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卡西莫多和克洛德在遭遇爱情而不可得时,一个走向了崇高的自我牺牲,一位却走向了邪恶的深渊.原因在于二人心灵内质的巨大差异、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爱情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比较中、俄两部表现重大政治反思题材的影片,它们在政治与爱情、政治与人性关系的表达,以及运用象征与隐喻传达思想等方面的异同,体现出两位大师的思想及影像特点以及因两国的政治和文化差异而形成的反思的深广度与特色.  相似文献   

3.
《红与黑》爱情描写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 ,通过主人公于连与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描写 ,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王政复辟时期整整一代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憧憬、追求、奋斗、苦闷 ,从中可以看到当时法国的整个社会风貌 ,也揭露和鞭挞了查理十世的黑暗统治。《红与黑》不愧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力作  相似文献   

4.
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固然有着社会的经济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双方思想性格的差异,这才是造成悲剧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妙玉是一位正值青春韶华的妙龄尼姑,虽被森严的佛门教规和封建道德观念剥夺了爱与被爱的权利,但她敢于打破世俗的常规戒律,去大胆追求正常人的生活和爱情,可她难以超越所处的历史环境,因此,妙玉最后仍是以悲剧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此完美的人,也只能注定她的最后结局是悲剧,让人不得不在哀挽中沉思。  相似文献   

6.
龄官是《红楼梦》中刻画得比较成功的次要人物之一,她的性格特质是造成其爱情和命运悲剧的重要原因。这一形象具有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内涵,其爱情悲剧在全书整体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二姑的爱情和幸福是被封建文化的"死水潭"吞没的.她的凄凉人生是封建文化摧残人性和生命的见证,是对封建礼教戕害中国妇女身心的控诉.  相似文献   

8.
爱情是文学最重要的意象与主题之一,也是文学的永恒魅力所在。爱情文学和文学中的爱情描写在本能与人性、人性与神性的交叉地带,真实细腻地呈现了人类可能具有的性与爱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多心理、社会元素纠葛冲突的状态,进而思考人类自然层面和精神层面可能具有的关联方式和跃迁潜能,因此,在塑造人性、创造人们对可能生活的想象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是成名于本世纪40年代上海的女作家。她的小说选材是平凡的,多以“恋爱、婚姻”为题材,而她爱情小说的内在意蕴却是深远而不平凡的。这些意蕴主要包括:1.浓厚的悲剧生命意识;2.对复杂人性的深刻发掘;3.执著于世俗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红与黑》以大量篇幅描写了于连与德·瑞那夫人和德·拉·木尔小姐的爱情。但这里的所谓爱情,并非那种有着共同感清基础、心心相印的真正爱情,而是特定政治历史背景下的畸变的爱情。 一 主人公于连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倒退的时代。经过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到1830年7月革命前,40年来,法国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始终很激烈,封建贵族势力在垂死挣扎,大资产阶级向保王党频频发动进攻,同时又和复辟了的封建贵族和天主教会沆瀣一气,一同构成对下  相似文献   

11.
在十七年文学创作中,"红色经典"是作为其主流文化资源而存在的。本文以"红色经典"小说中的爱情书写为个案,探讨了当时这些文本在政治夹缝下对爱情的处理策略,由此推及十七年时期爱情书写的时代特征。从而展示了文学书写与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承志的代表作之一《黑骏马》描写了主人公白音宝力格在离去九年后重返草原,寻找往昔恋人的爱情故事。在对爱情的描写中,凸显了索米娅的两种角色以及白音宝力格对这两种角色的寻找,但这种爱情并没有落脚于具有个性的个体之上,因而是被架空的,不是真正的爱情。  相似文献   

13.
艾丽丝·默多克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哲学家,她善于运用艺术的想像展示人生的经验和现实的本质。《黑王子》在一段不幸的爱情故事中探讨了艺术与道德完善的关系。小说主人公对艺术执着追求,在历经爱的洗礼后,摒弃“自我”,关注“他人”,一步步接近善的真实。  相似文献   

14.
1960年的电影《红色娘子军》虽然在公映时删掉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线索,但却没能改变他们传奇的爱情品质。在中国大陆1960年代电影模式化稳固和197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大背景下,《红色娘子军》虽然不能脱离文艺创作在人物阶级属性和塑造方面的时代性制约,但并不妨碍对其本体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5.
学习红学大家脂砚斋、诸联、毛泽东等人对<金瓶梅>与<红楼梦>比较论述,在此基础上对这两部古典小说文本内容,包括书名、题材、背景、结构、人物、性爱、笔法、细节、语言、结局、价值等11个方面作一些具体的比较论述,从而见出后者对于前者的继承、借鉴、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从文本叙述行动层的组合、叙述因子的构成和叙述的基本图式出发 ,分析《红与黑》的文本构成。笔者认为 :《红与黑》的文本由一个主要行动层和两个次要行动层组成 ;文本故事世界中的自由叙述因子不仅支撑着非自由叙述因子 ,而且充分体现了叙述者的个性特征 ;文本故事世界的叙述图式则展示了以张驰来调节的叙述节奏 ,从中蕴含着作品的悲剧性美学涵义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前半生是在无爱的婚姻中度过的.朱安既给他带来了难以叙说的痛苦,也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他自己的蜕变.之前,有已成为往事追忆的琴姑的痴恋;之中,有超乎于男女情爱之上的许羡苏的关怀.而真正使他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和旗手的,则是与许广平的惊世之恋.  相似文献   

18.
论人力资源会计的双重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会计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较多的课题之一 ,然而其中众多文章对人力资源会计属性的界定还值得商榷。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内涵、应用现状分析 ,探讨了其双重属性及适用前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红与黑》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女性阅读的角度 ,分析了《红与黑》中女性形象体现的女性特征 ,阐述了女性追求及追求中的痛苦和挫折 ,并指出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毁灭是社会功利导致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对物种的道德考问是一种现代话语方式,它已成为当今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在自然界中,只有人是有道德的存在物。人把同情、善心给予非人存在物是人性之必须,并非出于非人存在物的内在价值或人的功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