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旅游本科生直接就业是对旅游高等教育效果的检验。目前,我国旅游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存在着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的问题,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旅游企业实践工作,旅游企业也不能有效接纳旅游毕业生就业。分析旅游毕业生直接就业存在的问题,发现旅游教育机构与企业对人才认识不统一是其根本原因,提出旅游毕业生直接就业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论旅游企业人才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就业已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旅游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很高,然而中国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却面临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的尴尬.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阐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于旅游企业最看重的能力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最欠缺的就业能力进行的调查分析,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状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要为旅游行业输送从事旅游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在就业调查中却发现,实际的就业情况与培养目标并不相符合.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有来自社会、用人单位、学生以及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本身.作为高等院校,要从自身的教育体制出发,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进行改造,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教学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探索,能使高等院校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需要的毕业生,改善学生的就业情况,同时也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旅游卫星账户(TSA)是目前公认的测度旅游就业量的最为科学的方法,原因在于其基于OECD就业模型从旅游的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来测度旅游就业。设定测量旅游就业的产业技术假设,并结合相关文献详细介绍了建立TSA方法框架的五个具体步骤,从而为测算区域旅游就业贡献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旅游管理本科生的“低就业率,高流失率”一直是困扰旅游研究和旅游业界的一大难题.本文在分析旅游管理本科生专业认知、就业意向和专业忠诚度的基础上,运用对应法分析了旅游管理本科生专业忠诚度和专业认知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管理本科生专业认知较为清晰;就业意向明确,但就业目标与现实差距较大;专业忠诚度低,且受行业认知和专业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教育迅猛崛起,不仅形成高等教育热门专业的招生热和就业热的空前发展之势,而且形成其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发展鼎盛之势;也不仅建立起从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到各高校设置的旅游学院、旅游系及其旅游专业,而且建立起旅游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博士后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应对当代中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有效解决高校旅游教育高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深化旅游教育体系及其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这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而且也是一个现实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旅游专业人才的高就业率,也暴露了"低专业对口率、高流失率"等一系列就业问题。基于区域旅游业发展态势,分析影响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动因,探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就业不完善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旅游卫星账户(简称TSA)是目前世界上被公认的测量旅游就业量的方法。在充分研究旅游卫星账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方法,以黑龙江省为例,对旅游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这是首次运用TSA方法测算黑龙江省旅游业对就业贡献的尝试,其结果与世界旅游组织对黑龙江省的预测情况较为接近,以此证明TSA框架的应用价值及旅游业的就业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代大众旅游业的凸现推动了旅游教育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旅游教育体系,为旅游业提供了大量所需的人力资源。但旅游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低、流失率高这一就业现状,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旅游教育资源的浪费。分析旅游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原因,从四个方面贯彻落实旅游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工作,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出符合旅游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国的就业总量都可以划分为核心就业和非核心就业两部分。在我国目前,能构成核心就业的主要有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的就业、新型资本形式企业的就业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就业。从根本上说,这些年就业困难的积累是企业创新和核心就业扩展缓慢和严重滞后所导致的。而企业创新不仅能扩大核心就业量,而且也不会有损或破坏整个经济的就业量。  相似文献   

12.
徐迅 《阅读与作文》2009,(11):18-18
吃年夜饭,我最开心了,因为不但饭菜丰盛,吃过饭,还有压岁钱拿呢!  相似文献   

13.
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与求职人员之间签订的关于未来劳动聘用关系及劳动合同主要内容的书面文件。由于许多大学生都需要在正式毕业前寻找工作,而用人单位也担心应聘人员脚踩多只船,所以,在当前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广泛适用。由于就业协议本身不是劳动合同,关于就业协议的相关法律规定也不多见,实践中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力受到挑战。本文主要比较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异同,从而为认清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顺利解决关于就业协议纠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职业信息     
<正>平安三高管年薪超过4000万3月20日,深发展、中国平安发布了2007年年报,两家公司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并且两家公司的高管薪酬水平也在飙升。中国平安年报显示,该公司有3名董事  相似文献   

15.
职业信息     
<正>上海:用工体检原则上不查乙肝指标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查不再是劳动者健康体检常规项目而人人必检。上海市卫生局近日作出明确规定: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外,各医疗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市场混乱,就业管理失序,目标设置、市场、诚信、合同、信息等就业陷阱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实施积极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多渠道开辟就业途径,引导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择业期望;形成制度化就业管理模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规范就业管理,防范就业陷阱,保障大学生就业工作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7.
浅谈大学生就业观与就业指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 ,归纳、概括了大学生的主要就业趋向及其产生原因 ,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就业心理以及就业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 ,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促进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统分包分到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一次就业政策的变化都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影响更大。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大学生的就业政策,调动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的积极性,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推进大学生全面实现就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是既相关又有差别的两个概念,就业率表达的是量,就业质量则是在量的基础上表达的质,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一所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可用就业质量率表示,它与就业率之间可以通过质量转换系数相互转换,并可根据质量转换系数确定其就业质量等级。  相似文献   

20.
变革中的劳动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国或地区采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以应对失业这一全球性问题。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就业类型和工作方式在不断变化 ,它要求社会保持一支富有弹性、在数量上可调整的、并且易于流动的劳动力大军。终生教育是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始终具有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经济形式的多元化 ,更需要社会一体化 ,政府的调控政策在解决就业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