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应星的著作,除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外,传世的还有明崇祯刊本《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四种,合订一册,藏江西省图书馆。一九七六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标点出版,书名《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思怜诗》共五十二首,其中《思美诗》十首、《怜愚诗》四十二首。卷端有宋应星作的《思怜诗序》,序文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七十年代初期以来,国人研究“宋学”的人日益增多,成为中国学术界一个热门的课题,形成了研究的高潮。如《天工开物》一书,先后有各种印本,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注释本、新注研究本、还有英、日、法、德等国译本。《野议》、《谈天》、《论气》、《思怜诗》四种学术著作、有上海人民出版社白文本、江西人民出版社王咨臣注释本、宋应星的传记却比较少,只有潘吉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杨惟增《宋应星思想研究及诗文注释》、谢先模《宋应星年谱》、王咨臣《宋应星年谱稿》(待印)王河、王咨臣《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宋  相似文献   

3.
<正> (一)宋应星对王夫之的启发中国人民大学葛荣晋教授等,早已探讨张载、王廷相与王之的思想传承和革新,但是未尝注意宋应星对王夫之的沾溉。武汉大学萧父教授主编《王夫之辩证法思想引论》,载李维武《王夫之论“生”和“死”》,徵引李时珍《本草纲目》与方以智《东西均》科学化的生死观,然而全书亦不涉及宋应星。最先论述宋、王关系的书,是中国科学院潘吉星《宋应星评传》。宋长庚《谈天》首章善用《吕氏春夏·察今》“刻舟求剑”对顽固的教训,形容登东岳泰山看日出时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如何理解《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一诗,学术界曾发生过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这首诗写的是妇人思夫,还是女子盼嫁。争论的结局,似乎是前一种主张获得了胜利。所以今天解释这首诗,几乎形成众口一词一边倒的局面。例如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说:  相似文献   

5.
《载驰》是《诗经》中一首相当有名的叙事诗。这首诗描写了很尖锐的矛盾冲突,历代的说《诗》者对诗中矛盾冲突认识分歧很大,而这种分歧又直接关系到对此诗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的评价。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考察和辨析,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教正。为了分析方便,将原文抄录于下: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相似文献   

6.
宋应星是明代杰出的科学家。本世纪以来,国内外出现了不少研究宋应星及其著作《天工开物》的专家、学者,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对于宋应星《天工开物》的写作动机等问题,至今还未有人涉及。为此,我们根据宋应星纪念馆所存资料和去年底掘墓时所获材料,对其著述《天工开物》的动机作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朱淑贞,号幽栖居士,在宋代,唯有她能与清照媲美。《词坛丛话》曾记载:“宋妇人能诗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贞,再则魏夫人也。”宋代宛陵人所辑的《断肠诗词集》存朱氏诗二百多首,词三十多首。她那“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的诗句,使人争相传诵,“未尝不一唱三叹也。”可见其诗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关于朱淑真咏项羽一首诗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论坛》1992年第7期所载黄嫣梨先生《宋朱淑真咏史诗十首述评》一文,认为《咏项羽》这首诗表现了朱淑真的“宿命思想”,反映了朱淑真对项羽失败原因的错误认识。这种观点,我认为不够恰当。朱淑真的诗是这样的: 自古兴亡本是天,岂容人力预其间。非凭天与凭骓逝,骓不前兮战已闲。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是对“天”的解释.“天”的含义,在古代是特别广泛的,古人常把一些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难以掌握的运动规律,不可思义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古诗十九首》是曹睿于景初中对曹植文集"撰录"的结果。曹、甄之爱,发生于建安十六年(211)暑期,写于建安十七年七月的《离思赋》,为曹植之思甄之作;《涉江采芙蓉》为曹植于建安十七年十月随父出征孙权时于长江北岸所作,与曹植《离友.其二》为同一主题的不同体裁之作。翌年正月从江边归程中写作的《朔风诗》,再次证明了《涉江采芙蓉》为曹植思甄之作。  相似文献   

10.
闺怨诗,顾名思义,是反映闺中妇女离愁别怨的诗,闰怨是诗歌中的古老题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可一直追溯到先秦时代。《诗经》中的《伯兮》、《君子于役》,《殷其雷》、《雄雉》、《小戎》、《采绿》、《晨风》、《白华》等诗篇,都是写闺人思今远出在外的丈夫的怨望,可算是最早的闺怨诗了。产生于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明月何皎皎》、《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孟冬寒气至》等,都是以  相似文献   

11.
《饮酒》诗是陶渊明的一组五言诗,共20首。《饮酒》诗中,酒、诗与思共同支撑起陶渊明的思想世界,陶渊明对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发生于酒、诗与思的相激相荡中。天人共同构成着世界,陶渊明把世界称为世间人境,物与人共在于世间人境。人生活于世间人境,或迷或悟,各成一精神境界,亦各居一境域。在陶渊明看来,心能远物并且带来寂静,在寂静中吾亲近于物,观物之为物,物我性分自足,我既不化物,亦不物化,物我各持其性,自在、适性、逍遥。  相似文献   

12.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以中、日、法、英、德等国文字传遍全世界,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土在他的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大量引用《天工开物》的材料,称它为“很重要的技术著作”,并赞扬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英译本把《天工开物》叫做“十七世纪的中国工艺学”,日译本则称之为“中国技术的百科全书”,德国人称宋应星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这些评价说明宋应星和《天工开物》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广泛的国际影响。 本文拟就宋应星的生平及《天工开物》的价值特点等作些粗浅的探讨和简评。  相似文献   

13.
《田家三首》是王绩作《全唐诗》卷三十七有王绩的《田(一作山)家三首》,题下注:一作王勃诗。《文苑英华》卷三一九也将《田家三首》收在王绩名下,则知宋人对这三首诗为王绩所作并无疑义。而明铜活字本却将此三首诗归在王勃名下,从此,《田家三首》之归属始有两说。《全唐诗》收此三首诗在王绩名下时虽注“一作王勃诗”,但卷五十六王勃名下未收,其倾向性亦很明显。可明确断定《田家三首》是王绩作,因诗的内容风格正合王绩之生平思想及生活情趣。《唐诗纪事》卷四王绩小传云:“大业末,仕为六合丞,嗜酒不任事,因解去……以《周易》、《老子》置…  相似文献   

14.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李涉《润州听暮角》这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一首七绝,诗句清新自然,音韵悠长,是一篇情景俱佳之作。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选录了这首诗歌,(见下册p236)但是对诗中“海门”的注释却失于考虑,影响了对诗的正确理解。注者说“海门”是今江苏省海门县。这首诗是写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的,怎么作者居然看到大雁飞到离镇江数百里的海门县去了呢?其实,孟浩然就说过:“北固临江口,夷山近海滨。”(《扬子津望京口》)李白也说;“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宵。”(《焦山望松寥山》)这里的夷山、松  相似文献   

15.
阮堂明 《殷都学刊》2010,31(1):59-64
《全宋诗》苏轼诗卷除了据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录入以外,还从《永乐大典》、《诗渊》等文献中辑录一些佚诗、佚句,对苏轼集外佚诗的收集整理,作出了很大贡献。不过,笔者在考察中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误收、重收以及所辑不全等。对此,本文对所发现的问题作了考察,涉及到十三首诗、八首佚句,另辑录佚句五首。  相似文献   

16.
别诗一首无名氏 结发为夫妻①,恩爱两不提。 欢娱在今夕,燕碗及良时②。 征夫怀往路③,起视夜何其④? 参辰皆已没⑤,去去从此辞⑥。 行役在战场⑦,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⑧。 努力爱春华⑨,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⑩,死当长相思。 【说明】 《别诗》相传为苏武和李陵相赠的五言诗,经近代人研究,断定不是苏李的作品,作者已不可考,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这些诗大都写朋友、夫妇、兄弟之间的离别,总题为《别诗》。 这一首是征夫辞家别妻的诗。《玉台新咏》卷十收入此篇,题目就作《留别妻》。大意先述平时的恩爱,次说临别难舍,最后…  相似文献   

17.
柳春蕊 《阴山学刊》2007,20(3):33-38
从史书材料、五言诗在汉代创作情况、对锺嵘和刘勰相关观点的辨析、与《古诗十九首》比较等六方面对《文选》所收李陵诗逐一考证,可以得出结论,《文选》所收三首“李陵诗”应当是李陵作。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我国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1587年——1661年)四百周年诞辰,也是他撰写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初版的三百五十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不但重新认识到宋应星的科学成就,同时也将追索到他作为一个杰出科学家所具有的自然哲学思想。宋应星的自然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天工开物》、《论气》、《谈天》等著作中。  相似文献   

19.
朱金发 《江汉论坛》2006,(9):100-103
周代燕礼和射礼是相关的礼仪,都使用了《诗经》的许多篇章。燕礼有正歌四节和“无算乐”。前者用《诗》篇章固定,后者则较自由。春秋中期,燕礼用《诗》情况开始变化,四节正歌被抛弃不用,代之而来的是宾主之间酬酢赋《诗》,这对春秋时期的赋《诗》断章取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射礼用《诗》较简单,乐射用《诗》是:天子用《驺虞》、诸侯用《霾首》、大夫用《采蘩》、士用《采蘋》。《霾首》不传,其逸文在《礼记.射义》、《大戴礼记.投壶》等篇中。  相似文献   

20.
诗仙李白的《静夜思》乃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名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关于此诗首句中的“床”字在解释中产生了分歧。有的人认为“床”指的是眠床或卧具,有的人认为“床”指的是凳子,未有定评。笔者近日翻阅《辞渊》,知“床”字还有“井上围栏”之义,再对照《静夜思》,觉得将其中的“床”字如此理解似更准确熨切。我们先从《静夜思》之外寻求佐证。古乐府《淮南王》篇云:“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埂汲寒浆。”又南朝梁武帝《双桐生空井》中有“银床系辘轳”句也可作为旁证。李白的《长干行》诗中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