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能够减少指标数量,同时尽量保留原指标信息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对各地旅游经济进行了分类.以统计结果为依据,不仅给出了各地区的综合名次和属类,还得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及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根据青海省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总体上对青海省各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多指标评价体系,对青海省的经济差异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引导下,国内掀起了一股建设创新型城市热,尽管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考核创新型城市的一些指标,但是如何运用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尚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文章在建立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方法,以及根据综合评价值判断创新型城市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一、乡镇综合实力的涵义及开展测评工作的意义 乡镇综合实力是用来反映和度量乡镇实力强弱及发展速度快慢的综合指标。何为乡镇综合实力?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完全一致的解释,众说纷纭,各有千秋。笔者认为,所谓乡镇综合实力是指在本乡镇区域范围内由自然、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对本区域范围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选取反映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状况的20项指标因子,构建了反映区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从动态与静态两个角度分析了新疆南北疆各自区域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综合效益、复合系统发展水平以及区域协调度。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到从要求"量"增长到追求"质"提升的新阶段。基于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提出评价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三大指数和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的两大指标。利用陕西省1998—2014年的数据,定量分析陕西省经济的发展态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IMD和WEF对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选择合理的指标,利用SAS软件包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和测度。在横向比较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20年来各省的位次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指出,区域的发展结构是影响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外向型经济表现了更强的竞争力,广东、北京、上海是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三个地区。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采用聚类方法,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现实性.由于科技竞争力集中体现了区域的综合竞争实力,因此本文还特别采用灰色关联的方法,从科技竞争力的视角分析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现实性.最终文章重新审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优劣势,并相应提出促进和优化京津冀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生态经济视阈分析了企业综合业绩评价框架的构建问题.以经济效率为基础,设计适应微观生态经济管理模式的企业综合业绩评价框架,整合企业经济业绩指标和环境业绩指标,试图构建一个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框架,为企业综合业绩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苏州发展创新型经济,既是水到渠成的现实选择,又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苏州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之一,已经具备了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坚实基础。2010年初苏州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之一。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公正的创新型经济评价体系,对于监测苏州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过程、考量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成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社会经济进步首要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有赖于该区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而经济增长受市场需求程度、资源供给水平及该区域经济结构诸因素的制约。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状况,即是区域历史、资源禀赋、技术和一国社会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又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合理和优化的经济结构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前提,它决定着区域整体经济运行质量、效益高低,并为区域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发展后劲。从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使用TOPSIS方法构建休闲经济竞争力模型,从休闲经济的收益性、安全设施、流动性、发展潜力及社会反映等五个维度设定休闲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我国1990-2014年省域数据对我国区域体闲经济竞争力进行测算.研究显示,我国体闲经济区域发展严重不均,休闲经济收益是休闲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它可为区域社会创造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经济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货运周转量、旅客周转量为区域物流能力指标,GDP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选取浙江省1978~2008年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浙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对浙江物流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为此我们对舟山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市经济集约化水平在“六五”和“七五”前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七五”后期以来上升速度则呈放慢之势,值得引起注意。一、经济集约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国家统计局采用的方法,结合舟山市区域经济特征,我们选择了劳动生产率(权数为20)、投资效益系数(15)、更新改造投资比重(25)、贷款利用效益(15)、能源产出率(25)五个指标,以1980年为基期,分别计算1981-1996年的定基指数,加权…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综合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量质指标结合互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套以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环境等四大类一级指标及28项二级指标构成的相对可行的指标体系,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以浙江省11个城市及沿海主要省份作为评价对象,对其区域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与中等发达国家比,任重而道远;与我国现代化目标比,尚有一定差距;与先进省市比,还存在某些弱势。如何保持广东综合实力在全国的前列地位,更好地发挥广东经济发展优势,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对此作出概略的分析及测算。 一、广东综合实力在全国的位次 一般来说,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国民素质、生活质量和社会事业等五个方面。考虑到指标的满足程度,我们选择了5类42项指标,构成一个反映地区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根据2001年  相似文献   

17.
人均GDP是以某地区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现价)除以同期平均人口所得出的结果。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人均GDP不仅考虑了经济总量的大小,而且结合了人口多少的因素,在国际上它也是划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依据之一。尤其像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用人均GDP指标反映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情况会更加准确、深刻和富有现实意义。ARIMA模型是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商业预测中比较先进适用的时间序列模型之一。本文试图以我国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政策制定和管理决策的基础。不同于通常的静态评价方法,文章采用了一种时序多指标的系统工程评价方法,首先对时序多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接着求出评价指标和评价年份各自的加权系数,然后确定出各年度的和综合的经济效益评价值,据此进行了聚类分析,将江苏省13个地区分成5类,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楚晓娟  彭晗 《江苏统计》2000,(3):25-25,8
综合经济活动能力是用以综合评价各国经济数量、质量、结构的权威性指标,本文对综合经济活动能力的计算方法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资本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根据中国各地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综合分析各地区资本流动风险水平,利用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综合反映地区资本流动性,可以通过GDP来反映区域经济差异化。因此,可以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地区经济差异的资本流动因素。研究发现:固定资本投资和银行储蓄并不是造成地区引资能力差异的重要因素,各省银行存贷差和财政转移支付是各个地区间资本流动风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