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以及部分左翼文学,在文学史中常被概括为"革命加恋爱"现象.从都市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讨形成这一文学现象的深层原因.进步青年的激进心理形成于都市景观的视觉对比,而只有亲身流连于都市生活,在对都市意象的符号化把握中,才能产生出新的书写形式.对这些作者来说,激进心理和都市空间的欲望机制纠缠在一起,形成了"革命热情"的一大源头,同时其意识和创造力又受到了空间感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一、对都市的关注都市这一概念,一般是作为与农村相对立的概念来使用的,通常被理解为具有农村所不存在的特殊经济活动、政治体制、生活方式、文化等等的一定地域。但这在某种意义上会把对都市的关注局限于非常狭窄的范围。因为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确定了这样一种观点:要在都市发现农村所没有以及与农村不同的东西,而暂且不论其是非。在许多情况下,它基于都市比农村优越的自  相似文献   

3.
感官是人与其周遭世界沟通的通道,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包含生理和文化两个面向。感官这一普遍机能,在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不同人群对中的分类、概念、理解都大相径庭。感官内部也存在着等级和分野。人类学以此感官的文化面向为焦点展开研究,取得成效的同时,但仍需面对"身心二元"与"感官分野"的困扰。  相似文献   

4.
都市人类学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我国首次对都市人类学作较详细的介绍和讨论,包括:都市人类学的起源和发展进程,都市人类学方法论,着重讨论了人类学整体观、参与观察、比较研究这三种基本方法在都市研究中的应用和一些研究个案;探讨了中国发展都市人类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把文化多元、文化适应、人口移动、城市社区等方面的研究作为中国都市人类学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年会主题是"重估大传统:文学与历史的对话",并从"大传统与小传统"、"神话历史"、"遗产与历史"、"族群与历史"和"证据法"展开热烈讨论,这一议题继续凸显人类学转向后的学术范式革新,进一步拓展了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6.
电影在传播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制造着乌托邦。中国电影的逃避主义传统始于都市与乡土的意识形态置换,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地域的流动,在两岸三地不同的语境中发展不同的特质。在台湾电影中转换为空间流散与身份危机的互动,而在香港电影中则呈现为对传统文化与文以载道的反叛与疏离。三者有着相似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土壤迥异的呈现方式,共同构成中国电影逃避主义传统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景观。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都市农业的研究之后,从产生背景、范围、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功能等方面比较了中外都市农业发展的不同点,指出国外都市农业的基本发展模式对我国发展都市农业都不适用,我国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借鉴国外持续农业的发展经验,本文认为要实现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都市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化两个方面构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8.
人类学关于"写文化"的方法自觉,给文学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研究带来重要的启迪.文章以三个研究案例的故事,说明人类学的写作概念旨在全面和整体性地把握一种文化,对于传统的文学写作和历史写作概念起到一种拓展和补充的作用.人类学在文化表现上强调多元的、互动的复杂视点,捕捉族群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这就解构了以往的权力话语和精英写作的单一性和绝对合法性,预示着文化价值观的更新所带来的再经典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历史人类学与文学人类学近年来分别倡导的"大历史"与"大传统"理念,均将目光投向人类文明的早期,纵深考察人类文明的发生学与动力学因素,其中所呈现的综合性与跨学科趋势超越了传统史学与文学研究相对狭小的疆域。由于学科发展与学术旨趣的不同,二者的具体诉求与相关实践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前者姿态更为激进,其理论谱系除历史学、人类学还涉及宇宙学、生命科学、生态学等众多领域;后者因崛起较晚相关理论仍在探索中,因而对"大传统"的讨论尚限于考古学范围。尽管如此,后者对于大、小传统概念的革新与改造,显示出理论接受过程中的本土反思与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10.
郭明军 《百色学院学报》2012,25(5):14-18,30
文章记录了作者在2012年高等学校首届文学人类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上的学习心得,分别对高研班上叶舒宪教授的现代性反思与人文学科的人类学转向、重估大传统与多重证据法,徐新建教授的文化表述理论,彭兆荣教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生养制度"保护和仪式理论,王明珂教授的移动的田野、两种历史心性等理论以及赵毅衡教授符号学的相关概念作了一些思考和回应。  相似文献   

11.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每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己的国家战略来调适心理和行为,领土争端解决意愿作为国家心理的一部分也不例外。经济优先主义、国家安全偏好和对国际地位的执着是战后在多数国家身上持续呈现的战略偏好。经济优先主义使国家在领土争端问题上表现出克制并愿意作出让步。在国家安全偏好的作用下,国家“安全边界”与领土边界安全的比值大小和来自争端相对方的安全感的高低对领土争端解决意愿有着不同的影响。国家自身定位及对国际地位的预期不同,领土争端解决意愿会有很大差别。在战略偏好的作用下形成领土争端中的激进型和克制型国家,进而形成三种不同的领土争端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1]的创作是作者个人心理与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集大成,而本书的接受过程也是在文化语境中产生的,在接受过程中,虽然表现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这纷繁复杂的表象之外,其实还是有些文化含义贯穿始终,本文择其要者加以论述,分别是强烈的政治教化功能,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深重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3.
边疆民族心理是边疆社会稳定的深层因素。它在边疆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历史发展及其民族传统文化中形成,具有朴素性、互动性、感染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中民族意识、民族认知、民族心态和宗教心理是影响边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不断关注边疆民族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意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民族认知,培育各民族一家人的民族感情,建立民族心理的疏导机制,才能更好地维护边疆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中西律师制度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脉络,西方律师制度已经逐渐完善,中国的律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误解与排斥。中西地理环境与生产发展水平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律师需求环境;迥然有别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塑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形成了不同的纠纷解决模式,也形成了人们对律师制度认知的不同心理。  相似文献   

15.
在以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并存与交融的青海高原文化圈中,大学生人际适应的难度加大,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汉族大学生与青海五个世居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民族心理特质、民族历史上的交流和冲突是影响大学生人际适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汉语名词N+N=N结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词的构造方式多种多样 ,名词的深层结构尤为复杂。N +N =N结构极具多样性 ,寓复杂于简单 ,形成气韵生动、伸缩自如、表达灵活的民族语言形式 ,体现了动中写意的人文文化精神 ,表现出以意合、以神摄 ,不拘形、不求备的独特的民族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道德心理及其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道德心理是社会成员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反映 ,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随社会物质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处于急剧转型时期 ,国民的社会心理也因此而发生急剧转型。正确认识道德心理发展规律和当代我国社会道德心理的发展和转型问题 ,对构建新型伦理道德体系 ,调控国民社会道德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课程管理权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为保障教育目的实现而对教育机构的课程进行管理的公共权利,它包括课程设置权、课程实施权和课程评价权。其中课程设置权是核心权利,不可让渡;课程实施权和课程评价权是非核心权利,可以适时适当让渡。但其让渡应经得起民族心理、制度政策、让渡层次、文化传承和利益划分的价值审视,以防教育的异化和价值的迷失。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一直是主流心理学争论不休的话题,新兴起的文化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各自提出了新的文化观,进一步阐释了文化与心理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视角。进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都对文化提出了独特的解释,都认为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两者在关注的视角、建构观、研究方法及范式和文化范围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日语中片假名词汇大量涌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它已泛滥成灾,破坏了日本语言的纯粹性,侵蚀了日本文化。笔者则认为,片假名词汇增多与日本崇尚先进、善于创新、实用主义至上的民族心理特性密不可分,它是民族心理和特性在语言上的反映,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