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范小青的《女同志》是当代女性文学乃至整个当代文学唯一一部以官场女性工作与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工作与生活的空间可概括为"官场"与"情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这部以从政"女同志"为主人公的小说,又是女同志与男同志联手上演的一台"官场与情场"精彩纷呈、波澜起伏的以人物对话为主轴的小说体多幕话剧。小说最基本的艺术形式是精彩的人物对话与心理分析,这使作品颇有《红楼梦》味道。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常陷入生存和道德的双重困境里。知识分子被规定的道德,往往来自于儒家文化和西方知识传统,但是二者在中国的语境里不可能获得均衡发展,传统的道德标杆依然是第一大谱系,这其中必然会发生认识偏差和现实纠缠。在这个意义上,小说《沧浪之水》不应该被理解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溃败史,而应该肯定其表现了知识分子寻求摆脱精神困境时在方法上的突围,即作品通过解剖知识与权力的内在关系,展示利益和仁义的矛盾纠葛,表现出积极寻找新的道德谱系之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3.
阎真在《沧浪之水》中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内向性"叙事姿态,即把表现人物内心状态当作小说叙述的重要内容,并以此来安排文本的叙事结构和节奏。《沧浪之水》独特的"内向性"首先表现在作品把人物的内心状态当作小说表现的重心,其次是文本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旨归极其丰富,第三是把"真实性"原则视作艺术的生命,而且同样达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实"。《沧浪之水》表现出的这种"内向性"的倾向叙事,不但避免了文学因"向内转"而可能导致与现实脱节的问题,还赋予了作品为许多官场小说所不及的独特审美风味和多重艺术意蕴。  相似文献   

4.
《金陵十三钗》是华裔女作家严歌苓的一部中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日本兵、中国士兵、神父、中国女学生和一群妓女这些人物形象刻画,展示了人性的丰富与多样。作者更是执着于探寻人性中的美好与善良,尤其是十三钗在灾难面前、危机关头舍身赴难的动人行为,传达出了一种人情、人性上的感悟与思考,与日本兵身上人性的泯灭和残忍,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让我们对人性进行深刻的的审视、剖析和反省。  相似文献   

5.
《大红宝石》是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经典短篇之一 ,叙述了八位寻宝者———六位来自不同地区且互不相识的人和一对新婚夫妇———追寻大红宝石的经过及结果。霍桑通过两组人物的对比 ,以及对光和大红宝石的意像描述 ,展示了他的人性观以及对十九世纪人本主义思潮的批判 ,表达了他对美好人性的追求 ,以及希望通过宗教信仰来拯救扭曲人性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沧浪之水》讲述的是一个“组织部又来了个年轻人”的故事,是对这一主题的续写和改编,也是对“年轻人”和“人”的又一次重新想象。同时,《沧浪之水》是在“新写实”之后现实主义创作的又一次尝试,它在再一次充分地释放现实主义能量的同时,也同样受到了这一写作方式的限制。这一限制既体现在小说的创作当中,也体现在批评家的批评文本里。  相似文献   

7.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经典作品。小说讲述了在人类文明社会中,一条名为巴克的狼狗历经磨难重返荒野的历程。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杰克·伦敦以“狗”为载体,揭露了现实社会中人类残酷的争斗与挣扎,表达了“超人哲学”、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等人性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运用弗洛伊德关于意识与潜意识的理论解读铁凝的中篇小说《对面》 ,分析作品所展露的男性的原欲世界 ,男女主人公的潜意识 ,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持久战 ;进而对作家新颖大胆的写作角度予以充分肯定 :从性的视角考察人性本体 ,通过男性弱点的自我暴露、审视和批判 ,对人性的探究深入到潜意识层次和性心理层次 ,揭示了人物灵魂深处的人性本真 ;最后探讨小说深邃的文本意蕴和标题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9.
<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认为,人具有社会性、文化性和自然性、生物性.人性是生成人的行为规范的内在依据.种种行为规范具有对付死亡、抑制疯狂、防范错误、调节环境、整合社会等社会功能.该书为我们探究人性与规范问题给出了一种值得借鉴的思路和答案.  相似文献   

10.
红柯的长篇小说《生命树》是一个有关生命存在的隐喻,作者将民间有关生命树的传说与现实中四个家庭的悲喜命运并置推进,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照应,展现了人类生命深处最为原始和纯净的状态,并试图说明人性的目标和理想乃神性,同时神性的历练亦应植根于尘世之中.此外,红柯拒斥理性,看重感觉的写作理念和方式,也成就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独特个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沧浪诗话》"尊唐抑宋"的理论对后世影响很深,但始终没有对"诗变"与"世变"的关系作深层的剖析,仅从消极方面指出苏黄诗风和江西诗派的某些弊端,未尝全面检视当时业已形成的宋诗的艺术特质,更未及探究这种艺术特质之所以形成的种种原因.严羽的批评与事实不尽相符,不能反映宋诗的实际成绩和真实面貌,理论上亦具片面性.由唐诗至宋诗是必然的发展道路.宋代士人长时期充当了"政体"的精英,他们成功地左右整个政局的发展,宋诗议论化的突显与宋代"议论煌煌"之士风的渗透息息相关;宋代文化理性精神的突显又与其时哲学思辨风气的促动相关;而创作主体集诗人、散文家、词人三重角色的独特性,也造成了创作思维的多元化,加诸文学演变的规律等方面,遂共同造就了宋诗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2.
张洁自开始创作以来,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征服了亿万读者,20多年的创作生涯,每一部作品,都是一部历史,呈现出不同时代、不同思想意识的交融。文学实际就是古代的神话原型在各个时代的“置换变形”,从“斯芬克斯之谜”、“美狄亚”两个原型意识出发,可以体会到文学的神话主题在张洁作品中的复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游宇明的散文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思想上,人文关怀、社会关怀和自然关怀成为其散文的价值取向与基本主题。艺术上,将理、事、情融为一体,视角选择独特,语言简练优美,初步形成了一种质朴明朗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统一、互为依存的生态环境哲学理念,提出"人者,天地之心",既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割又突显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突显儒家爱有差等、以人为贵的生态伦理观。儒家的生态伦理哲学可突破并超越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不同认识,为解决现代社会生态危机,促进环境保护、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贵的传统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狼毒花》热播,播出频道多,重播次数多,收视率高,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热点。这一现象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电视从文化的角度对常发和甄一然两个人物形象进行了人性还原书写,展现了抗战传奇英雄的本真。  相似文献   

16.
在<聊斋志异>的爱情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大批"情痴"形象.这些"情痴"志痴情笃,行为放荡不羁,蔑视权贵,敢于同封建礼教和传统道德观念作斗争,热烈而诚挚地追求建立在"知己之爱"基础上的自主婚姻.作者赋予了"情痴"以崇高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成为后世爱情故事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老子的“道法自然”命题内涵有至上神的非人格化、多元化和动态化趋向,这有助于破除对人格化一元神论的迷信,避免狭隘和偏执,有化解宗教冲突以及社会冲突的作用,它对于解释神与恶的共存的矛盾也是有力的;同时,这一命题反映了老子宗教价值观的人文化取向,理性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特色,宗教理性观要求正确区分宗教与信仰的关系,反对迷信事物;这一命题也反映了信仰道德化取向,这是老子学说能够积极参与到现世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写作女性不再认同传统文化书写的爱情神话,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具体的性别权力结构中书写出大量的现实爱情故事.她们对两性爱情的自觉的主体性书写,构成对传统爱情神话的深刻讽刺和无情解构.  相似文献   

19.
三大经济组织在建立时期 ,服从于美国及西方大国的利益需要 ,具有国际垄断组织的性质 ;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 ,三大经济组织调节国际关系的作用日益突出 ,具有了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功能 ;正确认识三大经济组织的性质、作用及其变化 ,对中国正确制定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施托姆的小说总是和复杂叵测的社会现实保持一定距离,他将人物置于一种单纯、平和、温馨的环境中,平静而略带感伤地叙事,他在小说中营造了纯净感伤的爱情空间,并且对女性命运给予了极大关注,从而试图在小说中建立起一个充满永恒人性美的世界,谱写一曲优美的人性之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