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政府实施保障少数民族就业、合理分配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等发展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印度发展少数民族区域经济政策的经验,我们应通过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缩小与消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落实促进少数民族就业的政策、破解少数民族就业难题,建立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合理机制、开发与保护同时并重,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新村建设、提高少数民族生活质量等措施来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从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起正式实施了。这项法律以宪法为依据,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指导思想,把我们党长期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民族工作的重要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它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数民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自主权的基本法律。这项法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对于在我国和我们自治区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国家的统一,发  相似文献   

3.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保障问题是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否巩固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处理国家和自治地方、汉族同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相互之间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必将日益突出,对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实际工作中如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实施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195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标志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全纳入法制轨道。《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二是民族自治地方教育、科技、文化等项事业蓬勃发展,三是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四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发展,五是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四川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有14个世…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作了基本的规定。根据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除了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外,而且还可以对法律规定的某些条款进行变通规定或者对某些法律进行补充规定。这些规定,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很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构成目前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法规的主要内容。为了叙述方便起见,本文把…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除汉族外,还居住着50多个少数民族。解放以后,我们党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平等政策,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载入宪法,并且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法,让各少数民族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这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也必须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很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民族立法工作也取得了重大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为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少数民族教育、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部门法律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从而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不断巩固和发展。其中,制定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法,成为当前民族立法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如何讲政治,根据学习的体会和多年实践的经验,我认为以下五点是非常重要的: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们是这五少数民族地区,教职工和学生都是由多民族构成的(学生中少数民族占60%),这一点与内地大学完全不同。但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上则完全是一样的。这一点上不能有丝毫的含糊,任何时候都不能强调特殊性而在办学方向上发生动摇,出现偏差。这是一个大前提、大政治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规定了德、智、体全面发展,规定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  相似文献   

9.
试论变通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法制是世界上多民族国家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民族法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民族法制工作逐步纳入了法制轨道,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加强了民族法制工作,1982年制定了现行宪法,1984年又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一个以宪法为基础,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包括各项调整民族关系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在内的社会主义民族法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所有这些法律、法规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深化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民族法体系还很不完备,其内容、结构和数量都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民族工作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五大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均未出台,带有变通内容的单行条例更是少而又少;许多民族自治地方在立法、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均存在有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为解决发展不均衡,促进共同富裕,它们都十分重视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一、世界一些国家开发不发达地区的经验1.采取立法、行政措施及制定优惠政策,是顺利开发落后地区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证美国政府开发西部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是适时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不断采取坚定的、富有吸引力的立法措施。在土地政策方面,1785年制定了第一个土地法令,规定每英亩土地售价为一美元,最少出售量为640英亩。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认识到这个规定超过了中小自耕农的付款和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11.
财政是国家行使其政治、经济职能的重要工具。在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同样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调动各族人民在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其中核心问题一是要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利;一是要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大力发展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尽快改变民族自治地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落后面貌,逐步消除民族间  相似文献   

12.
王炜民 《阴山学刊》2005,18(5):50-55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和繁荣过程中,无论政治、经济、科技还是文化艺术诸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肩负着建设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共同历史使命。因此,做好民族工作,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始终是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得到了落实,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得到了加强,实现了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我区各级党政组织带领各族群众,认真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各项民族政策,为发展各项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较敏感的大事。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解决好民族问题不仅关系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而且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周恩来同志长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组织制订者和领导实施者,他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我国实际,在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了一系列有关解决好民族问题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不仅已经和继续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上发挥积极而重要作用,而且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宝库作出不朽贡献。一、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  相似文献   

15.
经济政策是国家为调节、控制经济运行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准则和措施。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与其它地方有较大的差异性。制定和实施当地的经济政策,不仅要反映再生产规律和价值规律的一般要求,而且必须充分反映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和区域自治的特点。“少数民族是否也把自己看作是各种政策领域中具有特别的关注和利益的集团?这是非常重要的。”①经济政策符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客观实际,反映各民族的共同意愿和要求,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建国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包括管理本地区经济的自治权、财政倾斜、扶持优惠和人力投资等方面的特殊经济政策,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当前,在传统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由于民族地区的体制目标与运行条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原有的经济政策也需要在新的经济基础上作出适当的调整与选择,才能适应当地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新形势,及时有效地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这些规定说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17.
《理藩院则例》是清朝治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门法规。它是清朝制定的民族法规中“体系最为庞大”、“内容最为丰富”、“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部”。它对蒙古族及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司法等诸多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它把行政法...  相似文献   

18.
<正>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是考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验证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成就的重要窗  相似文献   

19.
<正>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力争使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制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纲领。这个纲领,对全国各类地区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时,必须遵循这个纲领的基本精神,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吃透省情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切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是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法规,即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变通、补充法律规定的权利。一、问题的提出自治条例是体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权的主要方面,自治地方的人大能否制定出切合当地民族实际的自治条例,是衡量自治地方是否正确行使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自治权的重要标准。至1995年底,全国156个民族自治地方中的123个自治州、自治县制定出的自治条例已经批准生效。但自治条例在制定和批准过程中,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到目前为止,全国五大自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