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书法作为一种抒情的艺术形式,每个人的作品无疑都在流露和传递着书写者的内心对美的追求和性情。作为一门古老的抽象线条艺术,书法所具有的古典魅力,永远都是那样的厚重有力和耐人寻味。有人说,国学自新文化运动开始就被割裂了。当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断裂之后,所有依附在它脉络上的艺术也会随之断裂。因此,当代书法在经过几十年被压...  相似文献   

2.
帖学派书法经隋、唐、宋、元、明各代逐步形成、发展、完善,到清代前期盛极而衰.阮元应时之需,撰<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系统地总结分析魏、晋以来书法的变化,将其划分为南北两大系统,论述了碑帖的形成及其特点,认为北派才是书法的正传,保存了隶书的古意,而北派书法又源于碑石,因此主张学习书法应以习碑为主,首倡碑学.  相似文献   

3.
书帖是古代尺牍当中的重要品种,是文辞和书法共同铸就的广为文人喜爱的艺术品类。过去对书帖的赏鉴比较集中于书法,实际上作为文辞与书法的统一体而言,书帖有着远远超乎书法之外的文学审美特性。书帖在六朝尤其晋宋产生发展的源头一般以为是山涛启事,侧重点在书写工具变异带来的影响;另外也有文字之成熟发展带来的对文字之用的超越以及汉字书写规律的自然演化。但除此之外书帖的产生发展尤其是其艺术成就的取得,在六朝之际还有一个不曾被研究者注意的重要原因,这就是玄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人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有人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看来,人是要有所责任的,人是要有所追求的,人是要有所作为的,人是要明理悟道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当下的文化生态趋于复杂化,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传统文人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为现代工业文明所替代,书法从而走下了精英文化的神坛,融入到了当代艺术的体系之中。当代书法由于展示方式的改变和现代评审机制的确立,其发展出现了两个主要特征:一是风格的多元化,二是各种风格呈阶段性流行。对流行书风的褒贬也不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就具有一定意义,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书法的审美范畴多种多样,"筋"是其中之一.如何理解"筋"及其衍生词语对书法意象的拟人化阐释及其对书法实践的指导,既是当代书法审美研究的课题,也是书法实践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书法品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品”与“人品”的关系是书法品评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书品即人品”,甚至把影响“书品”的某一因素夸大为决定“书品”的唯一根据,这显然受到传统封建伦理文化的影响;而有人在否定“书品即人品”的同时,也否定了“书如其人”的命题;也有人认为“书如其人”,然而又缺乏有力的论证和说明。实际上,“书如其人”的命题构成了“书”和“人”两极多元多向度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书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只是“书”与“人”关系系统中的一种关系,而决不是一个单向度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在书法品评中,“书品”与“人品”之间的矛盾以及其他“书”和“人”关系的各种问题都能从这一关系系统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何为书法?书法为何?这是一个困扰着“书写”人的元问题.书法首先从书写开始,再由自我的审美书写走向群体的审美文化消费.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人心灵寄寓的人格妙境与精神家园,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瞬间的永恒信息与审美传达.法度严明、意韵生动、学养浑厚、情感丰沛、个性可辨,是我们判定书法优劣的基本标尺.书写的审美维度,不是书写者的专利,更多的是接受者所赋予的权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之梦,其实现不能没有传统文化的支撑。其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价值基座,"中庸"、"王道"和"世界主义"思想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0.
抒情言志是书法的审美功用 ,尚道成道是书法的大境界 ;道的大境界 ,也是人性的大自由境界。书情、人性通道心 ,三位一体 ,是为“书之道”。人性的超越 ,书之法与无法及书之情性的自由性与丰富性 ,意味着书法的触角可以自由深入地悟道、言道、载道与致道。书法 ,道之华。  相似文献   

11.
正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孟子云:"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可谓纯良,人的行为习惯可以反映一个人品性。笔者认为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应从幼儿阶段抓起。有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然而,人的各种习  相似文献   

12.
<正>"文之不饰者乃饰之极"出于刘熙载的《游艺约言》。饰者,《说文》释为"刷也",有修饰、装饰之意,此处是形容文不修饰就是修饰到了极点,这是一种叙事的真实,此意极合宝林先生所著《刘熙载书学研究》,蕴醇儒学问于大雅文章。杨宝林先生是一位集古典文献学专家、唐宋文学专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当代著名学者和艺术家。胡崇炜先生曾这样评价他,"书如其人,质朴中不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慈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慈"就是"爱"的意思。有人说,善行无论多么渺小都不会被浪费;有人说,慈善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有人说,慈善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暖阳,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还有人说,慈善是出现在沙漠中的泉水,使面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永东路社区的几十位老人将人们对慈善的形容,以免费粥摊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4.
意象表现,可以说是中国绘画的本质特征。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刘勰、石涛等人的艺术观皆对中国绘画的意象表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中国画所用的工具材料也成就了中国画写意语式的完美表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中有所谓"道""器"之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托物寄情的人文情怀可谓中国绘画之"道",而中国画所利用的工具材料正是盛载中国文化之道的最佳之"器"。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师道"可说是其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深入研究古代的"师道",从中汲取丰富营养,这对今天的教育实践是大有裨益的。朱熹对《中庸》中的"率性之谓道"的"道"字解释说":道,犹路也。""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所谓"师道",就是指教师应走的道  相似文献   

16.
关于《老子》的道,应从矛盾中来分析其思维理路的历史展现亦即其历史性。"道"有不可"道"之常道与可"道"之非常道之分,"名"亦有不可"名"之常名与可"名"之非常名之别。正负之间恰好形成矛盾。黑格尔说《老子》之道以"无"或"虚空"为最高本质。若果真如此,那么老子的哲学就真的像他所说"停在初级的阶段"了。《老子》全书重在说"道",而"道"的丰富、发展与致用必须从抽象进入具体;而进入具体之路,首先是由道而理,进而是象与数。要专就人类社会历史进行讨论,那么,"道"从抽象进入具体的途径之第一步,就是由"道"而"德"。"道"经由"德"而在人类社会中显示了具体功能与作用。"德"正如同其来源"道"那样,其自身中也包含了内在的矛盾。综观《老子》由"道"而"德"而"仁"而"义"而"礼"的论证,可以看出那就是一个矛盾在以上诸层次上不断展开、演进的过程,这也就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进程。每个后一阶段皆为前一阶段矛盾的必然结果。因此,这样的展开演进的过程就不能不具有其必然性。《老子》从"道"与"德"的内在矛盾看到了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或不可避免性,这在古代中国以及古代世界哲学史上都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从贾湖到仰韶,从大河文化到成熟的甲骨文,再到殷周青铜器铭文及族徽符号,中国文字走过了从中石器时代晚期到夏商周三代的漫长过程,这一过程的发祥地,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原大地。中原,是华夏文化的源头,也是书法艺术的故乡。秦代诸代表性刻石,在字法上规范了中国文字,确立了书法艺术内在的规定性,影响了此后两千年书法的进程。唐代,书法艺术完成了篆、隶、草、行、楷五体书的创建,这全面奠定了此后中国书法的格局。在这一变革中,作为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起到了核心作用。北宋的《淳秘阁法帖》作为阁帖之鼻祖,在传播、普及书法以及确立帖学作为中国书法史重要一脉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以北宋灭亡为界,在以后的数百年内,中原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式微。中原自三代至北宋数千年间灿烂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在瞬间衰落后再难重现。在此背景下,中原书法也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从南宋到清末,中原书坛除王铎外,乏善可陈。倒是清末出生而活跃于民国的一些书家不甘于其时下状态,力图有所作为,写出了一些既具传统功力又有新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大者梁启超     
正一个人如果已经离世百年千年,人们还会为他怀念,为他激动,为他不安,这个人当然不是平常之人。孟子说,"养其大者为大人,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是指对心的保养,养其小是指对身体的保养。意思是说,一个注重品德修养的人是大人;一个只重视身体保养而忽视品德修养的人是小人。按照孟子的标准,说梁启超是大者,当之无愧。初识梁启超,是从历史书中知道他与康有为并称"康梁",是变法维新的风云人物。了解梁启超,  相似文献   

19.
帖学派书法经隋唐、宋、元、明各代逐步形成、发展、完善,到清代前期盛极而衰。阮元应时之需,撰《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系统地总结分析魏、晋以来书法的变化,将其划分为南北两大系统,论述了碑帖的形成及其特点,认为北派才是书法的正传,保存了隶书的古意,而北派书法又源于碑石,因此主张学习书法应以习碑为主,首倡碑学。经包世臣、康有为的倡导和宣扬,碑学兴起,盛行于清代后期的书坛。  相似文献   

20.
书法理论一开始便与自然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字的起源与构造源于自然物象,书法艺术的生成同样如此。从"自然"到"阴阳"再到"势"是书法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以自然形象描写书法形态美、书家风格、破解书法奥秘在汉晋普遍流行。唐宋,向自然学习逐渐摆脱表面之形,而是由此向上通向道、理,向下走向更为具体的法度,中间则有人之情感与自然的契合。宋以后,书家和理论家不再醉心于浩渺难知的"道",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经验描述上,自然和书法关系的理论没能有更多的新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