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宁波帮近代化的标志之一──宁波帮旧式商人的转型周静芬,张孟耸"宁波帮"泛指旧宁波府属鄞县、奉化、慈溪、镇海、定海、象山六县在外地的商人和企业家群体。它作为商帮形成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五口通商后,它改变了旧式商帮的格局,以新兴的近代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以前 ,英国便企图以国内立法并采取各种手段获取在华治外法权 ,但均未成功。鸦片战争后 ,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最终通过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 ,以解决所谓的通商善后问题的方式攫夺了此项非法特权 ,首开了外人在华享有治外法权的恶例。  相似文献   

3.
广州一口通商时期,赣江——大庾岭商道成为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江西呈现以赣江为纽带的南北两极过境贸易的繁荣和沿江口岸的兴起。五口通商和九江开埠,改变了江西市场传统格局,全国市场由以运河为主干的南北大通道,转为长江、沿海交通为主要的商品流通干线,原来处于江南过境贸易南北进出口的赣南与湖口,由于全国市场格局的改变,以及长江轮船航运业的发展,两极开始弱化,代之而起的是以江西北门户九江的兴起与繁荣,以及南昌作为江西区域中心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清代开埠通商之前,河口镇凭借着“八省通衢”的地理区位、优越的制茶技术、清政府推行的“一口通商”外贸模式,成为区域茶叶制作、交易中心,造就了茶市的繁荣。1840年后,清政府因遭受鸦片战争等一系列军事斗争的失败,中国主权深受侵犯,在中西贸易领域被迫开埠通商。中西多口通商,河口茶市不仅面临洋茶、洋商的竞争,而且消解了河口原有的市场、区位、技术等优势,最终由盛转衰。河口茶市的盛衰易位,折射出近代中国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变迁。  相似文献   

5.
轮船招商局是我国最早的轮船公司,也是我国最早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于一八七二年(同治十一年)由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创办。一八七三年(同治十二年)正式成立总局于上海,定为官督商办企业。一八七二年至一八八三年(光诸九年)是它的开创时期。一、创办轮船招商局是出于官僚、买办抵制经济侵略的愿望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两次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签订的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江宁条约及五口通商约章,天津条约及通商约章,是资本主义列强进行经济侵略的“依据”和护身符,殖民主义对华贸易从广州一口扩展到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又从五口扩展到沿海的天津、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汕豆、琼州和长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该条约第二款中规定: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这一时期指的是从1843年到1858年《天津条约》签定后,中国沿江、沿海更多的口岸被开放.英国侵略者选择上述五个口岸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城市的动因,首先是这五个口岸城市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其次,这五个城市均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工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大批深入我国内地和乡村。本文拟在“基督教传入壮族地区原因试析”一文的基础上,对桂林地区基督教的历史情况及其得以大规模传入的历史原因作进一步探讨。一、基督教大规模传入桂林地区的历史情况第一个进入广西的外国传教士是南美浸信会差会派来中国的美国人纪好弼。自鸦片战争订立不平等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后,纪好弼就来到了广州。1860年他在广东肇庆建立了教会。  相似文献   

8.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 573~ 1 849年的 2 75年 ,是葡萄牙人租居澳门时期 ,中葡双方和平通商 ,关系友好 ,经济文化交往密切。鸦片战争后 ,澳门被葡国非法侵占。香港回归后 ,澳门是西方留在中华大地和亚洲土地上的最后遗迹。澳门回归 ,是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以来反对外国殖民主义侵略的最后胜利 ,也是亚洲人民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9.
晚清开埠通商思想简论刘天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陆续开放了许多可以与外国进行通商的城市,其中有的是根据不平等条约设立的约开口岸,有的是中国政府自行开放的自开商埠。一般来说,通商口岸和商埠的设立,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们对于促进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10.
五口通商后,福州港何以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几乎没有什么正常的对外贸易?利用现存档案资料分析五口通商时期福州港对外贸易的历史进程,并对制约港口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官方对对外贸易态度的变化是导致港口由"死港"走向繁荣的根本原因。换言之,制度变迁导致了港口贸易的繁荣,进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海关的自主性逐步丧失。特别是1853年上海小刀会占领上海,上海海关(江海关)被捣毁后,驻沪的英军乘机关闭海关。随后清政府与英、美、法领事签署协议,成立了由英、美、法把持的上海税务管理委员会。从此,外国人开始“帮办”中国海关,使中国近代海关逐渐丧失自主权,并成为英、美、法领事馆的附庸。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海关即处于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控制下,成为它们侵略中国的重要工具之一,关税也逐渐成为外债和赔款的担保品。对于英帝国主义长期把持中国海关大权,日本帝国主义久怀觊觎之心,在发动全面对华侵略以后,就对海关税款展开劫夺。1938年5月,英日签订《关于中国海关问题的协定》,它是在完全把中国排除在外的情况下签订的,给中国的抗日战争带来深重灾难,极大地鼓励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此后更加变本加厉地侵略中国和英国在远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潮海开关史事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潮海开关的一些重要史事,诸如开关的具体时间、开关与开埠的关系、开关后潮海关与粤海关的财政关联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通商;1月19日,潮海洋关开设,外籍税务司制度建立。潮海开关后,常、洋两税分开征收,但两税的报解、奏销以及海关经费的支销仍归并于粤海关监督,潮海关与粤海关财政关系并未就此切断。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阅读风气肇始于晚清,鸦片战争后,西风东渐使得中国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日渐发生变化,大众传播媒介的大量出现是文化环境发生变化的重要标志。报刊业发展兴起,报刊不但通报消息、报道社会各种新闻,而且还肩负了舆论导向、教化风俗、针砭时弊的社会功能。在转型与变革的背景下,在“开启民智”、“教化民众”等文外之手的推动下,阅读成为中国民间的一种风气。阅读风气的形成扩大了国民的认知视野,启迪了国人的智慧,也使后人藉以保留了当时社会情状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15.
海关估价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关估价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环节。WTO《海关估价协定》是当今海关估价领域最为重要和完备的法律文件。在阐述有关海关估价基本理论及考察国际海关估价制度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重点研究WTO《海关估价协定》。《海关估价协定》包括海关估价标准、海关和进口商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等特点。以《海关法》为中心,统一海关估价立法体系等是完善中国海关估价制度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后,作为中国东北经济门户的海关也成为日本侵略的对象。日本通过操纵伪"满洲国",向各海关派遣日本顾问和封锁税收,将积存各银行之税款没收,以"优越力"驱逐各关税务司,强制接收各关。与此同时,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梅乐和所代表的英国等国对日实行的"绥靖政策"以及国民党政府的对日妥协,均对日本的侵略野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是垂死的行将灭亡的社会,由于其自身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非常牢固,无法通过自身的发展而实现向高一级文明制度的过渡,于是在鸦片战争这个外力的作用下,内部矛盾激化,导致太平天国革命,使腐朽的封建统治摇摇欲坠,最后在中日战争这个外力的最后一击之下将彻底崩溃。  相似文献   

18.
清代前中期极力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但清政府对外方面依然固守天朝外交原则,统治集团依然执行封闭的外交政策.这种状况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慢慢改变.中国外交逐步走出了中世纪的封闭.开始具有近代外交的气息.但这种打破并不意味着中国封闭心态的结束,在这以后,统治集团内部时不时还会冒出自我封闭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实现我国发展“一带一路”的整体战略,我国海关总署出台实施了《2016年海关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重点工作》。国际贸易与海关政策紧密关联,海关政策的调整会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针对我国海关总署制定的最新海关政策,必须加强研究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效避免海关新政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海关新政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后 ,上海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经济中心。随着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上海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及谋生手段也发生了随波逐流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