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基于BSC的基本模型,从投入产出、环境优化、成果转化和持续发展四个维度设计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进行了定量处理。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重要来源之一,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路径。文章以高校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基础绩效、成果转化绩效和创新绩效3个维度构建了高校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统计和调研数据,应用灰色综合评价法测度了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结果显示,高校科研人员基础绩效表现良好,表现出较强的原创能力;而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水平较低,创新应用不足。  相似文献   

3.
《上海统计》1996,(4):20-21
物资企业是流通领域的主力军,其自身素质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就显得十分迫切。我们在对上海物资流通企业经济活动的共性和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财政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的文件精神,设计建立了新的“物资流通企业经济效益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新的指标体系注意了指标选择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注意了考核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行业性、可操作性,以促进物资流通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促进物资流通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模糊评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现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动态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综合评价方法;同时本文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实证分析,事实证明该方法在解决同时具有定性和定量指标问题的评价上的优势.本文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的构建上也进行了革新.  相似文献   

5.
基于AHP的区域乳制品产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和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不同地区乳制品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中国乳制品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得出了新疆乳制品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和排名.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丽  孙文生 《统计与决策》2005,(22):128-130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本文首先建立了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分别运用秩和比法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提高河北省县城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先提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给出了基于组合赋权法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最后用该模型对武汉东湖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典型特征对传统钻石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以修正的钻石理论模型六要素为依据,构建了长江经济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法和熵值法的主客观组合评价方法,以及改进的TOPSIS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对2012—2016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行了动态评价和系统协调度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人工智能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虽稳中有升,但缺乏要素支撑,产业核心技术空心化问题严重;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人工智能产业区域协同性差,亟需构建区域整体多元化协同机制;长江经济带人工智能产业系统协调水平不显著,区域间系统协调度异质性凸显,产业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系统协调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9.
屈超 《统计与决策》2007,(19):72-73
近年来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的产业。研究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严格界定了信息产业的统计口径,从规模、结构、效益、发展四个方面构建了辽宁省信息服务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及其指标体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是构建高效供应链的关键。文章分析了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类型和选择标准,并根据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中不同位置的合作伙伴的选择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全面的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个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乔虹 《统计与决策》2016,(23):127-129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来评价产业创新能力.通过构建产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选取河南省20个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测算,计算出各个产业创新能力的得分和排名.并根据不同产业的创新能力,制定不同的产业发展政策,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绿色创新是新时代实现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根据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内涵,运用R聚类和变异系数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定量筛选,最终确定了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云模型评价方法,对2009—202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绿色创新能力由低水平向高水平逐年演化,整体呈趋好态势发展,但仍然存在部分约束性短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各区域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界定产业承接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国各个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间的产业承接能力差异明显且地区间呈现明显的板块分布。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评价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各指标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并构造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6项一级评价指标及22项二级评价指标,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模糊性,通过Delphi法对各级指标进行评价,确认了二级指标的隶属度;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采取二级模糊评价模型,计算出评价集;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评价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海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引入云模型这种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建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客观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云模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步骤,利用云模型的三个数字特征——期望、熵和超熵建立评价等级,借助正向云发生器确定模糊隶属度矩阵和在不同隶属度情况下的云模型综合评估值,将指标权重集和模糊隶属度矩阵进行模糊转换,确定了我国近10年海洋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琪延  罗栋 《统计研究》2009,26(7):49-54
 文章通过建立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我国4个直辖市和289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评价。在给出整体排名的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对我国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分异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在空间地图上勾勒出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和旅游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及所属的不同类型,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对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规范化的模式。为全面评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从创新技术基础、创新转化能力、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8.
王晶 《统计与决策》2012,(22):59-61
文章在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现状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我国能源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C-OWA算子构建了带有偏好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模型,利用该模型不仅能利用客观评价信息,还能综合评价者的主观信息,有效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性;最后给出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过程和能源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法,丰富了我国能源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张熠  倪集慧 《统计与决策》2022,(16):172-175
文章从创新驱动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结合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和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要求,运用胜任力冰山模型,构建基于创新驱动视角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序关系分析法(G1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数学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不仅涵盖了对个体的行为特征、个人素质、创新能力的考察和衡量,而且更加注重对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以及成果转化情况的考核,增强了学术同行评价的地位和作用,有效避免了SCI论文相关指标的过度使用,可为相关部门引进、培养和考核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时代背景和前人的研究,文章赋予产业升级新的内涵,并在其内涵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技效益、生态效益、结构合理化和结构高级化6个准则层的新时代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熵值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测算了我国产业升级综合指数,对我国30个省份2017年的产业升级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运用了聚类分析法对这30个省份的产业升级水平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北京、上海的产业升级水平远远领先于我国其他省份,各省份间产业升级水平不均衡;我国地区间产业升级水平差异明显,呈现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升级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特点,且我国产业升级水平整体比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