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商品的包装语言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语言,它包括商品的商标及其风味或特色宣传用语等.商品包装语言的翻译必须在不违背翻译准则的前提下,兼顾商品的特征以及消费者的语言习惯和心理特点,注重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过于拘泥科学性会使商品包装的创意不够新颖、独特,从而缺少吸引力.但是一味追求艺术性,甚至是追求一种怪异的“西化”效果,使包装语言变得怪异而难懂,这同样是商品包装语言翻译过程中应该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戚健 《南方论刊》2009,(8):48-50,58
商标名称的翻译不只是语义的对等转换,而是突出商品功能的艺术再创造。成功的商标翻译往往需要依靠译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摆脱原语商标词音韵和意义上的束缚,不拘泥于传统的“忠实”标准,有意识地加以变通或背叛,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方式,达到等效的翻译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商标翻译最高层次的“忠实”。以“叛逆”求“忠实”,这就是商标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的主要方式有谐音寓意、纯粹译形、音形相融以及义形相融等。  相似文献   

3.
现而今世界潮流滚滚向前,似乎什么都要向欧美国家学。于是乎全国上下一片英语热,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能说一两句“yes”“ok”“sorry”则十分光彩,以至于在中国举行的种种会议现在也开始不打算让国人听明白了,有些甚至于连中文同步翻译都不屑提供了。言外之意之声即是:连英语都听不懂还混什么劲!还能算什么有学问的人吗?更为壮观的是现如今到处都是诸如WTO啦、MBA啦、FBI啦、CBS啦、BBS啦,难以尽数;而普通老百姓也在被大批的偶尔夹杂着英语台词的港台风剧目所吸引……于是乎,一个颇尖锐的问题便摆在了国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4.
论品牌名称汉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品品牌名称翻译是一种特殊翻译,从传统到现代的各种翻译理论在品牌名称翻译问题上都显得捉襟见肘。品牌既是专用名词,同时又是普通名词。品牌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重新命名,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而品牌作为商品的名称,其翻译又受到一些原则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从中英文广告的差异看广告翻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告翻译的目的是将一国的产品推销给生长在另一种文化中的人,使后者接受前者,特别是作为商品符号的商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标的翻译也就不可忽视。那么,如何才能使商品在销售国有一个符合社会文化习俗、语言习惯及消费者心理的商业广告呢?这就要求广告的翻译以功能对等原则为指导,采用省略、改译等翻译方法,译出符合译入语市场消费行为和译入语行文习惯的地道译文,实现外来广告的当地化,进而打开市场,促进销售。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适切的商标名翻译为迅速占领国外市场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以商标的功能为依据,着重讨论在翻译商标名称时要注意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以求在译入语中最大限度地达到甚至超越原商品商标的宣传功效和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7.
毛丽珍 《理论界》2008,(8):152-153
商标翻译对于商品打入国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翻译的目的论、美学角度以及商标自身的特点来讨论商标翻译贵在简洁传神,并结合商标翻译的实例来讨论如何达到商标翻译的简洁传神。  相似文献   

8.
在学术研究中有一种风气目前颇为盛行,这就是“因人废言”或“因人立言”。以研究鲁迅问题为例,前一时期因为《<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作者被认为有问题,于是乎对这一“序言”望而却步,甚至在行文中有类似句子也成了一种“讳忤”。学术研究是探索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不是看哪个人说的,而是看所说的是否如  相似文献   

9.
严复翻译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所创“信、达、雅”翻译之标准,历来争议颇多。其实,我们不必执着于此。因为,严复实有系统之翻译思想。这就是:突破语言文字之隔膜,奠定翻译的前提;洞悉“信、达、雅”之内涵,恪守翻译的标准;了解国民之素质,明了翻译的宗旨;重视核心概念之沟通,把握翻译的关键;贯通中西之思想,提高翻译的素养;建立专门之译书局,完善翻译的组织;体察救亡图存之实情,彰显翻译的动机。  相似文献   

10.
杨永和  张建明 《云梦学刊》2000,21(2):98-100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中外商家十分重视其商品的质量和名称。本文列举了中外一些著名的商品名称,从翻译的角度分析了其成功之处;也列举了一些有失偏颇的商品名称,指出了它们的不足。从英汉两种语言就某些商品名称的命名和翻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作为阐述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第一人,其文《爱国论》深刻洞见了“国”与“民”的关系,此文,以翻译为桥梁,对开化期朝鲜“恢复国权、启发民智”的爱国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影响。《爱国论》在朝鲜的三次翻译充分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对翻译的选择与干预,而且作者通过不同文体的翻译尝试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开化期朝鲜汉朝翻译的面貌;体现了近代新概念、新文明的一系列新词语也通过翻译走入处于激变期的朝鲜语词汇系统,充分发挥了翻译的语言价值与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闻的宗旨在于传递信息,翻译新闻可视为信息的再次传递。新闻标题的翻译重在信息功能的体现,兼顾其美感功能;导语的翻译应以译文信息的有效传递为目的,重新整合信息,重建语义结构;正文的翻译应考虑源语和目标语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的不同而进行“编译”,以满足目标语读者的需求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 西方商业性社会是外向性、开放性的,经商要向外拓展,征服自然界就必须向外探求。这种天人对立的社会特性造成了西方人外向性的心态。人们最关心的是外在世界的构成,时间与空间、物质的形式,事物的比例等等外在东西。中国农业型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的,于是乎天人和谐中的“怡然自乐”,又造成了中国人内向型的心态。人们最关心的是自身内在的东西。外向的西方人爱智,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为乐;内向的中国人尚贤,以“太上  相似文献   

14.
《家庭科技》2006,(4):50-51
根据国家工商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赔偿(即买一赔二):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销售商品的。 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7.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相似文献   

15.
依据王初明提出的“续”理论,探讨“读后续译”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以某大学英语专业大三年级两个平行班为受试群体,实验组读后续译,对照组正常翻译,检验“读后续译”过程中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读后续译过程中存在语言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词汇选择和结构模仿方面;优秀他译对学生产出的译文起到强力拉高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严复译著与“翻译的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大翻译准则,分别代表了翻译活动中的不同权力关系,其中“信”体现了传统翻译活动中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权力支配关系;“达”意味着译者对原文的选择和改写,从而将翻译改造为挪用,体现出一种“思想挪用的政治”;“雅”代表了译者在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的特定权力关系背景下,通过归化策略护存主体语言之纯粹性、主体文化之凝聚力的努力,构成了一种“语言归化的政治”。在近代中国错综复杂的思想、文化、社会背景中,严复译著充分展现出翻译活动中的各种权力关系,从而成为“翻译的政治”命题的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样本。  相似文献   

17.
明清之际西学译著文献的翻译特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译著活动主要由传教士与我国学者合作完成;翻译以“达意”为主要原则;文献编译融合中西,中方学者取舍标准视其能否经世致用;译笔风格多样,不乏佳作。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商品?这仍然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迫切需要统一认识、并明确加以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从商品开始,即从产品由个别人或原始公社相互交换的时刻开始。进入交换的产品是商品。……马克思第一次揭示出它对于整个经济学的意义。”①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学界却流行着“商品生产的产品就是商品,因而商品、价值和价值规律,是与商品生产相关联的历史范畴”这种商品观。这就否定了“进入交换的产品是商品,因而商品、价值和价值规律,是与交换相关联的历史范畴”这种马克思主义的商品观。在我们面前摆着两种根本不同的商品观。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商品观,以指导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逻辑学,是从西方移植而来的。在晚清西学东渐的大潮推动下,清末民初翻译来的西方逻辑学译本主要有两类:一是从英文直接翻译而来的译本,多将Logic译为辨学、名学、理则学;二是从日文翻译而来的日本学者编著的译本,多将Logic翻译为论理学。这些以“名学”“辨学”“理则学”“论理学”为译名的西方逻辑学译本的翻译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逻辑学开始发轫并成形。在译介西方传统逻辑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博采众长,编译出各种逻辑学讲义,以适合中国读者及清末新式学堂教学之用。随着晚清新式学堂的普遍建立,逻辑学以“论理学”或“名学”的名义,在新学制中占有一席之地,列入师范学校及高等学堂日常教学设置中。新式学堂课程日益完善,从西方移植来的逻辑学,亦随之在中国逐渐成长为一门独立的现代新学科。  相似文献   

20.
作为诗人,郭沫若不但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而且在中外诗论的影响下结合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提出了一系列诗歌创作的见解。作为诗歌翻译家,他就诗歌翻译进行了大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在理论上提出了“风韵译”、“创作论”、“共鸣说”和“以诗译诗”等诗歌翻译理论;在实践上有感而译,作译并举,译诗形式丰富多彩,译诗的音乐性特别强。因此,郭沫若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具有诗人译诗、知行合一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