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政府作为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方式和行为特征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进程,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奥尔森的利益集团理论、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和青木昌彦的进化博弈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制度变迁中政府行为的作用机理和角色定位进行了系统阐释,国内学者也对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动因、行为方式、行为效果等问题作了大量探讨,这些研究各具特色,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政府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重要主体。政府行为能导致"有效率的政府"和"无效率的政府",中国政府的行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发生了很大转变,但主要特点是政策治国,而不是制度治国。作为非国有经济中的主要力量,中国家族企业在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政策行为中的某些因素制约或阻碍了家族企业的壮大,由政策治国到制度治国,为家族企业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新时期政府行为转变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的形式可能纯粹是市场诱致性变迁 ,也可能是政府强制性变迁。改革以来 ,我国企业所有权制度的变迁是一个连续和渐进、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的交织过程。第一阶段中央政府放权改革最大的成功是促进了市场的发育 ,引致各级政府在第二阶段改革中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市场性 ,并在第三阶段出现市场诱致的企业内部多中心分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是众多利益主体合力的结果.以制度变迁的视角来分析福建集体林权改革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从而构建地方政府在集体林权改革中的行为角色、行为目标、行为环境、行为工具、行为成效,进而深刻分析地方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5.
政府适度干预与我国市场化农业经营形式的有效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经营形式的变迁方式有准诱致型、准强制型和政府适度干预下的诱致型。其中,政府干预下的诱致型是我国市场化农业经营形式的有效变迁方式。在实现我国市场化农业经营形式的有效变迁过程中,政府不仅要作为一个环境支持者主动参与,而且要做许多极其必要的服务性工作  相似文献   

6.
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研究表明,市场需求诱致性变迁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协同发展、共同作用是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农业机械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原因。展望未来,“增机减人”的趋势不可逆转,国家仍将加大对农机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并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依循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思路,当前推进农机化发展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聚焦绿色发展,加强“两个融合”,强化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住房制度变迁的历程来看,由于住房制度变迁不同阶段制度背景的变化,形成了各个阶段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在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变迁的不同阶段,正因为政府有“经济人”的特点,相当于社会整体而言,明显的体现了诺思的国家悖论和政府机构代理人悖论现象,本文分析了中国住房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目标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政府制度相应的也要变革.政府制度的创新便是政府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体现.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给政府制度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本文从制度变迁角度分析了政府制度创新的目标选择、路径选择及政府在政府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首先从制度角度分析城市、城市经营的本质,然后重点分析城市经营制度变迁的环境以及推动这种制度变迁的行动集团,最后得出结论:产权主体的多元化使城市经营不仅成为现实,而且打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收支格局,城市必须经营.以资金短缺为核心的财政压力与以生产要素竞争为核心的城市竞争压力把城市政府推向制度变迁的最前沿,从而成为推动城市经营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经济从计划向市场过渡的制度变迁过程中,主导因素和决定性的变量是政府的行为,而政府行为制度变迁的关键是做政府该做的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的关键是缩短行政触角,减少政府对市场流通的限制;限制行业垄断,加强对自然垄断的管制;实行公共财政,提供公共物品。必须加强政府自身的能力建设,实施依法行政,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水平,培育社会中间组织,促进政府的职能到位,使政府的行为步入有限、合理、高效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农业现代化就是指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全面地改造农业,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过程.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在于制度的约束.本文分析的农业现代化制度约束主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制度、公共财政制度、户籍制度、农地经营制度、农业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六个方面,并提出了响应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结构化理论分析,认为制度变迁与农户经营行为具有互为使动的关系,农户对于制度制约不仅仅是被动的遵从,而是在经营行为中进行能动的反应。在社会转型中,农户的经营行为除了受生存动机驱动之外,还有发展和公平性方面的诉求。制度变迁应该能够提高农户配置资源的合理性,并能够满足农户的制度公平性预期。  相似文献   

13.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在内容上包括国家起源理论、"诺思悖论"、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国家与制度创新和国家与制度变迁的关系等。这一理论对中国政府改革与实践的启示意义是:政府与规则的创建密不可分;要从制度的需求和供给方面发挥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发挥政府的作用,努力消除"诺思悖论";充分发挥国家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国家在产权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制度变迁、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与政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制度安排是西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但西部民族地区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制度安排的本身不合理性、制度安排的社会不适应性等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瓶颈。本文在综述制度变迁与政府作用的理论基础上,肯定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并提出政府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变迁、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注意政府失灵、民族地区特殊的制度环境和在新的制度安排中树立制度和谐理念,最后提出完善基础性制度安排、协调利益关系、积极承担制度成本、采取灵活的制度变迁方式和凝聚制度变迁的外部力量。  相似文献   

15.
厦门特区农地制度变迁开始进入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旨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它的核心环节是营造具有厦门特色的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制度和适度规模经营组织形式。它的主体角色是农民、农业企业家与特区政府; 从制度变迁理论与厦门特点看,农业企业家与特区政府的作用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6.
制度变迁与农业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索洛模型从规范、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制度因素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指出制度变迁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制度变迁的路径和方向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全面审视中国渐进性制度变迁过程,分析了导致土地财政产生的制度变迁激励和政府行为选择,并以广东省的实际数据佐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格局、预算内财政压力的制度环境的综合作用,是促使地方政府迈向土地财政的背后推力。因此,土地财政的最大风险是危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治理土地财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绝大多数信贷担保公司虽然在享受政府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优惠政策,却在变相地从事非信贷担保业务。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表明,单一的信贷担保业务无法维持公司的生存,所以担保公司必然会偏离主业,去追逐制度变迁中的潜在收益,经营高收益项目。然而,这轮制度变迁才刚出现初级行动团体,而紧随变迁趋势的阶段性行动方案尚在酝酿之中。因此,建议政府适时引导担保公司在业务拓展中培育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升级 ,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 ,政府的干预行为必须遵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并根据市场失灵程度决定干预程度。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职能主要是规划、示范、引导、协调、调控、服务。主要措施应当是转变政府职能 ,突出抓好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市场体系四大要素建设、注重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相似文献   

20.
绝大多数信贷担保公司虽然在享受政府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优惠政策,却在变相地从事非信贷担保业务。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表明,单一的信贷担保业务无法维持公司的生存,所以担保公司必然会偏离主业,去追逐制度变迁中的潜在收益,经营高收益项目。然而,这轮制度变迁才刚出现初级行动团体,而紧随变迁趋势的阶段性行动方案尚在酝酿之中。因此,建议政府适时引导担保公司在业务拓展中培育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