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辉 《民族学刊》2012,3(6):45-53,98-99
大理地区拥有长达六百多年的地方王国统治时期,随着蒙元军队进入,当地社会逐渐被纳入到元帝国统治之下。元王朝在大理地区的帝国构建进程包括兵民一体、兵民兼管两个阶段,但这一过程中,地方社会的控制权力实际上一直掌握在段氏总管为首的大理国贵族故旧手上,其权力体系直接继承大理国的政治文化传统,甚至元末大理社会精英的力量再度崛起。我们将以元代大理地方社会的具体运作为本位,自下而上的探讨元帝国构建在西南边疆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2.
从元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攻下大理,到明洪武十五年(1382)继梁王把匝刺瓦尔密自杀后,大理总管段氏被俘,元朝在云南的统治遂告结束?元蒙政权在云南地区的统治历时凡一百二十九年,比元朝在全国的有效统治(1276——1368)时间还多三十几年?可以说,大理总管段氏是"与元氏共存亡"的.不过,在这一百多年中,二者的关系波折起伏,有一个发展过程,其大体经过宗王统制时期(1253——1273):行省、宗王、大理总管段氏并立时期(1274——1329);元段分域构隙,段氏势力坐大时期(1330——1366);粱段文恶、同亡于明(1367  相似文献   

3.
试论元代畏兀儿人在维护祖国统一中的作用田卫疆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但元朝之建国以及这种统一局面的形成和发展实质上是域内各个民族共同努力推动的结果,在这其中,畏兀儿人的作用和贡献尤其引人注目。畏兀儿,元代汉文史籍或写...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新成就──评《元代农业地理》李令福元朝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政权,历时也不及百年,传统文人往往站在正统的立场上否定有元一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成就,余风所及。至今仍有不少学者肯定元朝是个全面倒退的黑暗时代,尤其...  相似文献   

5.
元朝噶玛巴研究二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噶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一个重要支派。有元一代,它是仅次干萨斯迦派而与元朝皇室关系异常密切的一个教派,噶玛巴的许多高僧都曾到过中原,并在元朝宫廷中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噶玛巴在元代首创的活佛转世制度对后世的西藏社会更是影响巨大。因此,噶玛巴的历史不仅在元代西藏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就是在整个西藏史上的地位也是十分令人瞩目的。正因为如此,迄今为止已有不少学者对噶玛巴的历史产生了  相似文献   

6.
在元朝政坛上,始终活跃着一个汉人世家,即京兆贺氏,其势力差不多在整个元朝一直上升。本文从怯薛与元代用人特色、汉人上层的蒙古化和文化中介角色等几个方面,揭示了贺氏的兴盛与元王朝作为人主中原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元代政治文化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7.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独特的时代。由于元朝政府在宗教和文化方面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政策,各民族之间呈现出相互交融局面。  相似文献   

8.
元代西藏佛教领袖与蒙古皇室的交往中,萨迦派及款氏家族诸人的活动自然是占据首要地位的,无论是从对皇室的影响力、权势的显赫、在西藏占有的地位等各方面看,萨迦派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不过,要想全面地研究元代西藏佛教与元朝皇室的关系,其他各教派与元朝的交往也是不能忽略的重要内容。噶举派中的止贡、蔡巴、达垄、噶玛、帕竹等支派都曾与元朝皇室有过重要联系,它们与皇室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萨  相似文献   

9.
略论元代屯田与民族迁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元代屯田的考察 ,论述了元朝境内大量的人口流动、民族迁徙———包括汉族向边疆民族地区迁徙 ,少数民族向汉族地区迁徙 ,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迁徙。虽然元朝的统治者实行屯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军粮、开垦荒地、发展农业 ,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人口的流动、民族的迁徙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民族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十三世纪时,元朝实现了我国的大统一。中央政府同边疆各民族地区的领导关系比以前更加紧密了,从而使各民族各地区处于元王朝的统一管辖之下。由于社会秩序安定、工农业产品的发展,大大便利了各民族、各地区间的经济交往。 元代民族经济交往,从内容来说,既包括内地与各民族地区间的经济交往,也包括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从形式来说,主要有如下两种:  相似文献   

11.
汉族人口进入云南很早。两汉,就有大量的汉人进入,但魏晋期间,进入云南的汉族与当地民族迅速融合,处于“夷化”过程之中。唐宋时期,云南有南诏、大理地方民族政权,它们都是白族建立的政权,这一时期既是云南白族形成、壮大和发展的时期,也是云南汉族的“夷化”进一步加深,出现“白族化”倾向的时期:一方面表现为唐以前进入云南的汉人与当地民族融合为“白蛮”,成为白族形成初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唐宋时期仍有几十万汉人由于战乱、饥荒流落或市诏。大理政权的掳掠进入云南,但他们地位低下,没有政治权力,缺乏经济基础,被南诏统治者分散杂处于当地民族中,极易被融合和同化,最终基本被融合到白族之中。元代,云南重新回到中央政权的直接统治下,又有大批的汉人以镇守军队、统治官吏和商旅流民的形式进入云南,他们地位较高.有政权力量保护,加上元代云南实行了与内地基本一致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生产关系和儒学文化氛围与内地逐渐接近,进入云南的汉人能够终元一代“保其世籍”不改,标志着云南汉族“白族化”倾向的基本中断,走上了与云南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元代回回农耕的土地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回族,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民族,其基础主要是在元朝奠定的。因此,探讨元代回回农耕的土地来源,对于了解回族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元代中国的回回人,主要是在元朝初年,由中亚、波斯、阿拉伯等地东迁而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他们大部分是蒙古军队的俘虏,也有一些是归降的贵族及其部民。这些  相似文献   

13.
藏传佛教对元代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认为 ,藏传佛教对于元代政治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促进蒙藏联盟 ;一是促进藏族地区纳入元朝中央治下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与此同时 ,由于有元一代对藏传佛教崇奉有加 ,使之处于惟我独尊之特殊地位 ,从而不但对元代政治产生的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而且对元代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作用 ,使元代国力日渐衰落。政治方面 ,我们已有他文叙述。本文根据有关史料 ,专述藏传佛教对元代经济领域的诸多负面影响 ,使我们在认识藏传佛教在元代历史上的功与过的多一个观察和了解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噶当派是藏传佛教的一个重要教派,元代是噶当派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噶当派支派分散,注重经典修持,参与地方政治不多,因此在元代西藏历史研究中提及噶当派的论著不多。元代近百年中,噶当派起初由于自身态度受到蒙古势力的打击,之后很快得到恢复,对由元王室支持的萨迦派掌管西藏地方政教权力大部分表示支持,也有小部分心存不满,终抵不过潮流所趋,随着萨迦派的关系与元朝廷建立了联系,完成了编辑纳塘版大藏经的巨大工程。梳理噶当派在有元一代的延续和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藏传佛教各个教派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当你徜徉在桑植秀美的山水之间,会发现一幢幢别致的白族民居,走进民居,身着白族服装的少女会为你筛上三道茶。正赶趟的话,你还可遇上娶新娘或跳仗鼓舞等喜庆事儿。桑植白族,祖居云南大理地区,自称“白伙”、“白尼”、“白子”,汉族和其他民族称之为“民家人”,主要聚居在芙蓉桥、马台口、麦地坪、洪家关、瑞塔铺、刘家坪、走马坪等乡镇,现有人口10余万人。据记载,公元1253年,忽必烈与大将几良合台率一十万大军乘革囊,渡金沙江,灭大理国,并利用大理王段氏充当向导和先锋,平服其他未降部落。后忽必烈率主力返回上都(今河北承…  相似文献   

16.
邱树森 《回族研究》2001,2(3):39-42
元朝统治者把各种宗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 ,因而对宗教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方针。各种宗教为了扩大其影响 ,相互之间进行排斥和打击。本文通过蒙古国时期漠北地区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关系、阿合马事件和乃颜事件看元代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的相互争斗 ,以及元朝统治者为了平息争斗而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统治中国近百年的元朝帝国,曾经以摧枯拉朽这势横扫中原、西亚、东欧……当一代超级帝国以定都在都(今北京),便进入一番不波大众所知晓的历史时代。在学校的课本里,元朝除了杂剧代表人物关汉卿、大科学家郭守敬、黄道婆、西藏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寻常人对那段蒙古族统治的历史却知之寥寥。而今有这样的两本书:《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给当今读者一个更为清晰的历史轮廊。同时,更证明由蒙古族创立的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一个伟大民族和它所缔造的伟大帝国,引人遐思。  相似文献   

18.
一、回族历史 元代回回及其历史贡献 李幹等 《黑龙江民族丛刊》第1期第38页 元朝时期的回回人 穆宝修 《文史哲》第6期第56页 元代以前有关云南回族族源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马兴东 《云南社会科学》第2期第46页 元上都的外国使者 叶新民 《内蒙古社会科学》第2期第53页  相似文献   

19.
杨鸿蛟 《中国藏学》2012,(2):188-195
文章以元代夏鲁寺壁画中地位较为独特的般若佛母殿《文殊根本续》壁画为例,通过图像辨识与文本比对分析,揭示其中所隐含的转轮王观念与元朝皇室因素,并对这一举动背后的政治动因进行阐释和挖掘,同时亦从该壁画仪轨文献中找出与元代八思巴转轮王观念有关的仪仗和仪式部分,试图对其文本根据与思想来源作一推测。希冀本文对于研究元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治关系以及夏鲁寺壁画图像学的学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元朝末年,曾担任过潮州路总管的西夏人那木翰,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历史人物.1984年,笔者曾在一篇关于元代安徽西夏遗民的文章中,谈到过那木翰及其家族的某些问题.但当时限于所见资料,对那木翰事迹涉及不多.本文拟以前文为基础,对那木翰的生平,特别是对他在潮州的活动,做进一步的探讨.疏漏之处,仍所不兔,望能得到同志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