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辞源》《辞海》注音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说的《辞源》指由1979年至1983年陆续出版的四册修订本,《辞海》指1979年版。这两部词典都是作者随时需要请教的“老师”。由于经常使用,发现其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先把平日翻阅时碰到的一些有问题的注音提出来讨论,希望对这两部重要词典的修订工作多少能起一些作用。无论是《辞源》还是《辞海》,作者翻阅所及的都只是全书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本文指出的问题,完全是举例性质的。作者水平有限,恐怕会有以不误为误之处,请识者指正。下面把单字注音跟词条注音分开来讨论。有些需要讨论的例子,旣可以看作单字注音的问题,也可以看作词条注音的问题。我们主要根据讨论的方便来归类。文中引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大词典》、《汉语词典》、《国音字典》、《康熙字典》时,简称“新华”、“现代”、“中文”、“汉语”、“国音”、“康熙”。  相似文献   

2.
<正> 新版《辞海》、《辞源》是两部影响很大的工具书,对它的释义,一些读者往往奉若圭臬。笔者在稽阅受教之余,于二书谬误处,常常随手勾志;有些已见诸报刊,有些尚未闻提及。兹略举人物条释义的几例失误,以就正于方家,间或有补于修订再版。一、字号误例《辞海》中册1835页“徐润”条载:“字雨之,别号愚斋”。按:以  相似文献   

3.
我曾有机会读到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一些文言诗文,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相关的《教学参考书》。阅读时发现了一些疑点,觉得语文课本及相关的参考书,在文言诗文的译注上,尚有可商榷之处。现在举一些例在下面,意在引起讨论,以提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语文课本脚注析疑① (1)注音之疑 高中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引诗“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度,课本注音为du。当为du。度,《广韵》作“”,徒落切,全浊入声字,今该读阳平。《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正作“du”。高中第六册《涉江》:“桑扈行”。赢,课本注音为lu。当为lu。“赢”是“裸”的异体字,《广韵》作郎果切,次浊上声字。《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正作“lu”。  相似文献   

4.
“吐蕃”是唐初汉族对藏族在青藏高原所建立的政权的称谓,后来宋、元、明各代的史籍亦多沿用吐蕃为青藏高原的总称,至今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历史专名,关于这个词的读法,今天多习惯按现行汉字发音,《现代汉语词典》 “吐蕃”条就注为“tnf6nV”(音土翻)。《辞源》(修订本)也大抵如此。但是,近年推出的影视片《大漠紫禁令》与《唐蕃古道》均将“吐蕃”与“唐蕃”之“蕃”读作b6(音播,阴平),其主要根据是藏语的本.音。此一读间虽有理据,却不免与习惯念法距离太大,因此引起了一些争论。看来,《辞海》(修订本)独有见地,在“吐蕃”条明确注“蕃”音为“b6”,不足之处是没有说明何以作此读的理由;另外,笔者认为,这一读音在声调方面还有商榷的余地。  相似文献   

5.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为了注音释义,《说文》一共援引《诗经》例句达380条,其中用以注音者15条,用以释义者365条。用以注音者如:《说文·目部》“(目必),直视也。读若《诗》曰‘泌彼泉水。’”《说文·瞿部》:“矍,佳欲逸走也。读若《诗》云‘矿彼淮夷’之矿。”《毛诗》“泌”作“毖”,“(禾广)”作“憬”。可见,考察《说文》引《诗》注音,不仅可以明白字的读音,还可以了解《诗经》的异文。因这易于理解,故这里略而不论。用以释义者情况则相当复杂。王念孙说:“《说文》之训,首列制字之本意。而亦不废假借,凡言一日,及  相似文献   

6.
(一) 《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词典》的总编辑戈夫曾经指出:“词典和语法的作用是告诉人们真实的语言。”词典作为语言的记载者,是人们的“无声的老师”,用于解难释疑,增长知识。它向人们揭示出浩瀚无际的辞海中  相似文献   

7.
《辞海)第2226页,“渤海”条中说:“上京龙泉府遗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的东京城镇。”第2227页又说:“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又叫‘东京城’。  相似文献   

8.
四角号码被誉为汉字查字法的“第三次大发明”,是当今最先进、最快捷、最方便的汉字检索方法。但四角号码汉字查字法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字多号等问题。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个统一的取号规则。因此,有关部门应像解决汉字的部首问题一样,在商务印书馆《四角号码新词典》第八版的基础上,并参照《<辞海>四角号码查字表》或《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的格式,制定一个四角号码取号标准,用以规范和统一四角号码的取号规则。  相似文献   

9.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音节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之一。即是说,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反之,没有声调的声母韵母组合体不可能单独构成汉语的音节。按说,这该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其实并不然。请看: 1、《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外来词词典》,《实用解字组词词典》、《汉语拼音检字》等工具书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等表中的“音节”都没标声调符号。 2、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中的普通话音节结构表中“例字”(音节)的拼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出版新编辞书收“任中敏”条而释文有误者凡二,一为《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艺术研究所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一为《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第二分册》(北京语言学院《中国文学家辞典》编委会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前者释文云:“戏曲理论家、教授。原名任讷,笔名二北、半塘,……历任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扬州师范学院等校教授。……现在南京大学任教。”(见291——292页)后者谓其为“文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见268页)。按:任老名“讷”,字“中敏”,“原名任讷”之说欠妥。任先生从未在南京大学或其前身任  相似文献   

11.
台湾新编《中文大辞典》,是大型的汉语词典,自问世以来,以词目丰富、义项周备、引证详尽著称.当然,它作为一部成于众手的巨著,象其他大型工具书一样,不可能没有失误.昔《康熙字典》成书,王引之作《字典考证》,纠正其引书(讠为)误凡二千五百八十八条,而《康熙字典》的错讹远不止此.今检《中文大辞典》己部“已”字,巾部“帝”字,干部“平”字、“翰”字,幺部“幽”字,弋部“式”字等部分词条,每见其释义、引书亦颇有失误或可商兑者,因略作考索、核对;择若干条,以原词条为目,不另作归纳,汇而成篇.有些词头,义多事繁,拟另成专篇,兹不具.惟《中文》多本日本《大汉和辞典》,其错讹失当处,亦多袭《大汉和》,或辗转相袭其他旧时辞书如《中华大字典》、《辞源》(旧)、《辞海》(旧)等而致误,为避免繁复,不一一说明.至于本文错误的地方,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商务印书馆1980年8月修订本《辞源》〔四卷本〕第2册第1435页《晁公武》条下说:“守营州时,撰《郡斋读书志》,二十卷。”(亦见该馆1988年7月版《辞源》合订本第776页)按:“营州”误,应是“荣州”。清同治三年(1864)版《嘉定府志》卷46《艺文志》所收《晁氏读书志二十卷》条下说:“晁公武撰。”又引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公武得南阳公书五十箧,合其家旧藏,得二万四千五百卷。绍兴二十一年,守荣州,日夕校雠,每终篇,辄论其大旨,所发明有足观者。”又同书卷21《职官志》:“晁公武,钜野人。绍兴中,荣州刺史。”又32卷《…  相似文献   

13.
报纸书刊上,“○”字的应用很普遍,如“一九九○年”、“中国足球队二比○胜日本队”等等。但是,这样一个应用很广的“○”字,作为一个单个汉字被收录辞书中却是很晚的事。且不说《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等近代辞书没有收录“○”字,就连解放后1953年出版的(包括1971年修订版)以收当代常用字为主的《新华字典》也见不到它的踪影。将“○”字最先收录辞书中的,首推通用最广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第1版)。其后新版的《新华字典》、《新华词典》和《四  相似文献   

14.
《辞海》“丛书”词条的解释,与史实有不符之处。兹光引原文于下: 丛书①或称“丛刊”、“丛刻”、“汇刻书”。即编印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其形式早期多为综合性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各种专门性丛书相继出现。中国的丛书,创始于南宋,俞鼎孙、俞经的《儒学警悟》是最早的一部丛书。②近代把性质相近的文章汇辑成书,不定期,也不标明巷、期而编号出版的也称为“丛书”,或“丛刊”。(《辞海》三卷本第91页)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解读教材的界定 什么是解读?《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均没有收录这一条目。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该条称:“通过分析来理解。”实际上,对文本的阅读,都是一个分析理解的过程。那么文本又是什么?广义的文本,首先是指创作文本。教师作为文本的解读者,是指教师与作者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顾炎武《历代宅京记》邺城条云:“齐桓所筑,汉置魏郡,作都始于曹操。”但《辞海·语调分册》“邺”字条,新版《辞海》(一九七九年三卷本)“邺”字条和一九八○年初版《新华词典》“邺都条”却都说:战国时魏文侯曾奠都此地。魏文侯的都城,本已著于史籍。《史记·魏世家》惠王三十一年,以“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又《汉书·地理志·安邑》:也说魏绛(即昭子)徒治安邑,惠王徙治大梁。魏文侯的世次,在昭子与惠王之间,其都城显然是昭子徙入之后惠王迁出之前的安邑。安邑地处吉之西河。《史记正义》云:“文侯都安邑,孔子卒后,子夏教于西河之上,文侯师事之。”《水经注·汾水》:“安邑……春秋时魏绛自魏徙  相似文献   

17.
近期校勘《唐文拾遗》(以下简称《拾遗》,发现卷二《玄宗文》今人系年及原辑者误收他人文章以致讹误者三则。现据有关史料、史历,厘正如次。一、《授颜真卿监察御史制》载《拾遗》卷二第10页。日本学者池田温编《唐代诏敕目录》(三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253页,系年为“玄宗中”。所引出处为“四颜真卿17.la”(即《四部丛刊》本《颜鲁公文集》17页1栏)。按该书此页为《颜鲁公文集》卷三《表》下,所载《谢赠官表》并无此制。经查是书后附其门客因(殷)亮撰《颜鲁公行状》98页载:“天宝元年秋,扶风郡太守崔琇举博学文词秀逸,玄宗御勤政楼,策试上第,以其年授京兆府礼泉县尉。黜陟史户部侍郎王珙以清白名闻,授通直郎、长安尉。六载,迁监察御史。制云:‘文学擅于登科……’”此制与《拾遗》字句小异。又据是书第90页载宋人留元刚所编《颜鲁公年谱》天宝六载下载:“公年39,正月迁监察御史。”据以上史料即可判定玄宗此制撰于天宝六年正月。《唐代诏敕目录》系于“玄宗中”,失之。  相似文献   

18.
以杖荷茶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艹条)。……植其杖而芸。”“以杖荷(艹条)”,今各种注本几无二致地注为:以,用;杖,手杖,拄杖;荷,担,扛;蔡,古代除草工具。《辞海》、《辞源》都释“(艹条)”是古代耘田所用竹器;注音则一作 tiao一作 diao。这里疑问颇多。一、既是老人的手杖,岂能拿它杠(艹条)而不怕颠踬?二、“(艹条)”若  相似文献   

19.
英汉习语词典释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词典》的总编辑戈夫曾经指出:“词典和语法的作用是告诉人们真实的语言。”词典作为语言的记载者,是人们的“无声的老师”,用于解难释疑,增长知识。它向人们揭示出浩瀚无际的辞海中的奥秘.把词语的拼写、发音、释义、用法、文体色彩和来源典故等如实地反映出来。我  相似文献   

20.
六朝语词,前贤及时修多所发明,但由于历史跨度大,语言变异又特别复杂,故迄今仍有漏遗。余不佞,素好此段坟籍,每逢阙疑,辄试作疏解,兹迻奉以下条目,以就教于行家。 算历:寿命。按此义诸辞书(指《辞源》、《辞海》、台湾《中文大辞典》等)不见刊载. 1.《鲁迅全集》第八卷《古小说钩沉·幽明录372页》(以下但称书名及页数):晋元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