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开心一刻     
《百姓生活》2013,(3):70-70
人口普查员进西南某地:“请问您家里是几口人?”“是一口人。”“十一口?”“不是十一口,而是一口人。”“二十一口?”“不是二十一口,其实一口人。”“七十一口?不会吧?”“不是七十一口,就是一口人!”“九十一口?”“对了,就是一口人。”  相似文献   

2.
娱乐广场     
《山西老年》2008,(12):28-29
故事斋懒汉误嫁妻古时候有个懒汉,父母在世时,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十五六岁,就沾染上了打牌赌博的恶习。父母死后,他更加放肆,和哥哥分了家,每人分得若干良田,哥哥娶了妻,勤俭节约过日子。他也娶了妻,但仍是嫖赌逍遥。不到两年,所有田产败了个精光,瓦房也卖给了别人,两口子住在一间草屋里。老婆三番五次劝他改邪归正,他不是开口骂,就是动手打。老婆拿他没奈何,只得  相似文献   

3.
遇上他之前,她曾不止一次地跟朋友们说过,她若嫁人,三种人不嫁:同行不嫁,比她的年龄超过五岁的不嫁,大男子主义倾向严重的不嫁。可她遇上了他,电光石火,所有的坚守瞬间土崩瓦解。他不是她不嫁的三种人中的某一种人,用他的话说,她不想要的东西全部在他那里实现了:他是她的同行,一年到头从一个片场到另一个片场忙着拍戏;他比她大,不是五岁,是十岁;他的大男子主义严重到连她起床的快慢都想限制一下。  相似文献   

4.
宫学萍 《可乐》2010,(5):12-12
认识一青年才俊,刚刚30岁出头,年薪就接近百万。 即便优秀得如此出类拔萃,也不能保证他日子过得舒畅。他整天不是在机场,就是在前往机场的路上,忙得把娶妻生子的大事都耽误了。  相似文献   

5.
许吉如 《金陵瞭望》2010,(10):28-31
何振梁:国际奥委会荣誉委员,中国奥委会荣誉主席。他身体很不好,每隔一天就要做一次透析。然而在过去的大半年里,他不是在五大洲奔波,就是在前往五大洲的飞机上。每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他的第一件事儿不是倒时差,而是寻找做透析的地方;他的第二件事也不是倒时差,而是做完透析之后立即联系当地的奥委会委员,进行沟通。在最后举办的陈述会议上,这位老人以满腔的真情与纯正的法语赢得了所有委员最持久最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6.
敖林 《今日南国》2008,(6):68-69
17岁的时候,我开始喑恋一个叫江汉平的男生。所有的女生都在背地里喜欢他,还打探到他喜欢莫文蔚那样的骨感美人。 我不是骨感美人。相反,我胖得要命,同学都叫我“肥肥”。 沈原就是这样的一个骨感美人。沈原是我们的班花,她叫我“肥肥”的声音又脆又响。每次听到她的声音,江汉平就会回过头来。他的眼睛里有一抹让人沉醉的温柔,那抹温柔,是给沈原的,  相似文献   

7.
乔辉 《可乐》2010,(5):8-9
儿子17岁,上高二,成绩排名总在全班第十名左右晃荡。 他住校,每周回来一次,在家的日子,不是上网,就是出去找朋友打篮球。我和他妈妈都非常担心他的高考。他妈妈喜欢唠叨。我心里担忧,但从不唠叨,也不提具体要求,只希望他能懂事,尽力。  相似文献   

8.
80多岁的李老汉终日惊恐的一件事,就是拿钥匙开门。他总是不敢出门,为了减少出门的次数,他只好减少饭量,这样就可以少买东西……他之所以把自己关起来,不是因为喜欢孤独,而是因为他患有帕金森症,只要出了门就有可能回不了家。有一次,他外出回来,  相似文献   

9.
周振甫先生的《谈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载《中学语文教学》一九八四年十一期),认为《饮酒二十首》是陶渊明三十九岁时作。此说虽有旧说作依据,但从这组诗的内容、风格来考察,从对第十九首和第十六首的诗意来分析,我们认为此说不能成立。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是出仕时期。他在《归园田居》诗中说:“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在这十三年中,陶渊明虽然不是毫无间断地一直出仕,但是,在这十三年中,他基本上是在出仕,即使闲居在家时也存在着出仕的愿望。只有到了四十一  相似文献   

10.
1876年,一位20来岁的年轻人只身来到芝加哥,他一无文化二无特长,为了生存,只好帮商店卖起了肥皂。随后他发现发酵粉利润高,立即投入所有的老本购进了一批发酵粉,结果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当地做发酵粉生意的远比卖肥皂的多,自己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谁也不会相信:一位96岁的老人,身体仍然硬朗,思维仍然敏捷,眼睛仍然不花,书法仍然苍劲。他就是原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江同志。他不仅是笔者昔日的新闻写作的高师,又是如今的健康良师。  相似文献   

12.
摇摇 《华人时刊》2004,(4):14-15
这是一个美丽而浪漫的爱情故事,一位英国人,因为偶然的际遇而爱上了比他小10岁的重庆女孩。从此,他对女孩进行了不舍的追求,认定她就是自己一生的幸福。后来,他放弃了在英国、香港的生活、事业,以及所有的优越条件,千里迢迢地来到重庆,守护他心中圣洁的爱情……  相似文献   

13.
他没有想到她会变得那么漂亮,记得上学时她皮肤黑黑的,头发少而黄,而且个子不是很高,那时她惟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她的学习好,不是一般的好,总是全学校第一名。他却是全校最帅的男生,不仅长得好,什么都好,是所有女生心中的偶像,他被许多女孩子喜欢着,虚荣心是极大的满足。  相似文献   

14.
孟昭庚 《中华魂》2014,(3):44-47
一在中共中央军委确定的以毛泽东为首的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有十一位牺牲(或病逝)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被人们称为“中共无衔军事家”。在中共这十一位“无衔军事家”中,有一位贫苦农民出身,从普通士兵成长为统帅千军万马、屡建战功的最具传奇色彩的军事家,他就是罗炳辉将军。有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从奴隶到将军》,就是以他的经历为蓝本拍摄的。  相似文献   

15.
老爸     
《阅读与作文》2009,(9):4-6
我对他——实际上是对所有事的最初记忆,就是他的力量。那是一个下午的晚些时候,在一所靠近我家的正在修建的房子里,尚未完工的木地板上有一个个巨大可怕的洞,那些张着大口的黑洞在我看来是通向不祥之处的。时年33岁的爸爸用那强壮有力的双手一把握住我的小胳膊,当时我才4岁,然后轻而易举地把我甩上他的肩头,让我把一切都尽收眼底。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07,(5):4-12
光绪十一年(1885年)七月二十七清晨,74岁的湘人左宗棠停止了呼吸。他是在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去世的。他一死,意味着大清王朝最后的顶梁柱倒下了,这大厦还能维持多久?  相似文献   

17.
妙语佳言     
其实,不是所有的树都在开花,而是所有的事物都在开花。瞧那石缝里的涓涓细流,一滴一滴地往外涌,一滴就是一朵花;一线一线地往下淌,线线织就花蕊。连偌大的水库也是一朵烂漫的花。居高鸟瞰,那水面就是一朵  相似文献   

18.
《新天地》2007,(11)
十一黄金周,我作为全陪导游带领一个老年团去西安。团里一位老年男游客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大家叫他"刘师傅"。从身份证得知他已经67岁了,可是我深深感到他身上既有中国知识分子"温良俭恭让"的文化气质,又风度翩翩,颇为时尚。在公园里,走在前面的一位游客把一个空饮料瓶随手扔在路  相似文献   

19.
赶集     
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和弟弟第一次去农村赶集,那是去济南以西的齐河县,这个县与济南只有一河之隔,这条河就是黄河。我们住的村子叫焦庙,是个大村儿,村里住著解放军,我和母亲就是来送我大哥参军的,他才14岁。城里的孩子来到农村什麽都觉著新鲜,听说赶集更是高兴万分,头一天晚上就躺在床上翻了白眼翻黑眼地设想“集”是什唐家子。现在看“集”就是“急”,急得折腾了一宿。小孩就是小孩,妈妈给了我俩才两毛钱,我们跟著部队的司务长狗类屁股就跑了,妈妈在门口喊叫的什麽,根本就没听见,尽思早就跑到“集”上去了。一路上去的人多…  相似文献   

20.
冯刚等编写、郭志刚等定稿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册第十一章说“彭德怀同志虽然不是常常写诗的诗人,但他的《故乡行》却是一首难得的好诗,反映了特定的历史现实,有着不寻常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