究也是新形势下统计新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期开始,本刊陆续推出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课题《中国国民幸福指数研究》的系列研究文章,以期与读者共同分享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6.
为何量化幸福自从2006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国民幸福指数问题,幸福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中一个最为常用的词汇。尤其是近两年,在各地政府公布的文件和报告中,其都被摆在了赫然醒目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广义国民幸福指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利的测度多是从物质角度出发,而幸福程度主要是从人的主观感受进行衡量的。如果将影响人类幸福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综合起来,从幸福与财富、心理、人格、文化、社会、家庭等角度出发,借助于已有的一些权威性的综合数据或微观数据,通过类型内部相关性分析和与核心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构建一套广义的幸福指数体系,能够从多维角度更全面的反映国民的幸福程度。  相似文献   

8.
《山东统计》2006,(3):43-43
“国民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是不同于“国内生产总值”的一种新的衡量国民财富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在党的十八大以后,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那些"先富起来"的一些人,有的已经将接力棒交到了"富二代"的手中,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当代中国人幸福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政府在GDP持续增长的同时已将提升国民的幸福感作为一项涉及民生的重要工作予以重视,幸福指数也成为近几年来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统计名词。并且有报道称"幸福指数"有望成为我国官方一项新的  相似文献   

10.
何强  董志勇 《统计研究》2016,(12):58-66
本文基于幸福经济学分析框架,在一种持续增长的经济中考察了国民储蓄率的决定机制,尤其是我国经济高增长背景下的国民储蓄率高企之谜.研究发现,经济长期高增长不足以解释其国民储蓄率偏高的特征事实,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在于居民在消费时受攀比效应、习惯形成等因素的影响较深,使得增大同期储蓄率更有利于提升整个生命周期的幸福水平.进一步对我国经济新常态期间的预测表明,国民储蓄率将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而走低,需谨防由此带来的投资动力不足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民幸福统计研究十年简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洪  孙求华 《统计研究》2013,30(1):37-43
 本文回顾了10年来中国国民幸福统计研究走过的历程,对统计学术、实务界在国民幸福统计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国民幸福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乃公民也。“先神命之,国民信之”(《左传·昭公十三年》)。相比之下,“幸福”的意涵和见解就丰富得多了。幸福,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理想时  相似文献   

13.
杨灿  孙秋碧 《统计研究》2006,2(6):73-78
在国民核算和经济统计实践中,广泛运用多种价格指数和物量指数,其中最重要者莫过于生产指数(如GDP物量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如CPI,即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些指数可以选择不同的公式逐年编制,从而形成各种指数序列。SNA(1993)、麦卡锡(P.McCarthy,1999)、许宪春(2000)和施雷耶(P.Schreyer,2005)等先后对国民核算指数进行了专门研究。本文试图首先归纳和扩展指数序列的一般理论,进而探讨国民核算中有关指数编制与应用的若干问题。一、几种基本指数序列及其特征为便于讨论各种指数公式和指数序列,我们约定以下公式符号:记t时期j…  相似文献   

14.
以GDP为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为衡量经济状况提供了一个较为综合的尺度,但是从国民幸福这一最终价值目标的角度来看,它却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国民幸福总值可以弥补这些缺陷,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价值向标。本文重点讨论了经济发展目标价值坐标的转变,探讨了国民幸福总值的指标构成,并提出了以GNH为核心的新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用总台指标测量工作幸福指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员工对工作幸福的感知进行了量化,使员工个人可以明确地认知其工作幸福的程度,也可以使工作幸福感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比较.文章首先介绍了工作幸福指数的概念,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时目前衡量企业发展的"唯利润论"的弊端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现行的工作幸福指数测量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评价.文章的核心在于提出了总合工作幸福指数的测量方法及应用方法,并点明了工作幸福的重要性及增强员工工作幸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冯贺霞  韦轲 《统计与决策》2016,(22):113-117
文章使用2005年、2006年及2008年三年的CGSS调查数据,运用Order Probit模型,尝试从收入分配及再分配等宏观角度破解我国的幸福收入悖论之谜.结果表明,一方面,收入差距侵蚀了经济增长对幸福的正效应,另一方面,收入再分配的公平性能显著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尤其是落后地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分析结果启示我们,经济发展和相关的政府政策的实施都是为了增强国民的幸福水平,经济的快速增长以降低居民幸福水平为代价显然违背了发展的基本初衷.就发展的终极目的而言,经济增长绝不是发展的唯一路径,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为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基础服务,同样能增强人们的福祉.  相似文献   

17.
新书简介     
《国民帐户分析》是铁大章、江健桐根据英国G·斯图威尔博土的同名著作翻译的.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国民帐户体系在国民经济分析中的作用,并用英国二次大战以来经济发展作为实例,具体说明了国民帐户分析的方法及其效果.书中还论述了许多有关国民经济核算,指数和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问题.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工作者、大专院校经济系师生以及从事统计工作的同志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该书定价3.10元.  相似文献   

18.
从统计学角度看幸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主是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探讨幸福指数,笔者通俗易懂地利用幸福指数的公式来研究不同情况下的幸福指数,使幸福指数在日常生活得到了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9.
李书  解瑶姝 《统计与决策》2022,(22):124-129
文章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稳健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TVP-FAVAR模型构建我国金融稳定指数,进而以2009—2020年为时间序列,量化我国金融稳定水平,并考察“双支柱”政策对我国金融稳定指数的调节效应。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金融稳定指数频繁高低交替,但整体相对平稳,具有抵御外部冲击和维持自身系统稳健的能力;(2)我国金融稳定指数不存在显著的季度特征,但区域金融稳定指数呈箱体波动,空间分布不均衡;(3)货币政策与动态准备金政策的协调配合,对金融稳定指数的调节效果最优。因此,“双支柱”政策工具调节金融稳定指数时,货币政策的运用应结合宏观经济环境与金融风险来源,避免“大水漫灌”式金融震荡;宏观审慎政策的运用要实时寻求政策框架的修正空间;“双支柱”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要结合经济金融环境相机调控,以求营造稳定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国民核算中广泛地应用到各种指数序列,其中国际标准意义上的链式指数序列比定基指数序列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统计机构的青睐和选择,但实践中该指数序列的编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基于此,详细探讨了国民核算中链式指数序列的编制方法,尤其是季度链式指数序列的编制方法,同时就其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进行相关比较与国际实践经验的归纳与概括,可获得一些供中国国民核算中编制链式指数序列时加以参考的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