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资料     
《社会》1995,(2)
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广大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开始向个人倾斜。1978年,国家、集体、个人三者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别为31.6%、19.1%和49.3%;到1990年则依次为14.6%、23.8%和61.7%。国家收入下降17%,而个人收入上升了12.4%。另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截止1992年底,国家计划内固定资产原值为30697亿元(RMB),同期的全国城乡个人储蓄存款余额为17544亿元(RMB),到了1994年3月底,如果把人们手中的股票、债卷、外汇存款和现金加在一起,个人拥有的金融资产已达到2…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4年经济普查后修订的资金流量表为基础,依次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阶段,分析了1992—2005年期间我国国民收入在企业、政府和居民三部门之间分配格局的变化,重点讨论了自1996年以来居民收入占比下降的原因。在分析初次分配格局时,本文将每个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占比表示为各要素分配份额按各要素收入中该部门所占比重加权得到的加权平均值。利用这一表示方式,我们校正了资金流量表中的要素分配份额,重新计算了1993—2005年间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并推算了2006和2007年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测算结果表明,居民部门在全国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在1996年达到最高,此后逐年降低,截止N2005年,总共下降了12.72个百分点。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阶段,居民部门分别下降了10.71和2.01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企业和政府部门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分别上升了7.49和3.21个百分点;在再分配阶段,居民和企业部门收入占比都下降,由此导致政府部门进一步上升3.17个百分点。我们还发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和财产收入占比下降,是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占比下降的两个主要原因。在2005—2007年间,主要受生产水净额占比上升的影响,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中占比进一步下降了3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3.
自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来,浦东新区坚持“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方针,其开发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同时,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促使了外来人口的大规模流入。目前,浦东新区外来人口近30万,有登记的外来劳动力已达20万人。其中,从事建筑业的占45-5%,工业占277%,商业、服务业占9.1%,农副业占3.2%;男性占74.7%,女性占25.3%;青壮年占92.7%。外来流动人口积极地投入浦东的开发与建设,参加经济与社会活动,成了浦东市政建设、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劳动力的重要来源,为浦东新区经…  相似文献   

4.
面对浦东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经常有人会讨论:谁是浦东开发的 受益者?为了解浦东居民对此问题的反应,本年度的“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千户调查”对受访居民进行了专题征询。 谁将是浦东开发的最大受益者? 对于这个问题,受访居民中认为是“浦东居民”的比例最高,为49.5%;认为是“政府官员”的比例次之,为14.9%,高于认为是“全国人民”的10.3%,“外来投资者”的8.1%,“外来找工者”的5.2%及其他群体的比例。这一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浦东居民对自身作为浦东开发开放的最大受益者是有预期的,也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1995—2005年中国除西藏和台湾外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城乡面板数据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高度相关,且在这11年里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相对稳定。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本文又进一步运用1992—2004年中国的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数据,解释了1997—1998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低迷的原因之一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政府在总收入和可支配收入中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而居民占有的份额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2003年青岛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780.3亿元,同比增长15.9%而从收入角度来看.青岛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5.32元,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位居十二,较36个大中城市平均水平10445.95元,低35%,比最高的深圳市低57.9%,与上海市相比低32.2%2003年,青岛市全社会全部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收入12007元,增长9.4%,比GOP增幅低65个百分点,职工收入的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导致消费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7.
生活质量”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于1958年所著的《富裕社会》一书中。通常认为生活质量包括生活环境、收入消费、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社会服务、社会风尚、社会治安、生活福利、城市建设等等,它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人口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的综合反映。1998年,浦东入生活得究竟怎样呢?在对1020户浦东居民的问卷调查中,459%的居民认为浦东开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为浦东居民,12.8%的居民认为最终受益者为上海市民,而认为浦东建设最终受益者为全国人民的占10.3%。这说明,浦东居民对浦东发展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多…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大国,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中,西部是最大的一个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5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23%,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西部经济的发展比起中、东部地区仍然是相当滞后的。据统计, 1998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9522元,中部地区为 5252元,西部地区为 4031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东部地区已跨入中等收入阶段,而西部地区则仍处于低收入阶段。从工业化进程看, 1998年,工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  相似文献   

9.
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突出特征和重大成果。在市场化过程中,中国城市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怎么解释这些变化?本文以此为主题,评述转型国家市场化及收入分配关系的主要理论观点,提出收入分配变化源于市场发展与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互动的观点,推导出相应研究假设。对1988年和1995年中国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所做的统计分析结果支持了该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10.
李禛临  岳希明 《国外社会科学》2023,(5):66-86+242-243
消费需求不足是长期以来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当前从居民收入分配视角,可以探究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测算通过改善收入分配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居民整体的消费水平。实证分析方面,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项目(CHIP)的多轮微观数据可有以下研究发现。一是收入分配是居民消费倾向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1995—2018年间其贡献处于10%~30%,并且改善收入分配可以促进居民整体消费倾向的上升。二是当前在总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将收入最高20%群体可支配收入的10%转移给收入最低20%群体,可以使居民消费总量提高3.73%,由此推算居民消费率可以从38.67%上升至39.54%,进而扩大需求,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此外,在测算过程中,可以从微观角度,对中国不同收入阶层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估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社会》1998,(9)
一部分人进入富有层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注入了活力,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逐步拉开,而且速度惊人。leq3年全国年收入超过5万元的家庭有530万户,估计全国已有3000万人进入富有层。他们虽然不到人口的3%,但私人存款却占了全国居民储蓄总额的40%。1994年中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只占有全部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家庭却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高收入的是哪些人;据统计,中国城镇居民中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低收入户收入的差距已由lop年的2.9倍,扩大到1995年的338倍。这些高收入层主要有:——部分私营企业市n根据个国工商…  相似文献   

12.
制度建设注重规范管理低标准起步,多形式救助。在借鉴兄弟省区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上,西宁市民政局率先会同物价、统计、财政、工会等部门深入各居(家)委会,进行调查。测算,确定了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为月人均105元。核定全市保障对象6,280户,23,OI4人,占全市居民总人口的3.84%,人均月收入仅为6268元。对这部分人采取了帮困粮补贴办法,即每人每月补贴15元,年人均补贴180元,保障对象凭卡到住地粮店优惠供应123.5公斤标准面粉。并从医疗挂号费、九年义务教育期间的子女上学学杂费如电费。…  相似文献   

13.
收入水平浦东老人的月均收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主要收入和次要收入,主要收入占据了总收入的三分之二。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大,经济收入能力也在不断地减弱,80岁以上老人的总收入水平只有60-64岁组老人的53.4%;其中主要收入水平的下降相对要缓慢一些,最高年龄组老人是最低年龄组老人主要收入的62.7%,这主要是因为老人的主要收入是来自退休金和农村养老金。这一水平的下降最主要是受到物价因素的影响;次要收入水平的下降则要快得多,最高年龄组老人只有最低年龄组老人的35.3%,老人的次要收入有一半是来自自己的劳动收入和配偶的…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放浦东、开发浦东的重要决策为上海经济的振兴和腾飞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同时房改的即将出台也为浦东新区的住宅建设带来新的希望。据房管部门统计,全市人均居住面积在4m~2以下的困难户达32.7万户,其中2.5m~2以下的特困户有4.2万户,大批住宅失修严重,全市房屋房龄在60年以上的旧式里弄屋达200万m~2,损坏严重的有460万m~2,其中危房14.6万m~2,还有棚房、简屋124万m~2,也亟待有计划加以改造。房改的出台必然增强市民对改造住房的期望值,而将浦西人口适度迁往浦东是办法之一,所以加快浦东住宅建设是当务之急。但是,住宅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了解浦东新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对收入的初始分配继续坚持主要由市场调节 ,对收入的再分配要强化政府调节。近年来 ,我国出现了低收入阶层中相当一部分人实际收入下降的情况 ,而且人们关于贫富差距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已经影响到人们对社会公正的信念。要调整人们关于贫富差距的社会心态 ,就必须从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和制度入手 ,而初始分配与再分配都要依靠法律和制度以建立良好的秩序(李培林 ,《中国贫富差距的心态影响和治理对策》,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转型经济时代社会网络对职业流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天津1999年就业…  相似文献   

16.
浦东开发开放所引起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同样也体现在浦东居民的婚姻家庭生活中。目前,浦东居民的婚姻家庭状况究竟如何?夫妻关系的满意度有多大?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婚姻幸福?这些问题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浦东婚姻家庭的基本特征在1022个有效抽样单位中,87.5%是已婚男女,6.9%是未婚者,13%是离婚后未再婚者,0.9%是离婚后再婚者,2.9%是丧偶未再婚者,0.5%为丧偶后再婚者。受访者的初婚平均年龄为25岁;婚姻平均延续时间为24年,夫妻平均生育子女数为l.sl人。他(她)们的婚姻特征具体可概括为几下几点:婚姻呈自主性…  相似文献   

17.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对资源在行业间的配置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中国近二十年的情况来看,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差距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若剔除实体经济行业中的垄断行业,差距则更大.整体而言,国民收入分配越来越偏向于虚拟经济行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的这种变化,不仅扩大了居民整体收入差距,而且导致经济资源不断向虚拟经济行业集中,投机性投资需求和社会不满情绪增长,并损害了经济效率.因此,应采取措施遏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范伟达  罗惠敏 《社会》2003,(10):4-7
主题报告 “十年磨一剑”,对上海浦东新区的 “浦东社会变迁”十年追踪调查成果即将陆 续问世。1993年,在浦东新区政府成立的第一年,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与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联手进行了关于浦东新区社会发展的研究项目。在研究计划书中,我们确定,此项研究为追踪调查,每隔5年进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来,沈阳市治安案件总的来说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发现受理案件上看,1993~1998年的发现受理案件数分别为16578件、16954件、20307件、19285件、19693件、25604件,1998年比1993年受理案件数上升了54.4%。1993-1998年查处的案件数分别为16148件、16569件、19713件、18406件、18698件、24392件。1993-1998年,案件查处率分别为97.4%、97.7%、97.1%、95.4%、94.9%、95.2%。1.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起伏变化大,案件构成变化明显。1993-1998年6年间,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1993年为3243件,占当年总案件的19.56%,1998年230…  相似文献   

20.
关于今后一段时间内治安形势的几点看法张旭昆(杭州大学经济系教授)(一)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会出现要求实现政治民主化的潮流。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人均GDP达到一千美元左右,且收入分配比较均等,形成一个人数众多的中产阶级时,政治民主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