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救助集锦     
《社会福利》2004,(10):54-55
杭州市流浪乞讨救助管理 推出新举措 一是出台《杭州市救助管理工作意见》,向广大市民宣传救助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和各部门的职责。二是开展"市民义务劝导"活动。由民政等部门面向社会招募组织热心市民,建立义务劝导队,辅助配合七支小分队,对流浪乞讨行为进行义务劝导。向流浪乞讨人员分发救助服务卡,进行面对面的告知、劝离,做到发现一个、劝导一个、救助一个。三是设置救助引导牌。安装了印有救助条件、救助管理机构地址及求助电话的救助引导  相似文献   

2.
废除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实行关爱性的社会救助制度,是政府加强和改善社会行政管理的一次改革和重要行动,也是政府履行职责,增加公共服务产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不到位的一条途径和措施。"自愿求助,无偿救助"是新型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原则。解决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存问题是政府推行亲民爱民政策的体现,受到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拥护。  相似文献   

3.
1982年,国务院发布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收容遣送作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采取的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收容遣送时时围绕着社会救助的性质上下波动、发生偏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民群众的不满。国务院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实施新的《城市生活无  相似文献   

4.
2003年6月22日,国务院出台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并将于8月1日实施,同时废止国务院1982年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管理办法》,收容遣送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5.
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建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其实质就是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救助管理,建立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诚然,收容遣送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救助性,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乡关系、法制建设、政府职能的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人口流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容遣送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容遣送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国务院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废除《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建构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这一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了我国社会救助体制,规划了针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宏伟蓝图,对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充分领会《救助管理办法》的精髓,对我们做好工作切实维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流动促社会发展,同时必然出现城市困顿人口的新趋势面前,果断废除已经不符合形势要求的收容遣送制度,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现由管制到救助的质的转变,这是我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在社会行政管理方面的重大举措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2003年8月1日以来,海南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民政部以及省政府等有关救助管理政策、法规,履行救助管理工作职能,切实承担起做好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职责,及时废除了过去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建立起以“自愿求助,无偿救助”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各地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及时规范工作方式,国务院委托民政部派出工作组赴各省进行调研。2003年8月16日至24日,工作组对辽宁省的沈阳市、抚顺市、昌图县,吉林省的长春市、四平市、扶余县,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牡丹江市、海林县等三省九地的省会城市、社会救助任务较重的地级市、与外省(地)毗邻的交通要道县城进行了考察、调研,摸清东北三省一个月来开展社会救助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也为今后的救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创新救助方式实施有效分类救助安置发挥社会福利机构潜能,有效救助安置无家可归人员。为解决无家可归人员生活困难,保障其合法权益,防止其再次流浪,各级民政部门充分挖掘社会福利院和农村敬老院的潜能,对无家可归人员实施救助安置。目前,全省各地民政局共出资124.2万元,利用撤并乡(镇)的契机,将  相似文献   

10.
解析:救助对象 自2003年8月1至31日,到大连救助管理站求助的人员共计216人(男177人,女39人),实际被救助人员107人,对偶因失窃、被抢被骗等遇到临时性困难给予帮助的人员65人,不予救助人员44人。 被救助(含帮助)人员类别构成:少年儿童(16周岁以下)18人;青壮年(16—60周岁)121人;老年人(60周岁以下)8人;肢体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8月1日开始实行收容遣送改为救助管理,这是一次针对城市流浪乞讨管理体制的大改革,一改强制性收容为关爱性救助,它的改革和变更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更是反映政府了对人的尊重与保护。  相似文献   

12.
一种制度的转变,在解决了旧的问题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实施了21年的“收容遣送”因“违宪”和“侵犯人权”被判了“斩立决”,《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于2003年8月1日被废止,救助制度取代收容遣送制度,解除了一道严重阻碍中国社会劳动力流动的“紧箍咒”,全国上下一片欢呼。但是,从“收容遣送”走向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04,(8):29-29
岳阳市是湖南唯一的临江口岸城市,地处一江(长江)、三线(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 三省(湘鄂赣)、四水(湘资沅澧)的多元交汇点上,流浪乞讨人员多,情况复杂,特别是街头危重病人多。这些人员中,有的身染恶性传染病,生命垂危;有的精神失常,失去自理能力。为此,岳阳市民政部门成立危重病人救助领导班子,并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树立救助思想,增强服务意识。具体工作中,要求把握两个关键环节:一是  相似文献   

14.
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由收容遣送向救助管理机制的转轨,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然而,在救助管理实际工作中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要把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的范畴,强化部门职责,加大依法管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新亮点:救助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社会福利》2012,(5):37-38
辽宁省大连开发区是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危重病人和流浪儿童的主要流入地,被骗、被抢、被盗及偶遇临时困难的群众数量不断增多,操纵流浪儿童和妇女乞讨、偷盗的团伙屡打不止,强讨恶要、骗讨骗要的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职业乞讨者伪装讨要方式方法不断翻新,手段更加隐蔽,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04,(8):22-23
建立慈善救助服务队伍 上海市的慈善服务社成员主要由专职社工和来自共青团妇联、残联、青保办等社会团体及社会志愿者组成,同时,上海市慈善服务社还向社会公开招聘"4050"(再就业)人员充实慈善救助队伍。如浦东新区阳光慈善救  相似文献   

17.
廖欣  曾卓 《社会福利》2010,(12):48-49
提高维稳认识转变救助观念 新型社会救助保障制度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关心民生、创建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从2003年新的救助管理制度实施至今,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了流浪乞讨人员和困难群众2万9千多人。其中有贫困求助者,疾病求助者,务工不着求助者,未成年人求助者,  相似文献   

18.
任炽越 《社会福利》2010,(11):37-38
街头救助是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流浪乞讨人员街头救助,对创新新形势下救助管理工作,逐步扩大工作内涵,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状 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和民政部制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称《细则》)以来,流浪乞讨现象和救助管理工作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流浪乞讨人员明显增多。 在城市的繁华地带,乞讨人员明显增多。以  相似文献   

20.
入冬以来,气温持续下降,为使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救助,湖北省竹溪县救助站精心安排,强化措施,扎实做好冬季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