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词本无义,义随人生;词典词义,翻译增创。实际上,词典是翻译与词汇意义信息的结合产物,这是翻译教学工作者和翻译初学者都不能忽视的。翻译教学实践,需要引导学生借助《牛津》和《朗文》两部(双解)词典词义由语篇翻译而生成活用,使他们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会用、勤用、多用、善用词典,让词典所承载的信息在相关翻译方法处理的支持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翻译能力一直是翻译教学研究中较为关注的问题。高职学生的翻译能力是指在适度的翻译理论指导下,以实现交流为目的,对贴近市场的实用性文体运用多种能力、技巧和策略进行语际转换的能力。这一能力包括双语驾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文化辨析能力、信息搜索能力和实际转换能力等六项次能力。这种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分析模式对指导高职翻译教学能起到较为直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误译是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失误,它反映了学生处理文化信息能力的不足,同时也凸显了传统翻译教学忽视文化教学的弊端。因此,翻译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欧盟“欧洲翻译硕士”(EMT)的要求,结合作者多年从事科技翻译工作的体验,讨论MTI教学目标和培养翻译能力的途径。为提高学生的信息挖掘能力、主题知识能力和翻译服务能力,建议MTI课程设置中包括文献检索、中高级科普、科技文本类型、翻译伦理等课程。  相似文献   

5.
实现从以语言教学为目的的“教学翻译”到以翻译技能培养为目的的“翻译教学”的转变,关键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文章对“支架式”翻译网络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教学实例,具体分析了教师、同伴以及信息资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架”作用。这种“课堂上的成员互为支架,互相帮助”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实现对翻译能力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词典使用是翻译中的一项重要策略。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翻译中的词典使用情况。研究发现:学生拥有的词典数量、类型偏少,部分词典使用频率低,不能满足翻译需要;学生对翻译中词典使用策略的认知模糊,在词义提取、信息线索的利用等方面存在问题;教师的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客观上致使一些学生不能主动、独立查阅词典。建议重新定位词典使用策略、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多途径普及词典知识,以充分发挥词典作为一种学习策略的功能及其对翻译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译前分析为基础,对契诃夫的作品《胖子和瘦子》进行分析,对比多种译本,证明译前分析的必要性。译前分析可以使译者在翻译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为译者提供文本接受者、文本类型、篇章结构等文本内部和外部信息,从而使译者在翻译时能够准确地采取相应翻译策略,保证译文的质量。翻译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文本分析能力及话语分析能力,更有助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性会展中,会展文案翻译质量的高低关系着经济贸易活动的成败。所以,在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会展文案翻译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德国功能主义翻译学派的奠基人莱斯的文本类型学理论为会展文案翻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依据文本类型学理论,在翻译课堂教学中,对于会展服务类信息文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全译能力,对于会展推介广告文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增译、减译、编译和改译的变译能力。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的翻译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情境性、交互性、多维性、社会性、时效性和开放性,从教学方式、课程资源和教学评价三方面进行构建,克服了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翻译素质和信息素养,顺应了素质教育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翻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从功能对等的视角看,翻译强调的是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接受者对于信息反应的对等。翻译教学作为以双语(英语和汉语)的转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对文化传播更负有直接的责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翻译教学具有比对一般外语教学更为重要的意义。功能对等这一翻译原则在翻译教学,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信息研究方法和思想对许多学科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同样对翻译学的研究很有意义。语言翻译学的真正归宿是信息处理(管理)科学。对"翻译的标准"问题可以从外文原著的信息特征进行分析,其信息特征有实在内容特征、语言风格特征、具体行文特征。成功的译文应传达原文的这三个信息特征,亦即保证译文与原文信息的对等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信息增量、减量或失真的现象 ,结果导致译文的信息量大于或小于原文 ,或译文的信息偏离原文。要保证译文的质量 ,就必须对翻译过程中信息的增量、减量和失真进行有效的控制。文章探讨从语篇层次进行宏观上的信息控制和从冗余信息删减、缺省信息增补角度进行微观上的信息控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立足于英汉社交指示语的差别,依据权势和规约理论,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有关英汉社交指示语翻译中的信息流失问题.社交指示语翻译中的信息流失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上:语义信息、语用信息、文化内涵和文体信息.了解社交指示语翻译中信失流失现象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源语的有效信息值,确保话语信息的最大限度传递.  相似文献   

14.
将翻译中的文化问题统一定义为文化信息,并进一步区分为显文化信息和隐文化信息,进而以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对更深层次也更容易造成翻译失误的隐文化信息进行重点探讨,并提出了对隐文化信息进行保留、明晰化、及语用转换等三种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与文化信息的传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传递文化信息是翻译的首要任务 ,而文化信息可大体分为浓、淡两类。浓厚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不宜浅化 ,但较淡的文化信息可相应虚化。虽不同的翻译目的能够导致不同的翻译行为 ,但为了使文化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 ,方法上宜在忠实原作原意的基础上 ,争取译出文字的表面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语篇及语篇功能分析入手,结合实例对汉、英旅游文本及其译文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旅游文本翻译不仅是两种文字的简单转换,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其中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文化信息的理解与处理值得引起大家注意,并就如何有效地传递旅游文本中的文化信息,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资源开展翻译教学是翻译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提高学生实际翻译操作能力的目的,论述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中的可行性,并探讨了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建构.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信”一直被视为翻译最重要的标准之一。翻译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根据相关信息论原理,我们可以看到,“信”其实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以其作为标准来评价及指导翻译活动是不科学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将“信”作为翻译标准使得翻译研究的视野十分狭窄,因而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篇中的主位推进机制和信息结构对语篇的发展和连贯具有解释作用。汉英语篇在主位推进机制和信息结构方面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点,语篇翻译就需要对原语与目的语语篇的主位、信息结构进行解构与重构。从形式和功能的角度出发,通过主位推进与信息结构对推动语篇发展、连贯作用的分析,探讨汉英语篇翻译中主位、信息结构进行解构与重构的必要性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统教学手段限制了翻译课教学的速度和教学信息量的输入,对翻译课教学效果产生了消极影响。文章参照信息论和文本类型理论的观点,探讨了在大学英语专业翻译课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必要性及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