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解析从“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应完成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由以政府主导的社会向以法制主导的社会转型;由以农业和工业为主的社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服务社会转型;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2.
记者从近日结束的河南省文明村创建工作现场会上获悉,该省将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用15年的时间,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全面改善农村生产与生活环境,办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1月里,尽管寒风刺骨,但南京人的心却是暖洋洋的。随着南京市“两会”的顺利召开,写满“小康”的希望火种正在广阔土地上播撒,点燃了人们心中那一盏盏指向富裕生活的明灯。 这是南京总体全面达小康前的最后一次“两会”,也是南京总体全面达小康;中刺的发令枪!  相似文献   

4.
从 5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建设小康的难点 ;讨论了我国农村小康建设的途径 ,如 :( 1)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 ;( 2 )各省、地、县尽早做出科学务实的农村小康建设规划 ;( 3 )适当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 ,增加农民的收入 ;( 4 )投资的重点逐渐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 5 )强化法律和行政措施 ,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 ;( 6)城乡持续的创新能力是确保我国小康社会内涵和上层次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战略层面对当前中国农村已经实现的总体小康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作了辨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突破的几个关键方面;最后阐述了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山区农村小康建设为研究对象 ,在分析重庆山区农村小康建设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基础上 ,设计了重庆山区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任务 ,提出了土地政策、产业政策、财政税收和投融资政策、鼓励和扩大消费政策、社会事业扶持政策等相关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7.
从5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建设小康的难点;讨论了我国农村小康建设的途径,如:(1)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2)各省、地、县尽早做出科学务实的农村小康建设规划;(3)适当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4)投资的重点逐渐从城市向农村转移;(5)强化法律和行政措施,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6)城乡持续的创新能力是确保我国小康社会内涵和上层次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8.
农村妇女素质与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社会全面小康为农村妇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农村妇女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村社会全面小康的实现。目前,我国农村妇女素质普遍偏低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农村妇女素质的必要性,加强对农村妇女进行多层次教育。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今后20年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要在我国落后的农村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难度是很大的,而西部农村的小康建设难度更大,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促进小康进程.  相似文献   

10.
以重庆山区农村小康建设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重庆山区农村小康建设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基础上,设计了重庆山区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土地政策、产业政策、财政税收和投融资政策、鼓励和扩大消费政策、社会事业扶持政策等相关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底 ,河北省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但小康核心指标的差距较大 ;全省农村各地区小康建设进程不平衡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但消费结构不够合理 ,农村小康的含金量较低 ;社会保障程度有较大提高 ,但标准低 ,保障能力弱。河北省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难点在于农业问题矛盾突出 ,农民收入增速减缓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付出相当艰巨的努力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是一个浩大工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一个不懈奋斗的较长过程  相似文献   

12.
加快农村奔小康的步伐 ,是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穷与愚的恶性循环 ,是云南农村尚未达到小康标准的主要表现 ,也是云南农村实现小康的主要障碍。经济发展水平低 ,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离小康标准较远 ;消费结构层次低 ,恩格尔系数偏高 ;农村贫困面大 ,贫困程度深 ;平均受教育年限短 ,劳动者文化素质低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主要差距在农村 ;边疆民族地区“三农”问题尤为突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 ,加快农村发展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开展农产品深加工 ,提高农业附加值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促进农民增收 ;实施城镇化战略 ,繁荣小城镇经济 ;培育载体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加快市场发育 ,搞活农产品流通 ;重点扶持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小康”、“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三个概念的相继提出 ,反映了党和政府在奋斗目标上的探索和实践。 16大报告提出用 2 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是个振奋人心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任务 ,难点在农村 ,关键在西部。近年来 ,农民收入不仅增长缓慢 ,甚至陷入负增长。要解决农民、农业、农村的老大难问题 ,必须要有新思路、新办法。由于我国东西部差距拉大 ,必须通过西部大开发来解决 ,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西部大开发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影响到农村的小康建设。本文在阐述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目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艰巨性,并就如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党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小康”的目标,以“发展是硬道理”的决心和理念引领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着眼点。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和谐社会”的目标,在“小康”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文和社会指标,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拓展:发展并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它内涵着增长、稳定、公平、民主等诸要素。“和谐”理念的加入,突破了传统发展观中单纯以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的富足程度作为社会基本发展指标的评价体系;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由奔“小康”到建设“和谐社会”,内在地蕴含了中国政府在社会发展观上的成熟与飞跃。  相似文献   

16.
中共湘阴县委从2002年12月以来,在全县418个村普遍实施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制度,此举对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成效.其具体做法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思想基础,为农村小康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夯实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为农村小康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经济基础,突出农村小康建设的中心任务;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稳定基础,为农村小康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夯实党执政的素质基础,为农村小康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意义重大,但其难度较大、难点较多:农村小康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特别薄弱;建设进程较慢;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农业问题矛盾突出,核心是农民增收难;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提出如下对策建议: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搞好城镇建设,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8.
“不只是小康,你们已经走在富裕型的小康路上了。”到过东山街道中前社区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是的,在社区党委书记戴世宁的脑海里,盘算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全面达小康,而是向着更高层次的富裕型、优质型小康迈进。  相似文献   

19.
农村“文化小康”是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以农村“文化小康”体现的农民主体性、农村进步性、国家发展性三重价值维度为基础,深入剖析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农民主体性缺乏、政府主导性缺失、社会关怀度不够的突出问题。提出以切实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激发文化建设内生动力来加强农民的主体性与本位性;以保护与发展农村传统文化、特色文化、优势文化,努力推动农村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来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复兴;以坚决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来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农民,是农村“文化小康”视域下打破农村发展困境、助力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路径依据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目前,宁夏川区农村接近小康标准,而山区农村基本解决了温饱,如何在宁夏这样的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是全国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在农村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全方位、多层面地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这既是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也可作为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