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部《中国历代散文选》(以下简称《散文选》),上下两册,由北京出版社出版,1980年1月第1版,1984年4月第5次印刷,上册印数达20余万。这部教材,从文选到注释,其用字、标音、注释乃至句读标点等,谬误太多,问题竟比比皆是,在高校统编教材里,实属少见。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作品选》),是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一九七九年七月“修订再版”了这部书,的确经过修订再版之后,无论是在选篇方面,还是在解题与注释方面,都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是高校文科教材建设的一大功绩,为了不断完善、提高这部教材的质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该书在题目、解题和注释方面尚有若干可以商榷之处,本文不揣谫陋,求教于方家,望能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3.
读了黄益元、扬军《评文研所<中国历代诗话选>》(《文学遗产》1988年第2期)和《中国历代诗话选》(下简称《诗话选》)编者的答辩文章(《文学遗产》1988年第3期)后。我觉得在《诗话选》中还有一些问题是两文都不曾涉足到的——如某些诗话作者的仕履行述问题、《诗话选》正文的标点和文字校勘问题——不能不提出来商榷。  相似文献   

4.
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作品选》),自一九六二年问世以来,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该书在编选标准、作品解题以及注释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今天探讨这部书的问题和经验,对于目前各高校响应英明领袖华主席关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号召,大力编写各种教材,特别是文科教材,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同时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有所裨益的。本文着重《作品选》的两汉部分,提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本,分上、下两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是在原《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分上、中、下三编,共六册)的基础上选取其精华而编就的。这是一部很好的书,无论在选材或题解注释诸方面都非常精当扼要,通过教学可以使同学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一直作为高校文科“中国古代文学”课的主要教材,为各地高校所广泛使用。但同任何一部典籍注释的书都很难做到尽善尽美一样,该书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缺失。本文就其中编第一、二册作品注释,提出三十余条修正意见,供编注者、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中文系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主要参阅教材,影响深远。该教材在"作者简介"、"解题"和"注释"中涉及政区名时很多地方仍然使用旧称,目前使用的2002年版仅中编第二册就有141处之多,涉及97个政区名。教材应体现时代性,对其进行勘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元杂剧选注》(王季思主编,苏寰中、吴国钦、袁天骥选注,北京出版社1980年11月1版。以下简称《选注》)是在高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戏曲选》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选目,重行校勘、注释,并就所选杂剧进行简要评介而编成的新选本。作为中国  相似文献   

9.
《元曲选校注》(以下简称《校注》的出版是元曲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一次将百种剧曲整理出版,这在元曲研究史上是空前的。《元曲选》是明·臧晋叔编定的元代杂剧(内含少量明初杂剧)选本。但经过近四百年的流传,错误不少,给后人的阅读造成了很多困难。著名元曲专家王学奇教授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对《元曲选》进行校注整理.河北教育出版社克服重重困难将该书出版。《校注》的出版对教学、科研乃至弘扬祖国文化将发挥其重要作用。《校注》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元曲作家考订、元曲作品述评、文字校勘、词语注释、版本研究、曲论探讨等等,举凡…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文言文教材,是拥有最大读者群的古籍作品,这些作品的注释,也就具有了较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因此,注释的正误也成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古代汉语》及《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大学中文系最重要的教材,此两册的注释多有值得商榷之处,对其作进一步的研讨,于教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现为全国高等院校通用教材,该书选篇精要.解题简明,注释亦颇为严谨,确实是一部较为理想的教科书.笔者在教学中深得其助,同时也感到有些提法尚有可以商榷之处.愿在这篇短文中提出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教于朱先生和各位同事.一、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的写作年代问题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的写作年代.教科书说,“本文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一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重点科研项目”名义问世之《中国历代诗话选》(一至四卷)舛误百出,笔者曾与同仁黄益元君撰文批评(见《文学遗产》一九八八年第二期),指出该书选目、题解说明及正文标点等方面部分疏误。该书编选组主持者王大鹏君执笔撰成答辨之文(见《文学遗产》一九八八年第三期),许以摘瑕攻阙之友,表示愿就文献大端继续讨论,以争学术之是非,是以不揣冒昧,复为此文。《诗话选》(简称,  相似文献   

13.
前贤对《汉书》的点校、注释等的研究成果丰硕,然仍有可说之处。现从标点、校勘、注释等方面就《汉书》之《传》部分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14.
元代的杂剧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精粹,无论就文学史而言,抑就戏剧史而言,都是受到全世界学术界普遍重视的。这一份遗产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元明两代戏曲家、出版家功不可没。尤其是《元曲选》的编选者臧晋叔,他在出版此书时,在校勘、增补、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等元人杂剧选集列述如下,先后顺序大抵按成书时代之早晚。各书之优点、缺点亦作一简单之评断。至于王学奇教授最近出版之《元曲选校注》,当然是一项巨大工程,《河北师院学报》等报刊已有多篇评论文章,但就原作而言,仍是《元曲选》也,所以本文未作专门…  相似文献   

15.
《王梵志诗校辑》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梵志诗是研究唐代社会、思想、文学、语言的重要材料,近年来更是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赵和平、邓文宽《敦煌写本王梵志诗校注》(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5、6期)对伯三四一八、伯三二一一号所载的王梵志诗作了校注,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10月出版)所收的诗更多,校注也更为详细。这些都是对王梵志诗的研究所作的十分有益的工作。但《王梵志诗校辑》(以下简称《校辑》)在校勘、注释、音韵、标点等方面都还有一些可商榷之处。今分四个方面条列于下,就教干张锡厚同志和其他专家。  相似文献   

16.
《生民》是《诗经·大雅》中一篇著名的叙事诗,现在许多选本,如余冠英先生《诗经选》、陈子展先生《雅颂选译》、北大《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都选入。诗的第四段有五句: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这五句的句法是颇有特点的,上述几种选本的注释都没有提到,可能被大家忽略了。我还查对了各种选本对这五句的标点,都各不相同。如果我们承认“标点符号是文字里面  相似文献   

17.
《水经注·江水注·卷三十四》(郦道元著)中有一段文字,在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作品选》)中是这样标点的: 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  相似文献   

18.
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三编计6册,初版于1962年,1979年在主编朱东润的主持下,编者对全书作了全面的修订并再版,近二十年来,该书一直是高校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传统教材和权威的参考用书。自从1979年7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对修订本第1版第1次印刷以来,到1996年4月第23次印刷为止,该教材累计印数已达1095,400册,使用人数之多,影响范围之广,非同寻常。1979年再版时,编者已对全书中注释不当之处作了修订,此后每一次印刷时,也不间断地改动过个别释目,然而难免千虑一失,全书的注释中仍有个别欠妥失当之处。现据1996年4月第23次印刷本,对其中注释部分的瑕疵试作订正,绠短汲深,班门弄斧,望方家指教。限于篇幅,暂且从该书上编第1册《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一文的注释中摭拾四例,试加辨证:  相似文献   

19.
周予同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教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3月第11次印刷。以下简称教材)。几经修订,日见精当,确是一部好教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却也发现一些疑问,现仅从上册中选择注释、标点方面的问题,归纳成类,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型世言评注》是一部质量很高的古籍整理著作,但是书中词语注释、文字校勘和标点都还存在着一些可商可补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