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习《六个“为什么”》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六个“为什么”》进课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就要对《六个“为什么”》进课堂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恩政课教学实际和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提出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澄清模糊认识的原则和要求,就课程内容与《六个“为什么”》融为一体以及深化对《六个“为什么”》的认识理解探索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中所涉及的问题的回答,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之所在.它既高度概括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又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进"做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从潜在课程的角度,全面阐述六个"为什么"对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哲学是反思之学,是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学科。刑法哲学就是通过“思辨”探索和揭示刑法的“根源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刑法哲学以回答或试图回答刑法上若干个“为什么”为目的。刑法正当性是刑法哲学的核心命题,对“什么是刑法的正当性”给以哲学上的回答始终是刑法哲学的使命和任务。  相似文献   

4.
7月30日至31日,按照省委安排,省社科联党组召开了机关全体同志都参加的“六个为什么”理论学习会。学习会上,大家认真学习了“六个为什么”理论教材、中央和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科工作的指示以及省社科联第六次代表大会精神.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唐永进作了辅导发言,各个处室的代表发了言,党组书记王均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5.
认识论中客观性理想的辩证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论作为关于认识的哲学理论,它有三个方面的理论功能:描述功能,回答认识“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解释功能,回答认识“为什么”(比如说,认识为什么是必要的,认识为什么是可能的等等)的问题;规范功能,回答认识“应如何”的问题。在认识论的功能系统中,规范功能处于最高层次。如果说由于具有描述功能和解释功能,认识论可以在哲学水平上为人们提供关于认识的知识和进行认识的信念,那么,认识论通过对认识“应如何”问题的理解和回答(规范功能),则能够为人们的实际认识活动确定方向和目标。认识的客观性理想,就是认识论规范功能的执行者和对于认识“应如何”问题的解答之一。  相似文献   

6.
夏卫国 《东岳论丛》2001,22(5):75-77
量词说和谓词说争论不休 ,各持己见。从理论的结果看 ,两理论是矛盾的 ;但从本体论承诺看 ,两理论是“存在”的两个不同方面。因而“存在”具有“可跨界”谓词和量词双重属性。至于矛盾个体的“存在” ,通过预设“纯观念世界” ,此存在是谓词 ;又因矛盾个体的“存在”与重言式所有的可能世界紧密相连 ,故谓之“可贴”谓词。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稳定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这一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同时,邓小平的稳定观又有其自身的系统结构性,这一结构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什么是稳定,也就是稳定的含义和基本内容问题;第二,为什么要保持稳定,也就是稳定的价值意义,即稳定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问题;第三,怎样实现稳定,也就是实现稳定所应采取的措施,即实现稳定的途径问题。用哲学的语言来说,第一个回答是“认知理性”,主要回答“是什么”;第二个回答是“价值理性”,主要回答“为什么”;第三个问题是“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 “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等重大课题以及一系列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具备科学新理论的所有要素,形成了逻辑严密的系统。  相似文献   

9.
苗菊芳 《理论界》2005,3(10):35-36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对当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第一要义、本质核心和根本要求三个方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0.
《十五从军征》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之一。我在课堂上讲解这首诗,正音辨字形,配乐朗读,一步步朝我设计的教学过程走。突然有个学生大声地问:“老师,为什么这老兵是出门向东看,而不是向西、南、北看的呢?”我一时语塞,老老实实地对他说:“老师也讲不清楚,能否让老师回去查一下我们再讨论?”网上搜索,国学论坛做了回答;北大中文系的论坛找到主题一模一样的帖子,也有教授做了回答。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公司法》在我国初步确立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规定了对股东资格的限制,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以及提起诉讼所依据的理由。但是有关一些问题并没有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也亟待澄清。有必要结合域外经验与诉讼法理论的新发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朱志荣 《河北学刊》2007,27(1):192-193
实践美学本身是一个由诸多理论主张组成的理论流派,本身是未完成的和开放的,实践美学(无论是主流派还是非主流派)只要加以改造和完善,突破认识论的思路和二元对立(如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就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实践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反实践美学论者的误解甚至歪曲,事实上,实践美学作为一种处于发展中的美学观,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虽然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和局限,但依然在个体性、精神实践、创造、自由和消解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并借鉴、吸收了西方现代美学的合理内涵。今后,实践美学需要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范畴的理解的一致性等学理问题上,要更加科学和严密,并加以多元探索和发展。当然,实践美学也不是万能的,视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不能涵盖美学的全部疆域,这就需要与其他美学理论多元互补。实践美学有两条前进之路,一条是挖掘潜力,寻找发展的契机;另一条是吸收新思想,以应答和指引现实。必须明确实践美学的基本立场,在此基础上应答对实践美学在以下几个问题上的责问:超越性问题、审美个体性、实践美学生命关怀、审美活动的主体间性等。  相似文献   

13.
实践美学发展的方向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光 《河北学刊》2007,27(1):189-192
实践美学本身是一个由诸多理论主张组成的理论流派,本身是未完成的和开放的,实践美学(无论是主流派还是非主流派)只要加以改造和完善,突破认识论的思路和二元对立(如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就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实践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反实践美学论者的误解甚至歪曲,事实上,实践美学作为一种处于发展中的美学观,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虽然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和局限,但依然在个体性、精神实践、创造、自由和消解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并借鉴、吸收了西方现代美学的合理内涵。今后,实践美学需要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范畴的理解的一致性等学理问题上,要更加科学和严密,并加以多元探索和发展。当然,实践美学也不是万能的,视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不能涵盖美学的全部疆域,这就需要与其他美学理论多元互补。实践美学有两条前进之路,一条是挖掘潜力,寻找发展的契机;另一条是吸收新思想,以应答和指引现实。必须明确实践美学的基本立场,在此基础上应答对实践美学在以下几个问题上的责问:超越性问题、审美个体性、实践美学生命关怀、审美活动的主体间性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究竟需要不需要商品生产?对这个问题,马克思的答案是否定的,列宁的答案是肯定的,斯大林仅仅提到了商品生产,毛泽东则对商品生产作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他认为1.中国需要商品生产;2.商品生产具有积极作用;3.我国的商品生产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4.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丽  孟祥妲 《北方论丛》2006,(1):118-121
形而上学有一个坚实的逻辑基础吗?如果有,应该是个什么形式?它能给予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关于形而上学的答案?达米特的代表著作《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就是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的。达米特能否获得他预期的结果?本文论证,达米特的方法论的出发点是合理的,但就他的尽管是相当谨慎的哲学预言来说,终究没让我们得出合理的形而上学与逻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解放议程,作为一种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方案,在经济生活领域有着何种可能性?它对于现代市场秩序又有什么样的制度性诉求?等等,这些对于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社会主义的革命传统和改良传统对这些问题作了不同的回答,也遭遇自身不可解决的问题。今天,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仍然是社会主义实践的首要理论任务。  相似文献   

17.
“蚁族”的传播形象建构及其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蚁族”成为当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被赋予了特定意义的符号,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受到了大众媒体的广泛关注。媒体对“蚁族”的报道基本上沿着“纪实→感慨→反思→积极引导→引入其他关联→积极建构”的路径展开。在具体形象建构上,“蚁族”与“农民工”关联度较高,与“蜗居”共同被提及。“蚁族”的传播动因源于“蚁族”一词本身易于传播的特性及“蚁族”群体的自我推动。  相似文献   

18.
《论法的精神》概括的由地理、经济、宗教等因素决定的良宪论是其核心精神,也是法治标准的核心标准,而中国现阶段的法治标准缺少这样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政体历经君主政体、准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三个阶段,缺少宪政的阶级结构和经济基础。《论法的精神》的权力制约思想对我国现阶段仍有重大启迪意义。另外,《论法的精神》的比较研究方法、唯物主义方法、综合系统方法对我国法学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对"中国法学何处去"的回答,要点在于对中国现在国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设问的两种特殊类型:实问虚答与只问不答。实问虚答是一种不怎么"老实"的设问,其特点是:正面提问,迂曲回答,问得明确,答得模糊。只问不答是一种"隐答式"设问,其特点是:由情境蕴含回答。最后,重新给设问下了定义。  相似文献   

20.
德沃金的整体性阐释理论主要是为了批驳"因袭主义"和"实用主义"这两种关于法律的观念而专门提出的。通过对一些著名的疑难案件的讨论,德沃金认为,任何一个案件都存在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而这主要是来自于法律共同体所达成的基本共识。整体性阐释理论对我国的司法审判有所启示,主要是对"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合理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