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谈石油发展史时,必然要提到沈括。有人把沈括称作中国石油事业的先驱。的确,他对中国石油事业的贡献是很大的。 沈括与石油 沈括(1033—1097年)①,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里。父亲沈周曾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泉州(今福建泉州)、江宁(今江苏南京)等地做官。沈括从小跟随着父亲,到过不少地方。父亲去世)后,就自力谋生。24岁  相似文献   

2.
<正> 应该纪念沈括。安徽人民对于沈括应该怀有一种亲切的感情。因为沈括在安徽住过,为安徽人民办过好事。沈括三十一岁那年(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曾任宣州宁国县县令(见《长兴集·万春圩图记》),上过《论圩田》五说,奉转运使差,去过芜湖视察当时已荒废的秦家圩,视察后,力排众议、主张修复,并参加了修复工作,工成,把秦家圩改名为颇有意义的万春圩(见同上),也是这一年,他还在宁国完成了他的《乐论》(见《长兴集·上  相似文献   

3.
我写过一篇《沈括描写京口风光的诗篇》短文,载《教学与进修》1980年4期,介绍了为残本《长兴集》中所佚去的四首诗,即《金山》,《望海楼》、《润州甘露寺》、《吊陈升之宅》以及长诗《图画歌》中有关甘露寺壁画的几句,并作了简单的说明。后来翻阅旧籍,续获一首,现补行介绍出来,以饷关心沈括遗著或镇江掌故而同我一样未见过吴允嘉重编《长兴集》的读者。  相似文献   

4.
一法家政治家沈括 沈括(公元一○三一年——一○九五年),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一个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的法家,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从二十四岁起,先后作过地方小官。一○七○年起,在中央政府任要职,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一○七一年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公事,一○七二年负责王安石农田水利法的重点项目汴河疏浚工程的调查规划;一○七三年察访两浙农用水利,促进两浙水利和围田工程的兴建;一○七五年察访河北西路,加强了边防军事设施,同年,兼判军器监,使军器质量显著提高,产量成十倍的增长。在此期间他曾任三司使,管理财政,坚持减免下户役钱;他还曾出使于辽,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一○七七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第二年)被贬至宣州(今安徽宜城)任知州。一○八○年,主持延州(今陕西西安)军事,屡立战功,后屡遭贬谪,被迫退出政治舞台,到澜州(今江苏镇江)梦溪隐居,直到六十五岁逝世。  相似文献   

5.
沈括(公元一○三一——一○九五),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他曾积极参与王安石的变法活动,和当时大地主阶级保守派抗衡,虽然后来遭到保守派的打击和迫害,但始终不渝地坚持他的革新、进步的政治观点和立场。沈括参与变法活动的过程中,曾做过许多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生产发展的工作。他坚持抗战路线,反对妥协投降,曾出使契丹,和契丹贵族集团进行过面对面的斗争,击败了它们陈兵威胁的阴谋;并曾亲自率领军队,和骚扰破坏的西夏贵族集团作战。他主持过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主持过优良兵器的制造。在他从事这  相似文献   

6.
伟大古典小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当年虽曾有过在镇江对岸的瓜州图绘《天官图》(借原画今已毁失)以及幼少年时由家人从苏州陪游过镇江金山寺等地的传闻;书中正文和《脂本》批语中也存在有提及“京口(镇江)”和“江上出网鲜鲥”的文字,可惜除《红》书(主要为前八十回)外的雪芹诗、文、书、画包括其中可能多少也有关于纪述镇  相似文献   

7.
古代润州(今镇江)被称为"吴头楚尾",居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是南来北往水陆交通要冲。苏轼虽然并未在润州任职,但12次途经润州(今镇江),与润州士人柳瑾、刁约,与留寓润州的沈括、王存、苏颂、米芾,与润州佛教人士圆通长老、宝觉长老、焦山纶长老以及佛印等都有或深或浅的交往;苏轼更是与润州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曾计划买田润州长期居住,在风光旖旎的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蒜山都留下了诗文和遗迹。认真研究苏轼与润州各方人物及景物的联系,建立相应文化景点,对于研究苏轼与地域文化关系,对于提高镇江文化知名度无疑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在镇江举办的金秋经贸洽谈会活动中,侨商、港商是重要角色。这与镇江侨办服务经济、广泛交友工作是分不开的。 今年以来,镇江侨办主要领导多次带领职能处室工作人员赴镇江各辖市区和镇江新区开展调研,掌握各地招商引资方面的产业特点、发展思路和引资需求等方面的总体情况,做到向辖市区介绍客商和向海外客商推荐项目时两方面都心中有数。同时,积极发挥海外资源优势,以各辖市区为载体牵线搭桥,以侨商投资需求与地方引资需求为结合点,为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作贡献。 截至目前,镇江侨办先后带领20多批200多人次海外客商  相似文献   

9.
在八○年第四期、八一年第二期《教学与进修》上,王骧先生曾先后介绍了沈括描写京口风光的诗篇——《金山》《望海楼》《润州甘露寺》《吊陈升之宅》和《花山》等七律.这对我们这些关心沈括和镇江掌故的人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近日查看资料,意外地在《丹阳县志补》上又发现了沈括的一首七律《丹阳楼》.这意外的收获,使我非常兴奋,现在也把这首诗介绍给读者,并作简要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镇江非遗文化"镇江三怪"为例,通过对镇江非遗文化及文创市场的调研,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创产品结合的可行性,认为应开发以非遗为核心的文创产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地方文创产业体系,希望给新时代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们伟大祖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曾对人类作出过重大贡献。我们伟大的各族人民,非常聪明,非常勤劳,非常勇敢,出现过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无数能工巧匠、奇特人材,有过很多居于世界第一的科技发明和流传千古的学术论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北宋时期的沈括,就是一位多才多艺、博通诸家的伟大学者,他晚年的科学名著《梦溪笔谈》(包括《补笔谈》和《续笔谈》)便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 沈括的生平简历 沈括,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1)。生…  相似文献   

12.
沈括(1031年——1095年)钱塘人,宋仁宗嘉祐年间进士,曾任司天监、翰林学士、三司使等职。他学识渊博、不仅对自然科学有杰出的贡献,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也有较深的研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有许多创见。特别是他在经济方面的主张,更值得我们重视。由于他曾任过三司使,主管过租税钱谷盐铁和财政收支事务,使  相似文献   

13.
任何伟大人物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沈括,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学者、政治活动家的出现,与北宋的社会环境,亲朋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密切相关。关于社会条件,人们论说不少,亲属情况,仅见周生春有专文探讨,①这里打算做些补充。沈括的交游,尚缺乏专文,本文拟侧重探讨一下他与王安石的关系。沈括著作  相似文献   

14.
司马贞《史记索隐》声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马贞,字子正,自号小司马,新旧唐书无传,生平事迹不详。据《史记索隐序》自题“朝散大夫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河内司马贞”,可知他是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据《唐书·经籍志》,他还做过润卅(今江苏镇江)别驾,可见江南也曾留下过他的踪迹。司马贞撰《史记索隐》30卷,今三家注合刻本通行于世。本文音切一依中华书局排印本《史记》(1972)。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了外企中外籍人士心理需求和地方涉外旅游发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镇江市外资企业中外籍人士旅游心理需求:常态游需求、深度游需求、休闲游需求。指出了镇江地方涉外旅游的特色优势:镇江常态游的优势、镇江深度游的优势、镇江休闲游的优势。提出镇江涉外旅游发展路径:深化深度游的深度,突出地方文化品牌、多方合作,提升涉外旅游人才素质、政府引导,建立深度合作的圈子,形成综合性的涉外旅游文化,以期为南京都市圈视野下镇江发展国际旅游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鹗与镇江     
《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一生并未长期居住镇江,而自称是丹徒人,丹徒即镇江.诸家所写刘鹗传记以及《丹徒县志》也都谓其籍贯为丹徒,但所记刘的一生行事似乎全与其故乡镇江无涉,这未免是个美中不足.现就一些已公开刊行的新旧资料中爬梳钩稽,整理出这篇小文,以代刘氏寻根,并为镇江地方史志上充实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刻”和“度”是我国古代时间计量史上的时间计量单位。“刻漏”在我国古代时间计量史上被应用的较早,其种类亦较多,但最有独到之处的应当说是沈括研制的“浮漏”。 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是我国北宋时代的一位科学家。他曾用十余年的时间研究过刻漏,并“成书四卷,谓之熙宁晷漏,皆非袭蹈前人之迹”,可惜该书早已失传。如今我们只能从《宋史》(卷四十八、志第一)转载他所撰的《浮漏仪》一文,了解其对浮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梦溪笔谈》是中国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撰著的笔记体载著作,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正确的科学观念。今将在诸前辈学者深入研究《梦溪笔谈》的基础上,从地理学角度阐述其科学思想。1.引言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中国北宋著名科学家和政治家。嘉祐八年(1093)举进士第,曾任司理参军、察访使、安抚使、翰林院学士、权三司使、集贤院学士、龙图阁直学士等。  相似文献   

19.
镇江自六朝以来,人文荟萃,著作如林,然向无专书著录,而现存地方史志,虽间有“书目”一目,亦皆语焉不详,即或有所著录,而卷数、版本及存佚情况尽付缺如。苦恨历史文化名城竟缺艺文一志以备稽徵,深以为憾。1987年,南师大古文献整理研究所创议编纂《江苏艺文志》,我校中文系即予响应。1990年秋,南师大《江苏艺文志》编纂组来我校商谈分纂《镇江艺文志》事宜,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由杨积庆同志牵头,组成了《江苏艺文志·镇江卷》(包括镇江,丹徒、丹阳、句容)编写组,成员有(姓氏笔画为序):丁福林、吴宗海、杨积庆、祝诚、赵永源、高锋、笪远毅、蒋文野。同时作了具体分工,其中“句容  相似文献   

20.
沈括,字存中,北宋杭州钱搪(今杭州市)人,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科学家。他晚年所写的《梦溪笔谈》一书,对科学技术等多方面有过巨大的贡献,因而驰名寰球,蜚声千古。在政治上,他和王安石志同道合,兴办了一些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事业,不愧为北宋变法派里的杰出人物。(一) 沈括享寿六十五岁,史学界历来无争论。他的生卒年,异说纷纭,解放初出版的《梦溪笔谈校证》,对近人张荫麟先生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2),略加修订,主张沈括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③,比张说提前一年。最近学术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