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燕 《社会福利》2012,(8):46-46
涉外送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儿童福利院工作全过程,它的基础在“收”,重点在“养”,任务在“送”,需要全院各专业、各部门协同配合,是儿童福利院服务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2.
王风 《社会福利》2006,(3):61-61
2006年02月23日新加坡《星岛环球》以《外国家庭领养华童应做好心理准备》为题对中国的涉外收养工作进行了报道。报道称:自1992年中国颁布《收养法》以来,合法收养中国儿童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在过去的十年间,已有超过五万名中国儿童被外国家庭领养,其中80%的领养家庭来自美国。一个外国母亲说:与其再给这个世界增加一个小孩,  相似文献   

3.
初夏时节,江西省涉外收养工作考察团应邀对荷兰跨国儿童收养福利社和法国阳光收养组织进行了工作访问和考察。期间出席了荷兰跨国儿童福利社成立40周年庆典大会,看望了近50名被收养江西籍孩子及收养父母,受到他们亲人般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周心忠 《社会福利》2003,(10):60-60
所谓资助收养,是指因特殊原因,由收养家庭办理收养手续收养儿童福利机构的孤残儿童,但该孤残儿童的户口关系仍留在儿童福利机构,并约定由儿童福利机构定期资助被送养儿童的一种养育模式。在家庭寄养和集中供养实践中,湖北省宜昌市社会福利院对三名儿童实行了“资助收养”。 一、资助收养的缘起 1996年以前,宜昌市社会福利院为推动家庭寄养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资料显示,福建沿海、农村地区拐卖/骗妇女、非法/非正常收养儿童的现象比较严重。本项目在英国救助儿童会的资助下,对云南/广西籍儿童非法/非正常流入福建省的情况展开了调研。通过对六名被收养儿童个案的访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提出“非法/非正常收养”两个概念。并根据“流入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地方文化背景,对当地的非法/非正常收养儿童的行为、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被收养儿童的生存情况和心理状态,为更有效地遏制被拐卖/骗行为提出支持。  相似文献   

6.
初夏时节,江西省涉外收养工作考察团应邀对荷兰跨国儿童收养福利社和法国阳光收养组织进行了工作访问和考察。期间出席了荷兰跨国儿童福利社成立40周年庆典大会,看望了近50名被收养江西籍孩子及收养父母,受到他们亲人般的欢迎。此次考察,我们见证了被收养儿童健康幸福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提高对涉外收养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涉外收养工作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王晨光 《社会福利》2003,(12):38-39
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于2001年12月分别与大兴区及延庆县寄养家庭的10名家长签订了领养协议,从而使失去父母的轻残儿童真正回到家庭,这是开展家庭寄养工作不断发展的又一成果,也是轻残儿童被寄养家庭收养的历史性突破。 失去父母的孤残儿童收养情况的回顾 新《收养法》实施以后,促进了我国收养工作的发展。它使大多数健康儿童找到了“父母”,重新回到了家庭。这无疑是福利机构内养育对象的最佳归宿。但根据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收养状况看:健康小令儿童(指6  相似文献   

8.
圆心 《社会福利》2005,(2):55-55
根据美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资料,1992年美国家庭收养了206名中国孩子;到2003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6859名。十几年里,美国家庭一共收养中国孩子40326名。1993年,美国收养中国儿童330名,在外籍收养排名中只占第八位。从1999年开始,收养的中国儿童的数量就一直占据第一位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王冠 《学术交流》2008,(2):61-63
涉外收养是现代国际社会十分引人注目的一种社会现象,涉外收养法律制度中的"儿童利益"原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儿童作为人类成员.应该享有与成人同等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国家机器的运转不是为了突出公法权力权威,而是为了社会弱势群体--儿童的利益,体现的是社会公益性的要求."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就是让儿童在一个拥有快乐、爱心和理解的家庭环境能够全面、协调健康地成长.虽然这只是一个模糊的标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各国法官的自由裁量,但其在立法上渗透了保护儿童的精神.法律不仅仅只是维护秩序的工具,也是体现并实现人性的关怀,是对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苑辉 《社会福利》2006,(3):60-60
据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报道:过去,从国外领养孩子的美国夫妇要足足等上18个月才能得到有关子女公民身份的证明。现在,根据华盛顿新颁布的法规,被收养的国际儿童在抵美后45天内就能收到相关的文件。这项举措无疑将为盼望领养儿童的美国父母们大大减轻了官僚体系所带来的负担。  相似文献   

11.
李欣 《社会福利》2003,(5):38-39
1991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颁布实施,1999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第14、15、16号令分别发布了《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及《华侨及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办理收养登记的管辖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证件和证明材料的  相似文献   

12.
冀刚  张珩 《社会福利》2013,(10):62-62
为改善福利机构儿童的营养及身体状况,预防和消除缺铁性贫血,提高福利机构的科学化养育水平,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与美国亨氏公司合作,开展儿童福利机构“微量营养素补充项目”,计划在2012年-2017年向全国儿童福利机构6个月至18岁的儿童免费提供亨氏微量营养素。  相似文献   

13.
收养信箱     
收养工作是造福孤残儿童的福利事业,更是一种严肃的民事法律行为。依法开展收养工作,保护儿童的最大利益,就必须宣传和贯彻好收养法。我们期望通过这个小栏目打开一扇窗户,提供一个平台,宣传收养法律法规,探讨实际案例和问题。欢迎大家来稿来信,或提问题、或咨询、或建言、或献策,聚智聚力,促进收养工作的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14.
本刊特约评论员 《社会福利》2007,(12):F0002-F000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本着“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开展了涉外收养工作。随着时间的推形,被外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儿童巳遂渐长大,他们以及收养家庭都迫切希望回到孩子的出生地看一看、走一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相似文献   

15.
7月14日,湖北省武汉市儿童福利院"两地一家亲、五洲四海情"涉外收养家庭寻根回访庆典活动隆重举行,拉开了为期两天的涉外寻根回访系列活动的序幕。来自美国、荷兰、瑞典等国的8个涉外领养家庭共40余人应邀来院集中回访。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徐建中副司长、中国收养中心张世峰主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刘立勇副市长、湖北省民政厅赵显富副厅长、武汉市民政局领导孙家同、刘友华、张萍等参加了庆典活动。庆典活动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郑先平主持。在庆典活动中,张世峰主任充  相似文献   

16.
解放思想 破除障碍 开展涉外收养工作,长期存在并需克服的 观念障碍主要有三个: 一是民族情结:“中国人的孩子为什么送 给外国人收养?应当促进国内收养,让弃婴 孤儿回归本国家庭。”事实上,民政部门在收  相似文献   

17.
要解决听障儿童的构音障碍,首先要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因此要对听障儿童的构音功能进行评估,需要从构音障碍形成结果和原因两方面来评,共有三项评估内容:构音语音功能评估,主要是检查听障儿童声母、韵母、声调等构音音位习得的情况。找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11年8月5日,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迎来了三位特殊的客人——吴小芳、梁晓嫦和李军。他们都是中国人的模样,但拿的却是荷兰和美国的护照。他们或多或少都能说中文,但又不是海外华人的后代。他们其实是被外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儿童,如今长大成人,回国工作或实习,同时寻找自己留在中国的根。  相似文献   

19.
日本儿童服务机构的特殊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日本特殊教育的形态主要有分离式教育和统合式教育两种。所谓分离式教育,是指把有身心障碍的儿童与健全儿童分离开,按照他们身心障碍的类型和程度,分别在盲学校、聋学校、养护学校和一般中小学的特殊班级等实行的特殊教育。这种教育既有利又有弊。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2011,(10):62-62
“儿童福利与收养政策研讨暨第六届全国儿童福利院院长论坛”拟于2011年12月上句举办。本次研讨和论坛以“家庭是儿童最大的福利”为主题展开,立足新形势下的儿童福利事业,探讨儿童福利保障范围拓展、机制创新及促进困境儿童实现永久性安置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为举办好这次研讨和论坛,决定进行论文征集活动,现就征文活动做以下启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