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结果表明:在2002年、2007年和2010年三个时期,文化产业对信息产业的中间需求率逐步下降,但两大产业的中间投入依赖性较强,关联性和融合度呈增加趋势。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细分产业间具有较强的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文化产业对信息产业的需求拉动程度约为文化产业对信息产业的需求感应程度的3倍,但文化产业对信息产业的需求感应度增加较快。文化产业对信息产业的波及效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和复杂网络方法对价格关联效应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价格关联效应是由产业关联引起的,属于成本推动型的波及效应。导致价格波及效应范围和程度不同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产品用途的广泛性和产业关联的方向,价格调控时应考虑以上几个因素,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业评价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建立了一套反映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的文化创意产业评价统计指标体系;探索了该统计指标体系的量化评分方法。文章指出,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结合专家咨询结果,依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分配相应权数,可分层计算指标体系的综合评分。  相似文献   

4.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作为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也是国内唯一按功能区,而非行政管辖范围进行统计的区域.区域原来的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统计指标体系已无法全面真实反映区域的产业特色和动态趋势.本文打破了传统按行政区范围的统计制度和方法,紧扣陆家嘴“金融”、“贸易”两个核心功能,初步探索构建了一套新的统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邮轮产业作为新兴的高端海洋经济业态、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与众多部门及行业相关,其产业关联度高且波及效应广,邮轮产业关联效应研究的是各个产业与邮轮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文章基于产业关联理论,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选取国家统计局编制的2007年及2012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对邮轮经济产业关联度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6.
朱涛  刘玉庆 《统计与决策》2016,(17):169-172
文章依据2005年、2007年和2010年的投入产出流量表,从直接依赖度、完全依赖度、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和产业的波及效应视角,对我国金融业与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金融业作为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与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联度,其中与第二产业关联程度最大,与第一产业关联效应最小.  相似文献   

7.
研究油气资源开发与陕西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对陕西油气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陕西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陕西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对陕西油气资源行业的投入效应、产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以及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油气资源开发行业特别是下游的石油化工行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效应,能较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随着劳动力市场机制的运作及其功能的发挥,失业问题必然出现。因此,建立我国完整的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对此进行反映、监测和分析,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干预和控制,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劳动就业统计指标体系 劳动就业统计体系应由多个层次、互相关联的指标体系组成。笔者认为,主要应打四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的指标统计范围最宽,以后层次的指标统计范围  相似文献   

9.
全局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特点.文章阐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局性的含义、特点,从产业波及效应、就业带动及市场潜力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阐述了相应指标的计算方法.最后,从“全局性”出发,初步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为评价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落实科学发展现为目标层,在准则层中设立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3个指教,选定51个基本指标构建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实现指标权重的确定;并在德尔斐法的基础上对各具体指标权重赋值进行了演算.  相似文献   

11.
纺织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的一个分支,也是纺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产业特征,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遵循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客观性原则,基于波特理论的钻石分析模型及统计分析等方法,提出纺织创意指数指标体系,共一级指标2个,包括纺织创意资本基础指标和纺织创意经营环境指标,二级指标11个和三级指标31个。  相似文献   

12.
一、建立高校校办产业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的准则统计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一般经济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以及统计工作规律,以客观、公证、全面反映产业的经营状况.为此,我们认为建立高校校办产业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准则:1.科学性准则.是评价和衡量校办产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建立指标体系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一般经济规律和校办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防止主观臆断,尽量做到正确和准确.2.可行性准则.这是评价和衡量校办产业经济效益的基础.设计的指标必须可行,指标的对象必须明确,指标的采集必须简易,指标的结果必须真实.  相似文献   

13.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合分析区域旅游发展条件、市场竞争态势、旅游产业定位、产业总体布局等相关因素,建立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通过相关的准确数据以比较恰当的定量分析手段来开展分析研究,能够有效、合理地对旅游竞争力之间的内部关系进行深入、科学的探究.以西南地区四川省为例,就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意义、构建原则、具体指标选取、权重确定原则等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湖北现代服务业统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立足湖北省实际,结合现有服务业及相关企业统计指标,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行业法、企业法、区域法、产品法和项目法这五类现代服务业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韩阳 《统计与决策》2013,(4):129-132
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利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提升本国产业的技术水平,最终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在产业层面上对我国22个工业部门的外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外商直接投资确实通过产业内与产业间两种溢出渠道推动了我国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其中产业间溢出比产业内溢出更重要,产业间溢出中后向关联比前向关联更重要,另外产业关联程度对产业间技术溢出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杨灿  郑正喜 《统计研究》2014,31(12):11-19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可以构建多种产业关联效应测度方法,但不同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尚未获得足够重视和透彻把握。本文探讨了常规不加权产业关联测度的真实内涵和局限性,并由经济分析入手探讨和论证了相应的加权测度形式;将简单和加权的两种方式归纳为产业关联的相对(边际或平均)测度和绝对(规模)测度,着重辨析其经济内涵的异同点;进而分别采用Leontief和Ghosh模型体系,从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两个角度测度后向和前向产业关联效应。结合我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同测度方法给出的结果均有其经济分析价值;但相对而言,考虑规模因素的加权测度方法在刻画实际的产业关联效应方面显得更为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   

17.
彭念一  陈曜  李丽 《统计研究》2002,19(12):59-62
一、传统的统计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作为统计学基本方法的指标体系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对经济学科、社会学科、教育学科、管理学科等形成了深刻的影响 ,成为定量化研究标准化方法之一。我们这里称之为“层次型评价模型”。图1展示了一个由两个评价层次构成的“层次评价树”模型 :被评价对象 (目标层 )评价方面二评价方面一1 11 2指标集一1 32 12 2指标集二2 3评价方面三 (准则层 )3 13 2指标集三3 3(指标层 )图 1 层次评价模型如图 1,在指标体系构建时 ,将某一评价对象分解为若干个评价方面 (准则 ) ,并把这种逐层次…  相似文献   

18.
基于科技管理创新的科技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统计指标体系是对科技活动进行统计的重要工具.文章从科技管理创新的角度对科技统计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补充,除了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两个基本指标外,还增加了技术获取与中间环节两个二级指标,并构建出费用和时间的次级指标.在科技产出指标里,提出了技术积累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成果转化四个次级指标,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科技统计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流通业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我国2010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流通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得到了流通业分配系数,直接消耗系数,中间需求率,附加值率.进一步分析了流通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得出了流通业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综合就业系数以及综合资本系数.揭示出流通业的产业定位,与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带动就业的能力,提出了流通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首先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和TOPSIS法测度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网络关联特征;然后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收敛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与空间关联特征,多数省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但也有少数省份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样本期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对差异总体上呈缩小趋势,各区域地区内、地区间差异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超变密度差异和地区内相对差异是整体相对差异的主要来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全国及各区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均呈现出明显的收敛态势,财政支农水平、城镇化、产业结构、农业保险深度、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交通条件等因素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收敛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