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和实现该地区民办高校的深化发展,相关民办高校应集中自身教育资源,以地区文化、政策、技术等要素为导向,以学生个性发展、创新发展、偏好发展为中心,设计针对性强、稳定性好、有效性高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学生、地方等要素的多重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尤其在学生情况更加复杂的新时代,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的不间断、教育教学的提质,是所有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难点和重点。据此,为提升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效果,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状为基点,以人才培养双向意义、不足、成因、思路为着力点,探究其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多条人才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引领区域经济优化发展和助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大战略。要实现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共建人文湾区,关键在于实现文化认同。尤其是对于香港、澳门来说,要加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粤港澳具有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因此,要以广州和香港为主体,共同形成一种以岭南文化为联结纽带的湾区文化合力,促进大湾区对于中华文化和岭南文化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实现湾区文化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4.
5.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面实施与加快推进,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政务协同机制,以更高效、更便利、更优质的政务服务助推两岸三地协同发展逐渐成为一项重要议题。文章以广东省大湾区政务协同的实践探索为例,通过对其服务内容及运行成效进行观察,从而对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政务协同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结合政务协同理论的具体要求,分别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路径,以期为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政务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生态承载力是指职业教育系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够承受和维持其所包含的各种要素,以及其所支持的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具有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产业链的完备性、教育体系的协调性、创新能力的强劲性、国际化程度的高低等特点。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承载力现状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受到政策、市场、技术、人才、文化等因素影响,可以采取建立健全的教育生态系统、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加强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引进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以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着手提高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打造高度的区域文化自信,拥有强大的区域文化软实力,对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建设经济高度发达湾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必须在打破制度壁垒、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整合媒介资源、推动文化教育的实践途径上大下功夫,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和谐湾区.  相似文献   

8.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推进,广州、深圳两地吸引了大量青年人才涌入,在政策配套和市场需求推动下,区位配套便利、价格实惠的青年公寓类型社区得到快速发展.该文结合广州昌岗青年社区项目设计方案,阐述"青年社区共融设计"理念和主要内容,探索和总结青年社区共融设计策略.通过对新旧空间共享共融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研究,促进存量转型阶段社会融合,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文秀  唐荣 《学习与探索》2020,(2):117-124+200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融合发展是实现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关键,而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基于2006—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数据,通过构建金融发展规模与金融发展效率两项体现金融发展水平的变量,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及其空间溢出与区域融合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存在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性,空间特征明显;当前湾区内的金融发展主要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核心集聚城市的"中心—外围"格局,"虹吸效应"的存在使得基于金融规模与金融效率权衡的金融发展水平均对区域经济融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湾区内区域融合发展还将依靠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及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而政府干预、城镇化等因素对湾区经济融合的推动效果尚未显现。  相似文献   

10.
李世泽  吴碧波  潘静 《创新》2019,13(2):96-105
广西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近邻,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关键节点。广西具备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和基础,如高层互访引领交流合作、交通互联互通明显加快、重点领域合作卓有成效等。但是,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仍存在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不高、合作领域有待深化拓展、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等问题和挑战。要明确优劣势,找准着力点,在交通、物流、科技、制造业、旅游、金融等合作领域寻求新突破,把广西对接大湾区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求》2019,(6)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亟需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当下,应针对湾区人才身份制度全球化、人才服务制度便利化、人才激励制度市场化三个方面存在的不足,推进湾区国际人才身份转换制度化,建立粤港澳协同服务法律机制,完善市场导向的人才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2.
13.
粤港澳大湾区中广州的城市功能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科纵横》2018,(5):53-5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它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深化粤港澳合作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是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本文根据相关政府文件的精神和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阐明了广州在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六大城市功能定位,即广州应打造成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国际金融中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城市和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  相似文献   

14.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莉 《探求》2020,(4):69-78
人才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才集聚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对于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2000年至2010年,无论增量还是增速,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增长都很迅速。从空间集聚程度看,人才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尽管人才重心开始出现向内地移动的趋势,人才核心区域开始扩散,人才集聚仍然主要沿着香港—深圳—东莞—广州主轴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从人才分布密度看,人才在湾区分布不均衡,主要在香港、澳门、深圳和广州形成人才密集地带,人才密度从密集地带向湾区东西两岸从稠密趋于稀少;从空间相关性看,整个湾区出现"香港+深圳"的人才强势吸引双核心,但是人才辐射效果不明显,除湾区四大核心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人才吸引力有待提升。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同时增强湾区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促进人才均衡发展和自由流动,共同分享人才集聚带来的红利。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虽分属两个系统,但具有耦合的关联性、整体性及协调性,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与职业院校专业集群有耦合逻辑机制。促进大湾区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耦合发展路径与方式包括:打造两个集群耦合发展的人才共生系统、打造产科教深度融合的集群发展服务平台、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专业集群体系。  相似文献   

16.
17.
张颖 《探求》2020,(5):41-45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是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及塑造开放性经济体的全新尝试,同时也是推动"一带一路"联动发展的战略需要。澳门应借力"一国两制"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制度优势,来布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而文化创意产业正是澳门布局多元化产业的有效举措,它为澳门单一博彩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出路。澳门应结合制度优势、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此助力经济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可达  马蓉蓉 《探求》2020,(5):33-40
建设科技创新走廊是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举措。在探索科技创新走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从科学选择城市创新模式、加快培育创新领军人才、建立健全区域创新网络、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和构建区域创新协调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发展程度同城市经济指标水平成正比,可以分为核心圈和外核心圈。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区域协同对湾区产业经济发展、优质文化内容供给、港澳居民身份认同等方面具有多重意义。在电影产业领域,区域协同是对辖区发展要素和资源优化配置地再结构化过程。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发展现状,通过梳理其在区域联动、社会制度、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现存短板,提出“点—线—面”三位一体的创新路径,以期促成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区域协同新局面,实现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优势、挑战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用这一重要思想指导广州实践,2018年1月14日,广州市委党校与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共同举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广州实践"专题座谈会。时任广州市委副书记(现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广州市委党校校长欧阳卫民出席专题座谈会并讲话,中央党校原教育长、博士生导师李兴山教授作主旨演讲,来自广东省委党校、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作专题发言。本刊现将与会专家的主题发言以笔谈形式刊出,以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