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对公平与效率做出了精确定义,确定其指标,然后测度由于收入分配总量和结构引致的公平与效率的变化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公平效率指数,用来反映中国二者关系的变化及其协调程度,最后采用目标优化的方法对收入分配总量和结构进行了优化,根据优化结果提出了改善收入分配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统一碳市场建立后,对于整个产业系统而言,面临着如何将碳排放权在产业部门之间合理分配的问题.文章在公平与效率权衡的视角下,以公平偏离指数最小化为目标,以国民经济效率指标为约束,建立了公平与效率权衡分配模型,通过计算得到我国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各产业碳排放配额情况,并对我国的产业进行免费配额,深入分析产业系统发展各阶段的配额情况.  相似文献   

3.
教育财政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教育财政公平包括横向公平、财政中性等层面.文章在总结教育财政公平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Mcloone指数、Verstengen指数及基尼系数衡量了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横向公平状况,发现近几年义务教育财政横向公平状况有所好转.利用相关系数及弹性衡量了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中性状况,发现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和当地的财政收入水平高度相关,不符合财政中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一、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概述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的加权平均数,用以评价与考核工业经济效益的水平。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从反映工业赢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产出效率和产销衔接状况等六个方面考虑,选择了总资  相似文献   

5.
一、不公平尺度的衡量在研究不公平的衡量尺度方面,Dalton、Kolm和Atkinson提出公平分配的等量所得方法:通过选择家庭效用函数的社会福利函数(SWF),可以把不公平程度用指数表示。假定社会福利可以由效用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6.
收入分配不公平测度的统计推断一直是收入分配研究的一个重点。文章首先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收入分配测度统计推断方面的成果,选用泰尔指数作为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测量指标,介绍了泰尔指数统计推断的渐近分布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小样本数据的自助方法和置换检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主要年份的真实收入泰尔指数进行了统计推断。  相似文献   

7.
刘超  姜超 《统计与决策》2020,(6):144-147
为了进一步量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效果,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目标区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文章从金融稳定、金融发展和金融公平三个角度引入我国金融结构指标和互联网金融消费指标在内的15个具体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指标体系,并对我国2007-2016年金融消费者效益保护水平高低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构建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综合指数能够较好贴近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客观事实,各主成分表现也与我国金融市场实际较为相符。  相似文献   

8.
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度方法综述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文章针对我国学者研究收入分配时使用分配不公平测度方法比较单一的实际情况,在利用国际上公开发表的有关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度方面的论文、工作报告和专著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有关判断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定指数优良的公理性原则;然后对最常用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度方法按照指数性质分成三大类共十小类,并对各指数的特点、数据要求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别阐述。从而避免了采用单个指数研究可能出现的偏差,让研究成果更加客观地、真实地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和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卢山 《统计研究》2005,22(3):53-5
一、问题的提出在抽样调查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多目标抽样问题 ,包括多目标变量问题和多目标总体问题。多目标变量问题 ,是指用一套样本估计多个目标变量的总量、均值、比率和比例等估计量时 ,由于各个变量的总体分布不一致 ,导致不同变量的估计量精度 (一般用相对误差表示 )不同 ,而且可能相差很大。在实践中 ,多目标变量问题是一个普遍问题 ,因为任何一项调查都不可能仅仅调查一个指标 (即变量 )。解决多目标变量问题的关键是在抽样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辅助变量。一般来说 ,在抽样设计中作为分层辅助信息的变量的估计量精度会比其他变量的估计量…  相似文献   

10.
在能源消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背景下,基于2016—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非期望产出的动态ZSG-SBM模型,在能源消耗总量既定的条件下调整分配了各省份能源消费量,分析了调整前后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基于2030年中国省级GDP总量、能源消费量、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数据,应用加入了公平指数的ZSG-SBM模型,优化了2030年中国各省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污染物排放配额。研究发现,在能源效率趋向前沿面的情况下,西部地区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等9个省份减少了能源消费配额,东部地区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等8个省份增加了配额,调整配额后,全国各省份能源配置效率得到明显改善,能源消费强度显著下降;而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情景下,东部地区各省份能源消费配额减少,中部和西部地区各省份能源消费指标配额增加,碳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恰恰相反,从而西部地区获得更多能源消费量指标配额,更少碳排放和污染物指标配额,西部地区面临更大的减排压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使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分析方法,选取十四个城市相应的输入、输出指标,对辽宁省用水效率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城市1996~2006年期间输出、输入指标关系的分析,发现有些城市随着用水量的增加,现有城市用水管理模式和技术不适应城市用水效率的提高,出现了生产和管理技术薄弱的问题,并且随着各城市用水量日益增多,出现了生产力指数普遍下降、整体用水效率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选择2002-2009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医疗财政投入产出指标为跨期面板数据,分析了省域间医疗财政投入效率的变化差异。结果显示:中国整体的医疗财政支出效率水平辖低。目前仍处于增长状杰。东部地区医疗财砖专出效率相对较高.西部相对较低.中部最低.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进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的新的阶段里,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已显得尤为重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针对当前的社会矛盾,需要重新审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公共财政对财政投资效率评估的要求,提出了农业财政投资效率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目标与原则,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指标和确定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何军 《统计与决策》2012,(13):32-34
文章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回顾,从相对公平角度利用经济增长贡献度构建了绝对不公平测算方法,利用哈罗德—多玛模型测算了1996~2010年来我国经济效率的波动情况;最后运用VAR和脉冲响应模型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作出了数量解释,并对公平与效率的真实关系从全新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和可持续经营两方面,通过运用统计检验方法确定DEA模型中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并将选取的指标运用到农村信用社效率评价实践中,说明了这种指标选取方法的应用价值.最后得出基层信用社经营效率发展不平衡;可持续经营和服务“三农”两个目标之间不矛盾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制度是其重要根源。在公平与效率的目标下构建Logistics制度系统演化模型,城乡收入差距和人均GDP数据分别代表公平与效率,对所构建模型进行拟合,验证了公平与效率的交叉影响。利用1983-1997年和1997-2009年数据分别进行拟合,通过对比两个时间段制度系统参数和均衡点的估计值,发现前一个时期的制度系统要优于后一个。所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改革如果能够对制度系统均衡点作出调整,就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8.
1.宏观质量指数指标体系框架。宏观质量指数是由“产品实物质量”、“产品技术水平”、“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市场环境保证能力”四个二级指标以及十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体系框架,具体结构如表1所示。表1质量指数指标体系2.宏观质量指数统计分析方法。宏观质量指数属于多指标综合评判问题,常用评判方法:主观加权平均法(专家赋权法)、因子分析法等。其中因子分析法是用较少个数的相互独立的公共因子来解释原来相关的多指标变量,从而达到综合评判的目的。由于本文中建立的质量指标体系各个指标不相互独立,所以采用因子分析法。基本步骤如下:数…  相似文献   

19.
通过修正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中的业绩和潜力指标,结合中国民间投资发展的现实,运用业绩和潜力指数对西部12省区民间投资的绩效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开发以来,12省份民间投资的业绩指数上升较为明显,但潜力指数提升幅度不大;省间民间投资绩效发展不平衡,且差距有升有降;民间投资业绩与潜力指数排序一致的比例较高,但同时存在相背离的现象.西部各省应当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明确投资目标,提高民间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李崇明  丁烈云 《统计研究》2008,25(10):40-45
内容提要:为得到尽可能多的系统信息,通常是选择尽可能多的与系统有关的指标来描述系统,但大量的统计指标会带来统计、分析的难度,由于系统的元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若通过一些方法找到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指标就可以简化问题。利用系统核与核度理论可以对大量指标进行筛选,找出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关键指标,但对于如何将一些系统转化为图以及系统的核不唯一性问题造成了系统核理论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本文利用相关分析给出了将实际系统转化为图的方法,结合关联聚类分析解决了系统核理论中的多核问题,提出了系统核的选择模型,利用模型得到了武汉市房地产系统的核元素,将这些核元素编制为扩散指数对武汉市房地产1990~2001年期间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扩散指数曲线与武汉市房地产在1990~2001年的发展变化是相一致的,因而利用模型得到的核元素能够很好的描述武汉市房地产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