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就有人指出,文学的要义就是对人的描述。而如何描述,却是不同种类的作家或不同种类的文学显示出的特点。欧美文学从古希腊文学开始,一直到当下的"现代主义"文学,始终贯穿着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这就是人道——或叫人道主义的主题。它显示着西方人独特的个性,也显示了西方文学"以人为本"的厚重本色。  相似文献   

2.
爱欲表达即是承载于两性关系之上的呼唤与呼应的探寻过程.迟子建的小说中有大量关于爱欲主题的书写,此类书写一方面展现为对不同时代背景下两性关系的表现与探索,另一方面,更突出地表现为对人性本能、爱欲良知的深层拷问.迟子建创作中充满着的人文主义的现实关怀和对现实与残酷的温情表达也体现了她对爱欲本能的看重.作家认为在物欲横流、人性异化的社会中,扭曲的灵魂唯有在两性之间的互相寻找中才能被人之本能唤醒和拯救.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作品广受西方文学评论界的关注,有关其杰作——《麦田里的守望者》方面的评论,数量之多甚至被称为一种"工业"。在搜集、整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学传统、主题、语言、主要的批评方法等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归纳。  相似文献   

4.
《现代》作为1932—1935年上海文坛最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文学期刊,在坚持"非同人"立场的同时,又总体向左倾斜,故不看好自由主义和右翼作家的长篇小说。在传播接受左翼文学创作时,《现代》的传播接受者们着眼于作品的题材意义、阶级立场和创作思想,放逐对小说艺术的构思、审美价值的探讨,显示了很强的现实功利性;对于自由主义作家的作品,也以作者在文本中所展现出的立场、态度、方法作为评判的标准,以"阶级论"作为审视的标尺,认为作家的作品并不合乎时宜,接受呈现错位;对于民族主义作家及其作品,则演绎为文艺上的相互责难与攻讦,文本的政治视角被放大,主题与艺术价值被曲解,误读也就在所难免。这一传播接受生态反映出左翼接受者们在小说传播接受的过程中为争夺文学话语权所表现出的功利性与现实性,而非文学审美意义上的传播接受。  相似文献   

5.
《海姆立克急救》是一篇独具内涵的小说。其意蕴首先表现为一种欲望泛滥后真情回归的双重隐喻。郭砚和马端端的故事构成的是现实生活和文学创作双重意义层面上的爱情隐喻,是爱情关系中由欲的放纵到爱的回归的隐喻,也是爱情忏悔的隐喻。其次,作品书写了一种爱与赎的表演人生。三个主人公被作家赋予了"演员"的职能,在人生中分别扮演着等爱者、赎罪者、自救者的角色,具有共性的表演行为体现出两种内在意义:爱与赎。再次,小说传达了一种爱欲的原罪与自我救赎的意旨。主人公或缺乏自救意识而在婚姻危机中迷失自我,或自我救赎意识觉醒而最终走出爱欲误区,性格迥异的三人共同诠释了在爱欲原罪中"我们都需要自救"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的语境中,法国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充当了发掘中国文化和展现中国面貌的重要角色。他们遵循相似律、接近律、相反律的想象逻辑对中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描绘与重构,进而生成了特定时空中的中国知识和图像。中国既是剧作家克洛岱尔诠释天主教真谛的神器,也是诗人谢阁兰拓展"自我帝国"的意识疆域的触媒和亨利·米修拯救西方"野蛮人"的一个良方。可以说,法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中国"构成了克洛岱尔、谢阁兰等现代主义作家反思文化传统的重要资源,拓展了他们的艺术视野和思维,拓宽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题材和主题的疆界,显示出西方近代文明在全球化历程中对他者文化的重大形塑作用,也对我们反思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小波在国内文学界有相当的影响力,在西方世界长期以来却无人知晓。其作品英译《王二的爱欲枷锁》的顺利出版改变了这一现状。从译介角度来看,王小波作品英译的翻译主体、翻译选材、翻译策略、推广机制、翻译批评呈现出引人深思的特征,也为研究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在元代文学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而离魂这一文学主题也因《倩女离魂》而被逐渐重视,其故事题材自九店楚简到郑光祖,经过几千年以来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演绎,呈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而其主题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嬗变。  相似文献   

9.
莫运平的《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是一部关于西方文学救赎与被救赎的文本。具体而言,该文本提出并回答了两个相关的问题:西方文学的元拯救问题;基督教与西方文学的意义连接问题。在文本中,基督教文化成为了西方文学的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学史教程中,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通常被归入传统主义或现实主义作家之列.但是,他的许多作品,尤其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1895),充分反映了贯穿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基本主题——异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哈代可以被看作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11.
《麦田里的守望者》被称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现代经典",小说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更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形象之一。红色这一文体特征在小说中的反复出现展示了小说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这一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代表人物叛逆、激进、热情同时又软弱的性格特征并进而揭示出小说的主题及"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2.
英国女作家多丽思·莱辛在英美妇女文学中成就显著,她的代表作《到十九号房间》的社会背景、主题意蕴、表现手法等均显示了女性在西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精神状态和生存危机,呼应了西方女权运动.因而她被誉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作家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医生角色不时地作为一种承担特殊社会意义和负载作家审美理想的独特形象进入文学的视野.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文化和文学语境的变迁,文学作品中的“医者”形象与内涵亦不断演变.以“医者”形象变迁这一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相关文本,研究西方文学不同时期作品中“医者”形象所呈现的不同面貌——从《圣经》神话中医治一切的上帝到现代派作品中接受过医学教育并掌握现代医学技术的医生,西方文学经典中的“医者”形象经历了去神性化的过程.同时指出,不同时期的“医者”形象又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医学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作家对医生角色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戏剧经典地位的确立与其对西方文学传统的创造性继承紧密关联,西方文学传统为莎士比亚戏剧提供了生发、成长和繁衍的土壤:古希腊罗马经典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得以借鉴和改写;意大利作家的创剧手法被巧妙运用;英国本土作家关注的主题被继续探讨;《圣经》和《编年史》中的素材和史料被广泛选用。莎士比亚戏剧对西方文学传统的“继承性创作”或“创造性摹仿”,在诗性语言的运用、伪装人物的塑造、批判性的人伦教育、戏剧结构的革新、圆型人物的塑造、启蒙思想的彰显、自由意志命运观的演绎诸方面成就斐然,为推动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因此确立了它在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为基础,选取谭恩美的三部作品《喜福会》《拯救溺水鱼》和《奇异山谷》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其面向"东方主义"的复杂嬗变过程,即附和——颠覆——超越。为了获得西方主流文学界的认同,作品《喜福会》体现出谭恩美对"东方主义"的附和;随着文学地位的逐步确立和写作视野的进一步拓展,谭恩美之后创作的《拯救溺水鱼》体现出对"东方主义"话语有力的悖反和颠覆;而《奇异山谷》中追求的东西方多元文化融合则实现了对"东方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周瘦鹃是鸳鸯蝴蝶派的核心作家,以著译哀情小说闻名,世称"哀情巨子"。周氏编译的《心弦》收录西方小说十篇,却鲜有相关论述。经考证,作为"我们的情侣"丛书之一的《心弦》,选择编译的十篇小说均为经典之作,其主题与周瘦鹃的"哀情"文学观密切相关。从《焚兰记》、《赤书记》与《重光记》的译本分析可以发现,周瘦鹃的悲情初恋、惨情叙事与言情模式等人生体验与文学理念融汇到《心弦》的编译之中,透露出译者的"哀情"情怀。对《心弦》编译的考证与论述,既可以补充文学编译史的疏漏,又可以丰富周瘦鹃"著、译、编"的全方位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间一向有种不对等的交流,一般中国学者熟知西方文学经典,但西方人并不掩饰他们对中国文学的无知。这种现象发生在今天,个中原因有其值得探讨的复杂性。中国的文学经典《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给自己和知友们看的一部感伤忆旧录,他从来没有、也不屑于承认自己是作家,无意将其发表,更不愿意用它牟利或谋生。这与同时期的欧洲作家有着根本的不同,他们都是很自觉、自知的作家,有鲜明的读者意识和市场考量。我们将曹雪芹与他同时代的西方作家进行比较研究,就凸显出曹雪芹在当时世界作家中的独特地位及创作意义。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的《长恨歌》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而《长恨歌》中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历来受到人们的种种猜测和质疑,更有历代的作家学者对其作出种种不同的解释。有的解释说是为尊者讳,有的解释说是为了"集中文字于主题",有的解释说是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等等。从解释学的角度看,时间越往现代社会推移,解释者越会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对这句诗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十年来,中外学者对《圣经》文学性的研究,牢固确立了《圣经》的文学经典地位."圣经文学研究"历经研究"圣经中的文学",到解析"作为文学的圣经",内涵渐趋丰富.本文探讨了西方文学、中国文学与《圣经》内在而深刻的联系,揭示了《圣经》基督教对西方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时期的作家常自喻为"美人",今天则有不少作家被冠以"美女作家"称谓。称谓的变化折射出认同的变化,背后则是古典文化与美学精神的变化。"美人"作家,其内在精神气质偏"悲",这种"悲"性精神正是中国古典美学与文化内在气质的特有表达;"美女作家",其内在精神气质则趋于"乐"性,这一精神也契合了当代文化娱乐化发展的时代精神。作家称谓从"美人"到"美女"的嬗变,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美人文学的终结和美女文学的兴起,意味着古典文化与美学悲性精神有一种向娱乐化以及深层的享乐主义、纵欲主义一脉相承的文化嬗变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