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作为一种特殊审美形态,小说既然被人们称为“语言的艺术”、“美文学”,其造型媒介语言理当受到重视。“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语言探索的成就勿庸置疑地是小说价值的重要尺度。 小说语言的探索,并非孤立的实践,它与作家的文学观念、审美情感活动及思维方式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说,小说语言实质上是作家深层意识情感活动对象化的符号集 相似文献
2.
3.
杜娅林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5(3):35-39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文坛曾出现了一次文学语言的革新浪潮,我们称为“语言实验”。文章以这股浪潮中的小说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言精神和语言本体两个层面,分析了语言实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何云贵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6-49
首次对重庆当代小说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历史梳理和问题研究,指出作家数量不足、重庆地域文化发掘不深和"职业精神"不强是影响重庆小说发展的三个主要问题。克服这些问题,重庆小说必定会迎来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5.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5)
本文从纵横两个座标上研究中国当代小说的转型.上篇通过对当代小说近十年来充满矛盾和生机的运动轨迹的考察,宏观地阐述了转型小说的历史发展;下篇从主题形态的演变、人物塑造的演进、结构模式的变化、叙述方式的突破、语言形态的变革等方面,剖析当代小说转型的具体内容,进而以"生机与危机共存"概括小说的转型与转型小说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6.
赵俊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
“文革”前的小说,对于民主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生活,特别是农业合作化生活的艺术表现,取得了不可磨灭的业绩。但是,毕竟题材和内容较为狭窄,在表现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有明显的局限性。新时期的小说,其题材和题旨走向开放,小说的内涵走向广阔与深化,显示出象征化、延展化与多样化的态势,但是时代的主旋律尚不够强烈。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寒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翠娟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1):58-59
寒暄功能是语言最基本的一项功能.人们用寒暄语来营造一种气氛或保持社会联系而非交流信息.人们使用寒暄语就是为了缓和谈话双方的关系,同时使谈话双方从心理上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8.
王永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12):8-9
图形是数学学习的对象,也是数学交流的工具。在数学教科书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者相辅相成,它们既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数学思维的形式。尤其在儿童数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图形语言的地位与作用举足轻重,是不可替代的。例如,与如下图形语言(△代表熊,○代表鹿)相应的: 相似文献
9.
10.
论语言功能和语言价值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远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5)
语言结构、交际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的功能构成了相互依存的互动功能系统.从语言结构的价值观看,人类语言只有结构和形式上的差异,没有"发达"与"原始"、"复杂"和"简单"之分,更没有"优秀"与"低劣"之别.从语言社会文化价值观看,人类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以及不同的文化和文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只有通过渐进的、和谐共处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才能真正把人类的社会文明不断推向前进.从语言研究的价值观看,各种语言变体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的不同价值取向,会影响语料获取的路径以及对语言事实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美学功能的角度谈日语流行语的语言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6):82-84
从语言学功能的角度探讨日语流行语的语言功能,总结出了日语流行语的一些特点,认为语言的美学功能是日语流行语的语言功能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2.
张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5(4)
称代词"这个"不同于一般的回指词,在篇章中指称的对象不仅仅是词,还可以是短语、小句、句子甚至段落.在语篇中,"这个"经常充当宾语,其意义比较空泛,理解时离不开具体的语境.从功能的角度进行考察,可发现"这个"在某些情况下是个高可及性标示语,在有些情况下又是个中可及性标示语. 相似文献
13.
莎白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
新时期我国当代小说一个意义重大的成就,就是它开始具有了现代文化审美特征。这是我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现象,它的势头方兴未艾,它在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上的重大意义还将随着后者所呈现的丰硕成果,而日益宏扬。“文化”一词汉代已见于典籍。时今中西方学者专家们对“文化”这个概念,疏解歧异,众说纷纭。但我们当代文学家们垂青“文化”这个概念,则主要来自西方人类文化学研究带来的现代启示。西方人将文化分为硬文化(物质文化)与软文化(精神文化)两类,但硬文化只是人类文化的表层结构,软文化才是它的深层结构。在人类文化的嬗变冲突中,相对来说,最易于随着冲突而改变自身的是文化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14.
杨育彬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98-102
普通语言是我们把握物质世界,通向现实的一条通道,它具有“有目的的合目的性”。艺术语言则是我们感悟精神世界,通向理想的一条通道,它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艺术语言所创造的是与普通语言所反映的物理世界迥然不同的另一世界,即审美的艺术世界。它是一个形象体系和意义结构体系都不具有确定性和理性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15.
杨金砖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1):72-74
胡宗健先生自 1978年从事当代小说评论以来 ,先后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 2 5 0余篇评论文章 ,尤其是对湘籍青年作家的评介 ,对“新写实”、“新状态”、“晚生代”的指认 ,对西方文学批评和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转换 ,见解新颖、材料翔实、论述准确、方法独到。 相似文献
16.
黄忠顺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6)
王愿坚的<粮食的故事>在人性的情感逻辑上和情节的合理性上远优于他的名篇<党费>;<红岩>既在文化产业和"党史小说"上是成功的,又以对人间生活世俗性的彻底否定而成为"共产主义教科书";路遥的<人生>反映了农家子弟反抗户籍宿命的时代悲剧;王朔的<动物凶猛>在表现青春记忆上,将独到的心理学深度、无比的眷恋情绪和重新审视中所产生的质疑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黄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1):76-81
叙述反讽是一种基本的反讽性话语表达方式,旨在通过对立两项的悖逆冲突,更深刻地披显作品的真实意旨.当代小说的叙述反讽艺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戏谑反讽,通过戏拟性文本与母本间表层语码的相似及深层语码的逆忤制造反讽意义;语调反讽,通过叙述语调与叙述内容及表达意旨的乖离产生反讽效果;话语反讽,通过误用话语的语用规则生成反讽意味;视点反讽,通过异常叙述者的独特视角与惯常视角的相异形成反讽意蕴. 相似文献
18.
赵俊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赵俊贤《中国当代小说的演进特征》则从思想系列、纵向形象系列、艺术表现系列、审美特色系列几个方面对近四十年的中国当代小说进行了有意义的解剖,既对其演进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究和勾勒,也对各个历史时期小说的功过得失做了比较客观的评价,颇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9.
罗守让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1989,(3)
文学描写和反映生活必然着重地描写和表现人,因为人是生活的主体,生活即是人的生活。我们所要讨论的当代文学的生命意识的命题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探讨之上。无疑,马克思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问题在于理解。这种社会关系究竟是怎样一种状态,范畴的关系,一种什么样的人的复杂存在方式?这种关系只是人的外部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人与人的社会联系呢,抑或在这之外,还包括了某些支配人类与自然运行的宇宙普遍法则,包括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某些最基本的本能、欲望以及人类自身的内在的灵与肉的矛盾冲突?包括某种人的生存本性的生理潜能、生命精神?因为 相似文献
20.
万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传统的广告形式过于直白浅露,代之而起的是更具攻心效力和艺术较力的现代广告.因而暗示的方法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运用.暗示,是一种信号化的刺激.暗,即潜藏、隐蔽、含蓄、婉曲之谓;示,有启示、告知、指调、影响之意.广告暗示是以间接、含蓄的方式向公众传递思想、观念、意见、情感等广义信息,来宣传商品、劳务或美化企业形象,使公众在理解和无对抗的情况下,心理和行为受到自然而明显的影响.《水游》中景阳岗酒家的酒带上写的“三碗不过岗”,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暗示性广告.它没有直言夸耀自家酒好,喝多就醉,却反说不让客人喝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