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陈弋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7(11):75-77
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活用教材 传统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凭借。”视教材为学生学习的唯一资源,作为学生评价最主要手段的考试,也是在这样的理念之下设置命题的,每次考试“课(本)内内容”都占极大的比重。在这种语文教学观的指导下,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去教,让学生把课本的内容背下来、记下来 相似文献
2.
石义彬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2)
新闻语言是如实呈现客观事实的语言,是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反思的结果,是一种“受众的语言”。它来源于社会实践,依赖于社会实践,它的面貌总是随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于晓峰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2-85
屠格涅夫对文学的本质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提出了生活乃是一切艺术的永恒源泉、文学必须准确而有力地表现真实、任何艺术都是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等文学本质理论,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文学批评丰富了其文学本质观。 相似文献
4.
党亭军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9-131
本质主义知识论发端于西方古代哲学家们的"本体论"追求。本质主义知识论在促进人们追求与探索真理、拥有知识、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它也对学校教育的课程、教材及教法产生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在本质主义知识论的视野中,课程等同于知识的"确定性",教材只呈现知识的"简约性",教法遵循知识的"权威性"。本质主义知识论是致使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难以深入推进的内在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孙晓毛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1):80-83
马克思认为,人是以其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方式而存在的。因而,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作为个体而存在的特殊本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塑造了人之为人的基本特性,即人的主体性和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6.
7.
从古典本质观出发研究教学的困难不仅在于教学现象的纷繁复杂,更受困于本质和现象二元对立。笔者以存在现象学
视野下的本质观为理论基础,以直观的方法分别观察在无他人在场和有他人在场两种情形下教师教授的意识和学生学习的意
识,得出教授即以教授为目标的教师之自我意识,学习是以学习为目标的学生的自我意识。但有无他人在场,教师和学生自我意
识的存在方式有所不同。无他人在场时,教师和学生都处于纯粹自我意识的状态中;而当他人在场时,教师和学生将可能处于纯
粹自我意识和被动反应两种状态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校辅导员本质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对高校辅导员本质的科学认知是建构辅导员主体论理论体系的基本起点和认识前提.笔者以马克思主义本质观为指导,围绕高校辅导员本质的存在性、多维性、层次性、发展性等基本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在存在性上,高校辅导员有自身质的规定性,其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在多维性上,辅导员本质是由其内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需要从多维视角对其审视;在层次性上,辅导员本质可分为界本质、类本质、种本质、亚种本质与个体本质等基本层级;在发展性上,辅导员本质中与生俱来的政治本质并没有改变,其育人本质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观反思——兼谈教学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课程教材的发展史来看,教材观可概括为:知识教材观和智慧教材观,新课程实施中产生唯教材是从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教材观未能实现由知识教材观向智慧教材观的转变.知识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教学的蓝本.规范、控制着教师的教学;教材的关键部分是知识点和练习,且教材是教学的惟一资源。知识教材观导致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失衡、基础知识与学科整体相矛盾、学术性与实践性相冲突,以及课业负担过重等现象.智慧教材观视教材为发展学生能力的素材,教材的价值不在于“控制”教学,而是为教学提供基础性本,教材的结构具有开放性和创生性?智慧教材观是对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学习智慧的张扬:教学方法的变革必须树立智慧教材观。 相似文献
10.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关于世界本质和人类本质的一般认知定理是建立在物质—意识两元素论基础上的。现代信息社会背景下,意识和物质将融合形成第三个基本元素—精神体,并由此构成物质—意识—精神体三元素论的哲学观,三元素论的哲学观对理解世界本质和人类本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卫东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38(1):113-115
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育学界对于历史教学论课程性质的讨论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应用教育理论学科说、教师职业技能学科说和具有历史专业特色的教学理论学科说。教材建设方面成果丰硕、特色鲜明,但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建筑材料”课程教材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建筑材料”是工科院校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从知识经济和创新意识的角度 ,分析了现有“建筑材料”教材的不足 ,提出了“建筑材料”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樊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5):43-45
实现外语教学课程改革,需要从课堂教学入手,分析外语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考量应对方案。为此,结合实例初步归纳出新课改实用外语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即:课堂内容生动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互动合作的课堂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从代价论视角审视,新课程改革“轻视知识”之嫌恰恰是一种必要的合理付出,淡化对知识获取结果的死记硬背,转向对知识获取过程的体验和发现,是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陈旭宇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22(3):9-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引发了基础教育全方位的变革。课堂教学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其改革的方方面面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备受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课程理念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与形式化、课程实施的探究性与接受性、课程传统的借鉴、继承与发展等问题的自觉反思,有利于课程改革寻求一种平衡,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7.
郭欣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1):57-58
教材的改革与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以江苏省现有教材状况为例,阐述了在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如何进行教材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贾保华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杜威所提出的实用主义经验论,教育本质论,教学论思想等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积极借鉴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培养创新思维,重视实践经验,教育人文性以及课程内容实用性等方面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阮承发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20(6):9-11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学校管理必须人本化。学校人本化管理必须坚持学校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的价值取向 ;必须重视人的需要 ,时时处处以激励为主 ;必须在组织设计和规章制度制定及实行等方面充分考虑教师的特性 ;必须把培训和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ZHOU Jin-jun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与全面实施,长期以来一直在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等方面普遍较差的中小学的德育课程改革也进入了新的建设时期。在新课程背景下,德育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德育方法及德育评价等方面都应进行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