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给中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新鲜活力,新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等内容正在主导着学校体育教学的快速发展,使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深化,体育教学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教学课程,其教学模式与方法均发生深刻变革.体育教学是现代人才培养的保障性公共基础课程,贯穿于中小教育与大学教育,为保证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发展,建立完善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成为必然.基于此,论述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可操作性,进而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其可操作性进行解读,以期使体育教学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力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面对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中,要遵循"以学生为教育主要的原则,以职业素养为本位",是高职学前课程建构的实践路径重要的基础。职业素养,是通过实践教学,对专业能力、知识、技能等具有严格的要求,有利于高职学前教育课程的建构,把社会的需要与自我发展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以德艺行的多维发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师德为先为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从而才能对高职学前教育课程实施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体育课程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课程思政为背景,分析了高职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阐述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提出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有效策略,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门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这是德育课程课程形态的一次深刻的变化,新的课程形态带来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新的特点,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根据这些新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只有树立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观与科学的品德发展观,才能准确把握本课程的性质,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实施本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使学生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有利于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的培养日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使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目的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当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大力展开。体育与健康教育,被作为人的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开展职业学校的体育改革,本文从职业学校发展、教师素质、学生体育的学习、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等几个角度做了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与初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中等职业教育能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培养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诸方面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体育在职业教育中也是不可缺少一个部分,体育课程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  相似文献   

9.
2022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以改革创新注入教育发展强大动力。同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数字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面对新环境、新目标、新挑战,一线教师要走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离不开敢于创新的勇气,更离不开落实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行动。笔者结合两年来活力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宗旨,通过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以《装饰效果图制作》课程为例进行了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在融入思政元素的基础上,以期激发师生教学内驱力,释放师生课堂教学生命活力,发展智慧教育,引导智慧生成,为新时代智慧课堂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传军 《人才瞭望》2017,(12):149-151
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以及他的教育实践,都是立足民族发展的基础上,企望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伟大抱负的具体体现.目前,如何实现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模式等许多方面的探索和运用堪称先行者,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为转型中的地方本科高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二十多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是对研究生学历教育,本科学历教育的一个极大的补充。同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更突出其职业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培养的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着重探讨,在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高职教育职业性与高等教育性相融合的特点,对如何在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发挥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及间接,为进一步发挥高职教育特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蓬勃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为了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响应课程改革的有力措施,在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采取发展性评估机制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实现社会与教育主体的价值认同,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课题。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认同根植于对国家主流文化的自信,其群体价值认同建构于对产业文化融合的自信,其个人价值认同落实于对教育主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信。但是,职业教育在现实发展中存在社会价值认同体系普遍存在的三重矛盾,也存在价值认同教育偏差、教育主体职业认同感缺失的困境。职业教育主体可通过课程思政,运用价值认同过程中的经验认同、理性认同、情感认同三个层次,提升文化自信,在价值观的实践转化中实现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已经扬帆起航,掀起了学校体育研究和发展的高潮。新的体育课程思想要让教师成为课程实施真正的主人,让学生成为体育课程的主体、真正的受益者。建构开放性体育课堂教学,正是出于对这一思想精髓的理解,教师应充分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思政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原则,以实践为导向是深化理论知识、推进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引之一。坚持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导向,要以科学性的理论与思维为引领解决实践环节中的现实问题,进而在深化理论知识、创新思政教育过程中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坚持以实践为导向丰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内容、创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方式、创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将实践导向贯彻落实,为职业教育思政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学校教育不断追求的目标。体育课是学校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必定成为体育教师所重视的问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迎合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如何提高高职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健身和学习效果,又不使得体育课堂变成呆板的训练课,对于高职体育教师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在课程教学的准备、组织及执行当中不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思然 《人才瞭望》2015,(6):155-156
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作为以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的高职教育在发展中不断探索和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新策略,以求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方向对人才的需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认知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更为有效的新的学习理论,其理论思想对职业教育教学观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化、课程的设置、考核方式的多元化等具有科学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实用性强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中职学生人文修养的课程。中职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办学性质和教学要求,决定了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以专业学科教学为主,文化基础学科教学为辅。这就要求职业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让语文教学充分为专业的学习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是统筹发展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在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建设中发现,五年贯通的护理专业要靠重点课程来支撑,要靠特色课程来支撑,没有课程的体系做基础,专业的建设便成了“空中楼阁”。因此,通过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提出了分析、体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摆脱困境,走向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呢?本文对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