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地方报纸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真实反映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呼吁政府和全社会来共同关心扶助弱势群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逐步改变他们的弱者地位。笔者通过对一些报纸关注弱势群体的有关报道,分析地方报纸弱势群体新闻报道的特点和形式,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介话语分析、多模态社会符号学为理论框架从语言、图像两方面探讨"贫困"现象的话语表征方式。基于BNC语料库揭示"贫困"的词汇语法模式,在语篇层面以媒体对贫困弱势群体表征为例分析其语篇语法,并探讨新闻报道中与"贫困"相关的视觉语法。"贫困"不仅仅表征为穷者匮乏的物质存在,更表征所映现的符号状态和人类精神。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播动力学是分析环境新闻社会效应的重要理论框架。环境新闻报道要产生良性社会效应,要在三种动力机制作用下实现预期目标:通过环境新闻报道,推动社会问题化的实现(问题呈现层面);迅速形成社会动员态势(公众认知与态度层面);获得及时有效的社会回应(实际行动层面)。社会问题化、媒体驱动型社会动员、媒体驱动型社会回应的形成与效果,是评价环境新闻报道质量与社会效应的三个重要的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网络在对外新闻报道与对外传播中的巨大优势,各主流媒体纷纷创办了自己的对外传播版本--网络英语媒体.网络英语媒体是我国对外传播的主渠道和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我国开展国际新闻报道竞争和争取舆论的阵地之一.本论文针对我国网络英语媒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我国对外传播从业者及网络英语媒体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该给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一个发言的公共空间。然而,由于该群体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相对处于弱势,他们拥有少量甚至没有话语权。本文以弱势群体的话语权为切入点,分析大众媒体弱势群体话语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农村扶贫工作的多年实践中,贫困农村社区的弱势群体是最重要的目标人群和受益对象,组织人类学的观点探索以何种原则与视角识别农村弱势群体,有利于在扶贫工作中提升该群体的生存主体性与发展的积极性。农村发展实践进入行政村和基层社区层面的微观操作时,不仅要识别个体层面的弱势者,还需要识别组织层面的“弱势社区”/“弱势自然村”。相应地,开发具有操作性的弱势群体指标体系,应该是一种立体综合的、开放性的、工具箱式的指标体系,并以地方应用为导向,主要应用于中观层次(县域内)或微观层次(乡镇之内、行政村内)的弱势群体识别。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保留死刑制度,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广大民众关注死刑的适用,媒体热衷于死刑案件的新闻报道。文章从刑事法律的角度解读死刑案件的新闻报道,从真实死刑案件的新闻报道着手,分析新闻报道的现状,分析死刑制度沿革,寻找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价值取向——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8.
最近,看到两条事涉农村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理论层面涉及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内容、性质、意识形态、实现途径等多个方面;实践层面主要以某地方高校为典型,分析该高校社会服务的现状,总结其经验,探讨其发展前景等。通过检索中国高等教育核心期刊,对我国近10年来关于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研究进行简单的概括和评述,意欲为进一步开展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探寻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论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应该选择在制度创新上下工夫。针对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现状的特点,选择制度安排与创新探索,从“官”念组织层面、人事制度层面、心理机制层面进行有益思考,以实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整合,达到才尽其用、人适其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媒体通过对政策渐进式的影响,不断促进社会形态的嬗变。面对变革,我国学界还未能从“传统媒体”的框架中摆脱“路径依赖”,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处于行政隶属地位,使得其他利益诉求难以在传统媒体上发声;而“社交媒体”的兴起又进一步分化了“传统媒体”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力。“运动式”的媒介公共政策动员手段导致意见的撕裂,地方“传统媒体”一片叫好,“社交媒体”不乏争议。这是因为我国还未形成系统的“社交媒体”的公共政策过程影响管理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未能给相关管理部门提供足够的社交媒体治理经验,缺乏社交媒体对公共政策过程从“问题产生”到“效果评估”各阶段影响方式和作用的详尽分析,未建立起与社交媒体对应的政策过程传播管理框架,社交媒体的管理仍停留在“消极管理”阶段,缺少“积极管理”机制。文章试从传播学、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出发,利用框架分析与对比研究的方法,综述当前“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对公共政策过程影响存在的差异因素、国内“传统媒体”影响公共政策过程框架失灵的原因以及“社交媒体”框架对公共政策过程影响研究的缺失。  相似文献   

12.
特朗普执政以来,中美关系日益恶化,作为中美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在美孔子学院也面临组织合法性危机。基于实用合法性、道德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三个层面的组织合法性理论,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关键词频分析的方法,对2019—2020年间与孔子学院相关的主流媒体文本和社交媒体言论进行话语分析发现,在美孔子学院组织合法性危机的发生与东道国政府、媒体等利益群体息息相关。化解该危机,重建在美孔子学院组织合法性,可从再造孔院实用合法性的文化内核、重塑孔院道德合法性的在地传播、整合孔院认知合法性的生态理性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曾经在很长时期,文学在我们的社会话语体系中一直拥有着相对显赫的话语权。然而在市场经济全面激荡的今天,文学却日益显示出“失语”的态势。文学享有尊宠社会话语地位的基本社会动因已然淡逝,淡出社会注意力中心成为它的一种必然归宿。以新闻、资讯、娱乐为内容主体的大众传媒文化,活力空前彰显,自有它内的社会机理。文学昔日的显赫社会话语权,让渡给大众传媒文化,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14.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1年 6期 1 44篇作者为分析对象 ,得出作者群的年龄分布基本为正态分布 ,以 36~ 40岁年龄段者居多 ,其次为 31~ 35岁年龄段 ;作者群的职称分布为右偏态分布 ,以博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者居多 ,其次为硕士研究生和中级职称 ;作者群的单位分布以本校为最多 ,占 1 44篇的 70 %以上 ,其次为包括台湾中兴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国内 31所大学 ,仅有 5篇作者的单位为科研院所、行政单位、集团公司和银行 ;课题资助析出的论文较少 ,仅占论文的 1 0 %以下 ;作者系数为 1 .2 7。说明本刊作者群结构合理 ,发展潜力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传播媒介控制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制度对传播媒介与政府的关系,媒介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关系问题的控制。当前,我国面临着媒介技术外来性、受众身份变化、各种势力角逐互联网以及传播者管理能力等问题,产生了种种阻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传播的现象。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传播媒介控制要以此为据,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明初诗文三大家位次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濂、刘基、高启的文学地位历来各有其说,难分高下。笔者分别比较三人的文学成就、社会评价和政治影响,认为宋濂的文学创作略逊刘基,颉颃高启,但其文论成就突出,影响巨大,是政治上的文坛领袖,堪称"开国文臣之首"。高启诗才冠绝,一派文人性情,但政治影响不敌宋、刘,只能位居"开国诗人第一"。而刘基三者俱佳,确有"明初第一文人"实力,可惜掩于军功,也未领文学之职,与政治色彩较浓的"开国文臣第一"赞誉名实不符。  相似文献   

17.
从牧民的角度讨论普氏原羚保护的相关问题。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迭代聚类法,按牧民收入将牧民群体分成三组后,选取影响普氏原羚保护的指标对样本牧民进行聚类,将各收入组的牧民进行细化对比分析,并且根据每户牧民所处的具体地理位置和作者对当地的了解,分析不同类别的牧民与普氏原羚及其保护的关系,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法新约》历来被认为是个不平等的条约。事实上,条约是否平等应从缔约双方利益得失的角度进行衡量。而清政府实际上无论是在陆战还是海战中,军事上都处于劣势,镇南关大捷也只是局部胜利。《中法新约》中虽然有不利于清政府的内容,但就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和整体利益来看,条约的签订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清政府在军事上是失败的,而在外交上是成功的,即《中法新约》基本上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19.
在强势崛起的“人人时代”与微博内容生产中,用户是否发生着“泯然众人矣”趋同,这种削磨独特性与差异性的趋同具有怎样的路径和特征,是尚存争议的基本理论命题和亟需详细检验的现实问题。基于潜在语义分析(Latent Semantic Analysis)的文本挖掘和用户内容相似度计算,以及在对用户群体根据媒介使用度进行分层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微博用户在局部、全局意义上的多维趋同现象和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趋同化路径之间的内在关系,部分实证结果具有反经验直观性。用户在微博使用端作为“媒介的延伸”,存在着对微博媒介“越使用、越趋同”的现象,显现出社会化媒体“文化工业”对于主体性的“同一化”再生产。从三维使用度、四种趋同性的复合层面,对微博用户在媒介使用中产生内容趋同化的现象推进机理解析,实证审视多种趋同演化路径之间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认知社交媒体用户趋同结构的复杂机制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卫·莫利在文章中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媒介从来都不去描绘已有的空间,而是给人们制造一种空间,那么,这个依靠媒介技术建构起来的空间对人们的影响是怎样的呢?莫利以"家"为讨论基点,分析了新媒介对人们的异化过程,通过分析媒介如何为人们建构家的意义,他系统分析了媒介的渐进归化过程,并以"聪明屋"为个案,揭示出数字化时代的社会问题,即媒介重置了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疆界,媒介归化最终导致人们空间错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