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民族地区,围绕饮食活动而产生的民俗资源丰富多彩,形成了具有地域性很强的饮食文化景观,把饮食文化融入到旅游活动中,增强了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农家乐是土家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载体,它集吃住玩为一体,成为正在兴起的新型乡村旅游模式。提升农家乐的饮食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充分合理利用饮食文化是农家乐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问卷、走访、座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对世代居住在位于云贵高原东坡武陵山区的土家族、苗族村落现代化与文化变异从概况、物质文化生活变化、精神文化生活变化三个方面作了比较详实的调查研究 ,提出了建设和发展该地区民族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龙祖坤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5):36-40
文化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武陵山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及人们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融合。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得出该地区影响文化融合的主要因子,为更好促进文化的融合提供参考,以助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要求。恩施州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不充分、市县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为推动武陵山区高质量发展,基于恩施州2005-2019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包括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绿色发展、人民生活、开放创新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借助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恩施州2019年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恩施州绿色发展表现良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森林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单位GDP能耗等二级指标,评价值均高于或等于100,属于“优”等水平;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表现良好,其中公路密度、消费率、城乡居民收入比等,评价值均大于100,属于“优”等水平;而经济规模和开放创新表现较差,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外贸依存度、人均财政收入、外资依存度、科技支出占比、人均GDP等,评价值均低于60,归属于“差”等水平。据此,为进一步促进以恩施州为代表的武陵山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应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开放创新水平、注重绿色协调发展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6.
王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30-134
本文在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背景下,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为例,就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作初步探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具体对策,以期深化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研究,促进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居住及饮食文化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林绪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1):6-13
:18世纪以来 ,土家族的居住饮食文化有三次大变迁 :改土归流 ;新中国建立 ;改革开放。变迁中起作用的主要因素有 7个 :( 1)输入新的文化因子。 ( 2 )发明创造 ;( 3)政治经济变革 ;( 4)传统的延续和遗存 ;( 5)生存环境 ;( 6 )自身经济条件 ;( 7)生活方式与习俗 相似文献
8.
邓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基于对武陵山区典型的文化遗产型特色民族村寨彭家寨的实地调研及其发展模式的分析,提出特色民族村寨发展应以生态为本、文化为魂、产业支撑、社区参与,认为以追求村寨整体协同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家园"模式是文化遗产型特色民族村寨发展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万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61-165
为了解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体质健康状况,选取湖北省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居民为研究对象,对2000~2010年间20~59岁少数民族居民国民体质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此十年间,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居民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各项指标出现了下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该地区身高指标有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与所处地理环境、体质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方式、健身配套设施、政策的宣传与引导有关。建议相关决策部门加大对该地区国民体质监测力度与频度,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体质监测体系,贯彻落实少数民族扶持政策,加大运动场地建设及配套设施力度,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提高体质健康认识与落实宣传工作,积极改善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并逐步形成自我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1.
司马俊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61-65
最近几年以来,恩施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二者还存在两张皮现象,还没有形成深度的契合。原因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不够等几个方面。为此,应当采取如下对策:加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力度,为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积蓄资源条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开发力度,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提升生态文化旅游的文化与科技含量;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力度,打造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加强文化宣传与传播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营造氛围;加强学术研究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积蓄人力资本等,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实现恩施州人文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2.
田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34-36
土家族文化以古文化的活化石、神秘的原始宗教、旷达的生活习性、独特的文学艺术著称,这条文化沉积带珍贵而且脆弱。土家族旅游资源开发应以文化保育为核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策略地确保多元文化以活态的形式持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3.
冉红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4):1-3,16
土家族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生态观。本文主要从神话传说、图腾崇拜、生产、居住、禁忌和丧葬方面,探析土家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从中看出,土家族的许多文化行为对生态环境起着顺应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成实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5):170-174
打造武陵山区城市文化高地是怀化市顺应发展潮流,创新发展理念而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打造武陵山区城市文化高地应发掘和整合各种资源,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转化。 相似文献
15.
山寨与山寨经济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山寨入手,概括了山寨的特征即封闭性、民族性、生态环境脆弱性等,并分析了山寨经济存在的问题,传统自然经济意识浓厚,市场观念淡薄;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加工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提出了发展山寨经济应从山寨这一特殊区情出发,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山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武陵山区生态条件相同,产业发展水平相近,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任务紧迫而艰巨。以恩施州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为案例,提出武陵山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政策建议: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绿色发展;立足本地实际,切实因地制宜;培育主导产业,促进效益提升;突出农民主体,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倾斜扶持,改善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7.
孙忠良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武陵山区农民工大军中的主体。但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武陵山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依然异常严峻。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的长效机制,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加强职业培训的力度,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主创业能力;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提升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文化遗产是土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更好地保护土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从条件上讲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遵循开放性原则、人民主体性原则、政府主导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周兴茂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5-41
当代世界,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的共识、人类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世界各国普遍以生态经济为其发展的根本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也逐步确立了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和战略选择。从实际情况看,武陵山区必然要以生态经济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选择。因为武陵山区是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屏障;客观现实需要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必然会牵动发展全局。因此,武陵山区必须迅速制定《武陵山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规划》,全面构建“武陵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全面修复、保护和建设武陵山区的生态环境;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制定考评、生态补偿、金融、信贷、税收等特殊政策;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生态经济的坚实依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李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1):143-146
摆手舞是土家族标志性的文化形态和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当前正面临文化生态变迁的困境,也面临保护和传承的困境。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保护摆手舞的文化生态,并加大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传承的力度,使之能够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