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工作的主要突破口,是宣传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也是提高新闻作品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要坚持做到"三贴近",必须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2.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三贴近"的要求,既要遵循宣传思想工作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自身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3.
新闻工作是党的喉舌,必须忠实地履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新闻机构借助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传媒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新闻工作通过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实践"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闻工作只有贴近群众生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表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党的形象的大问题,也是人民群众认识评判的主要根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坚持"三贴近",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性质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质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诉求和重要突破口。把握"三贴近"的统一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与引导性原则,在教学理念和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方式和评价等方面贯彻"三贴近",能够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娱乐节目必须贯彻"三贴近"的要求,而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断加大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力度,自觉地以引导和培养受众的高尚品位为己任,才能真正把"三贴近"的原则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的新闻事业长期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党的机关报改进新闻报道,增强新闻可读性,办好党报所必须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当报纸由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以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坚持“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报道方针,向市场化的转轨中,新闻向突出“有用性”的方向发展中,如何既要突出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服务基层,贴近群众,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性,又要强调它的有用性,产品性。新闻报道的“三贴近”问题在新形势下,又凸显出它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新时期的前进方向和工作重点.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实践"三个代表",必须努力做到"五心".  相似文献   

9.
"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是我省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的总体要求,也是推进高校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高校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主旋律,凝聚实干,开拓创新,实现高校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贴近”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原则,新闻工作“三贴近”,就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运用群众语言,多反映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内容实在和有新闻价值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对"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到马克思"在引用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把作者不愿意出版的著作当作他的主要的真实的思想;二是把作者已经删除的话作为作者思想的论据;三是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著作当作马克思一个人的思想,不顾马克思读者对象和境遇的变化,人为地造成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对立.其思维方法仍是传统"本质主义"的方法而不是他们所声称的后现代的文本境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永中 《江汉论坛》2008,1(2):119-121
本文从封面、插图的角度考察<新青年>杂志"人"的视像的演变.文章认为,<新青年>杂志早期注重个人视像的建构,后期倾向于以底层阶级或革命阶级为代表的人民视像的营造.视像话语变化与文化思潮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周世中 《文史哲》2003,(4):97-98
我国法理学直接来源于苏联的法理学 ,间接秉承着欧陆法理学传统。该传统在以往的特点是特别关注法律的“宏大”问题。 2 0世纪以来 ,欧陆法理学明显出现的对司法中微观问题的系统论述 ,并未在我们这里得到回应。只是近些年来 ,随着中国司法改革任务的提出以及司法在法治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地位的日显 ,我们才开始关注司法并同时关注欧陆和英美关于司法的理论。尽管如此 ,我们对于司法中法理学问题的探讨还只是初步的 ,还没有引起法理学界的共同关注。这就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将法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放到以司法为核心的法律之“微观论证”上来。本组笔谈的目的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14.
<说文解字>说"赋"字意为敛,知贡赋是其本义.古时贡赋必陈之于庭,赋、敷、布、铺古同声,韵部亦同,因音近义通,故"赋"有"铺陈"之义."赋"作为"六义"之一,是诗歌的一种表达方式.<左传>、<国语>等书中的"赋诗"把"赋"这种表现手法加以发扬光大.伴随着"赋诗"这一现象的衰微,"赋"也由一种表达感情的手段转化为一种文体,即赋体.  相似文献   

15.
蔡翥 《学术探索》2005,(1):57-62
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微观层次上,选择关系资源为分析路径,同时结合宏观层面的制度性动力分析,拟以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形式,来探析农村社区阶层分化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研究当代中国农村,特别是以安徽为典型形态的中部地区农村农民的社会阶层分化问题,探讨转型期关系资源与农民阶层分化的关联,并将就实地调查中所获农民阶层分化的具体情况,探析"关系"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向关系资源转变的过程,分析关系资源在农民阶层分化中扮演的角色,对这一微观层面的社会事实做出解释,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相关社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与文化思潮在深层哲学精神上表现为对启蒙理性的批判性反思,揭示从神话中解放出来但最终又回归神话的“启蒙辩证法”成为这一文化/审美思潮的现代性动力;而世纪之交至21世纪初的文学思潮则将这种对启蒙的矫治及对理性的反拨,再度推向了从解放到神话的自我异化之途,演绎出一种可称为“欲望辩证法”的文化/审美逻辑。从“启蒙辩证法”到“欲望辩证法”,既反映了90年代以来文学转型与文化动力的复杂性与逻辑必然性,也体现出这一时期文化精神式微的内在症结。  相似文献   

17.
从"破体"到"失范"——当前中国散文文体的异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散文文体研究笔谈,邀请到四位分别出生于20世纪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年代的学者参加。四位学者长期关注、从事中国现当代散文创作和理论研究,对于散文文体问题卓有心得。孙绍振教授以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对真情实感论的十大漏洞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范培松教授认为一部散文文体的变革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散文写作中自我的蜕变历史;陈剑晖教授将学者散文的文体特征归纳为内敛性的思维方式、生命的本真呈现、智慧写作和自由心灵四个方面;王兆胜编审认为当前中国散文出现了严重的失范,迫切需要解决散文的文体异化问题。四篇论文由于作者的知识背景、学术结构、观照视域、审美经验的不同,构成了令人回味和反思的理论对话空间,我们相信这种对话,一定会促发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深思和争鸣。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的现代民族国家观是在外来侵略和西方民族国家观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其前期国家观的重要特色是以个人本位为基础,这也是他区别于梁启超、孙中山国家观,没有走向“国家至上”的国家主义的原因。在1920年9月前,陈独秀对“宪政”这个大前提都是认可的,但民初以降社会政治黑暗的加剧,国家的“合法性”危机的出现,强化了陈独秀所接受的法兰西“高调民主”,特别是卢梭的古典激进自由思想。陈独秀在经历了一段“宪政”与“直接行动”并存的矛盾后,最终放弃了温和的“宪政”诉求,转而谋求激进的“直接行动”。“直接行动”为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及其国家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乡土美学在复杂的文化情境下,在与各种强权力量的对抗中,针对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大众传媒、消费主义的扩张现状,分别从怀旧、人本、神性这三个维度,突显出本身的审美特征,完成了自我的审美超越。在此意义上,无论是作为学科体系还是审美维度之现代乡土美学的建构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现代工业社会的大众文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文本,而是一种融合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特点的新的文本形态.由于得到了一个社会从权力机构、知识阶层到普通平民等各界的认可,大众文本正不断地被"经典化",也越来越占据社会文化的主流,显示出大众文本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