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仁淑 《日本学刊》2011,(1):147-149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中日两国陷入殖民地危机。然而,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历史遭遇不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二战以后,日本经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中日两国陷入殖民地危机。然而,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历史遭遇不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二战以后,日本经  相似文献   

3.
翻开世界近代史可以看到,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外侵略,处于前资本主义形态的东方各国,先后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然而日本却是个例外,当它刚刚步入半殖民地不久,却神奇般地摆脱了殖民地的不幸命运,走上了民族独立的发展道路。并在短期内成为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原因何在?本文将在与亚洲其它国家的比较中探讨之。 列宁说:“在亚洲,只有日本,也就是说。只有这个独立的民族国家才造成了能够最充分发展商品生产,能够最自由、广泛、迅速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①近代日本之所以能在亚洲孤军突起,没有象中国和其他国家那…  相似文献   

4.
以萧条为契机的日本企业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勇 《日本研究》1999,(1):27-31
二战之后,日本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日本特色的制度模式可以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此而形成的日本市场经济的封闭性却阻碍了日本经济向更高层次的转型,并最终导致了泡沫经济的崩溃,经济的长期萧条。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日本也进入经济转型期,...  相似文献   

5.
朱伟东 《唐都学刊》2009,25(5):94-96
美国的独立是北美殖民地重商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母国的经济产生了威胁,由此导致了七年战争后英国对殖民地经济与政治政策的转变,而这一转变又直接导致殖民地上层人士对英国的不满,而英国政府政策的失误则直接导致了北美殖民地与母国的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6.
"一战"的结束标志着美国从美洲大国走上了问鼎世界霸主的道路。为挑战英国主导的欧洲体系,美国采取了构筑欧洲地区均势的战略,通过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对战败后的德国进行扶植和绥靖,促使其迅速成为英国霸权的制衡者和直接挑战者。然而,美国对战败德国的一味纵容,也给自己酿造了苦果:德国法西斯的迅速扩张,以及再次发动的"二战"给世界文明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如今,美国仍未吸取历史教训,坚持其固有的"霸权逻辑",故伎重施,纵容日本以平衡东亚,遏制中国。殊不知,美国此举无疑是助纣为虐,引火烧身。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经历了有限支持、局外搅局和局内控制等几个次大的调整,而加入TPP是美国深度介入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战略大转轨。这一战略大转轨的目的就是诱使相关国家牢牢地捆绑在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的战车之上,迟滞东亚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势头,巩固和扩大其在东亚的战略利益。日本作为东亚的主要国家之一,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曾提出自身的一体化战略。但是日本作为美国的同盟国,其战略主要是与美国相符合的。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大转轨给我国的和平崛起带来了严峻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积极地应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美国重返亚太入手,分析近年美国对亚太政策的调整、变化及其根源,在此基础上探讨美国重返亚太政策对地缘政治的影响。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美国重返亚太反映了美国重视与亚洲各国的合作,而不仅仅是在亚太搞对抗。当然,加强与亚洲各国,尤其是与中国的合作才最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在重返亚太的过程中,受到经济实力因金融危机而削弱的影响,露骨地使用军事硬实力、挑唆亚洲一些国家对华敌视情绪,不利于亚洲各国的发展,也对美国当前的经济恢复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9.
1868年明治维新到现在,只不过才一百一十七年。但对日本民族来说,却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日本从遭受欧洲资本列强侵略的软弱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一条曲折复杂之路。它固然具有从落后的封建侄楷下解放出来的意义。而另一方面,它是在奴役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的战争中来发展自己的。列宁曾说,维新的日本是"先进国家"、是"文明的自由的",同时也指出日本是"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全副武装的强盗"。日本的奴役亚洲国家,必然遭到亚洲各国人民的激烈的反抗。日本在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惨败,这是明治维新后的最惨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论日本战争责任问题长期搁置的历史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1年 4月 3日 ,日本文部科学省教科书审定机关通过了由“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扶桑社出版的中学“公民”、“历史”教科书。这两册教科书完全按照日本历史修正主义的观点 ,把日本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描写成“亚洲解放战争”、“自卫战争”,把日本对殖民地的统治说成是“合乎国际法”、“合理”等等 ,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震惊。然而 ,面对中国、韩国等当年曾经深受其害的亚洲国家的反对和抗议 ,日本政府竟以“不便干预”、“审定自主”等为借口 ,拒绝对无视历史事实、美化“大东亚战争”的教科书进行实质性修改。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1.
近代日本海外移民活动,同为亚洲的近代移民大国中印两国迥然相异,极具特色。近代日本海外移民的动因、政府的移民政策、移民思想、移民流向的特点、因移民引发的国家间角力、日本扩张主义与海外移民的关系、经济侵略主义与海外移民等等一系列问题,也构成了考察近代日本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以近代日本的美国移民与日美关系为中心,通过日本政府如何处理"元年者事件"、如何应对"排日运动"、日本海外移民政策合理化调整等问题的分析,借鉴已有的国际移民理论中的相关论说,在国际关系视角下考察近代日本的海外移民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孔学堂》2014,(1)
<正>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曾预言,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这好像是个魔咒。近代大国崛起过程中,魔咒"显灵"了:崛起的大国挑战守成大国十五例,发生战争十一例。远的不说,就在亚洲,日本正是在明治维新崛起之后,迅速走上军国主义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和美苏两极对抗时代的相继结束,促使世界各国的战略构想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变化与发展过程;美国的亚太战略究竟向何处去,应该说是这种发展变化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偷袭珍珠港引起美国在亚洲的卷入,打开了它在该地区不断扩张势力范围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不仅与日本、南朝鲜、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一系列亚太国家签定了各种名目的所谓“安全条约”,而且公然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参加了朝鲜和越南战争,最终在亚洲筑起了一道反共的围墙。在过去40年中,虽然这堵墙的大部分已经倒塌,有的甚至反过来成了套在美国脖子上的绞索,但它的最重要环节的基础在冷战结束前仍然是相当牢固的。然而今天,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选择却不象二战后那么乐观了。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主义在近代日本政治思潮中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和独特之处。二战前,天皇制极端国家主义恶性膨胀,使东亚国家深受其害。二战结束,标志着极端国家主义彻底失败。从战后初期开始,以岸内阁为代表,实施带有国家主义色彩的政治追求,但遭到战后民主主义的抵抗而遇挫。20世纪80年代初,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立志构建"国际国家""政治大国""文化大国",这是战后国家主义思潮的政治反映。小泽提出对日本进行全面改造,以建设"正常国家",这是在冷战结束背景下国家主义的变种。安倍执政后,将安倍版国家主义思想贯彻到内外政策当中。安倍版国家主义思想既有时代性,又有复古特征,既是对当今社会思潮的反映,又是面对全球竞争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华桂萍 《学习与探索》2003,2(4):127-131
日本在二战后颁布了放弃战争、放弃军备的和平宪法,保守势力一直以改宪和重新军备为己任,日本社会党作为革新势力的代表始终站在护宪和平主义的立场上与之相对抗,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本向军事大国方向的发展。然而随着日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革新势力逐渐衰落,日本社会党也被迫在一系列既成事实面前一再退让,调整乃至最终放弃了"非武装中立"政策。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它们竞相争夺殖民地 ,扩展势力范围。亚洲成为帝国主义角逐的主要地带 ,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朝鲜则是列强争夺的焦点。在远东的角逐中 ,最突出的是沙俄的远东政策与日本的大陆政策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 ,这一矛盾最终导致 190 4年日俄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以俄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日本则凭借此次胜利 ,由一个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不久的亚洲小国 ,一跃成为在远东事务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地区大国 ,跻身于帝国主义强国的行列。日俄战争不仅引起了列强在远东地区力量格局的变…  相似文献   

17.
美国对东盟政策是影响东亚区域一体化与合作进程的重要变量,对其政策走向的研究,是保持东亚一体化良好局面,维护周边稳定合作大局的一项重要研究议程。奥巴马时期,在"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驱动下,美国加强了与东盟关系,试图以东盟多边机制为着力点,主导东亚区域一体化与合作进程,平衡中国的地区影响力。然而,这一政策未达到预期效果。特朗普上任后,美国新政府对东盟政策出现变数,在参与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区域进程方面,特朗普政府的兴趣可能会减弱。但从美学界讨论、官方文件、政策实践方面来看,美国不大可能改变已有的亚太战略目标,在调整实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方面,余地也比较有限。这意味,美国参与东盟区域合作议程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一个多族群的国家,族群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充斥着整个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二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白人至上主义和极右思潮的抬头,美国族群关系更趋于紧张。然而,在前苏联、南斯拉夫这些多族群国家解体的后冷战时代,美国却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族群关系。这主要得益于其不断完善的法律制度、多元与一体的相对平衡,以及不断改进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由于美国族群政策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而对美国的族群政策应重于研究、分析,慎于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的力量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美国发生的衰退倾向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美国的衰落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在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政治结构变化和政治衰退;其次,引发"特朗普革命"即政治生态混乱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为:美国长期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社会差距的扩大,金融资本主义下的赌博经济和美国作为军事大国的对外扩张。"文化是宿命的",正如这一名言所预示的那样,近二、三十年来新兴亚洲经历了快速的崛起,在这一过程中,儒教、佛教以及伊斯兰教等亚洲文明在传统的意义上得以复兴。亚洲固有的文化与从深层对其给予支持的亚洲文明,在几个世纪的沉默与衰退之后,开始成为地球新的宏大秩序的文化源泉。亚洲固有的文化和文明的复兴,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向当今的世界发出了历史性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人口增长速度虽然十分缓慢,但相对过剩人口却有增无己。中国近代的过剩人口问题不仅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也与同期世界人口城市化拉大了距离,同时带有明显的殖民地色彩。在中国近代社会,人口城市化与工业化并未能够同步前进。文章最后指出,探讨这一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