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明清白     
同事老郭买了一辆自行车,骑了没几天就说丢了。凑巧的是,老郭丢车的那天,我也买了一辆自行车,并且和老郭丢的那辆车是一个牌子、一个型号,看起来是一模一样。有同事和我开玩笑说:“我看你这辆车挺眼熟,不会是人家老郭那辆吧。”这虽是玩笑话,但我的心里还是咯噔一下,心想,是呀,万一老郭也这么认为,那可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心宽路不挤     
“嘀嘀嘀……嘀嘀……”一辆辆大车小车拥挤着停了一大溜,发出各种高低不同的鸣笛声——路已堵得水泄不通。前面的路中间,横躺着一辆摩托车和一辆自行车,两辆车子都没受损,人也有惊无险,但两人正像斗架的公鸡一样相互指着对方的鼻子在大喊大叫,暴跳如雷——“你的眼睛长哪儿去了?长屁股上了?“”摩托车”一句接一句。“你的眼睛是拉屎的呀?没看前面有人?”“自行车”面红耳赤,更是不示弱。两人越吵越凶,看样子马上就要拳脚相加。这时,一位老人挤进人群,看看两辆倒在地上的车,又看看吵架的双方大声说:“行了,行了,车子和人都没伤着,相互都让…  相似文献   

3.
爱车旧事     
金鉴 《北京纪事》2009,(2):48-49
自行车早已不是稀罕之物,一个家庭丢几辆自行车,大概也不往心里去了。我现在跟您说的这辆自行车,是上世纪70年代我读高中时的爱车。爷爷送的奢侈品我上的中学是黄庄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那时,我家住北大东门外的蒋家胡同,距离学校步行需  相似文献   

4.
老张卖报     
文丽 《社区》2003,(22)
老张的吆喝简洁有力,就两个字“晨报”!一听到这声底气十足的吆喝,我就知道大概是六点半了。站在楼下公共汽车旁卖晨报的老张就像定点闹钟那么准。老张年近五十,瘦瘦小小的身量。夏日里,穿着印有“晨报”字样的T恤衫,下边裤腿十回有八回是挽着。别看喊的简单,他的主顾可不少。这全靠老张的手疾眼快,眼瞅着一辆小汽车驶近,老张左手从报兜里拿张报纸,右手拿一叠零钱追上去,顺着车窗摇出的一条缝,报纸往里一递,一手就势接过五角钱,得,一份报纸卖出去了。有那骑车的小伙子按着车铃骑到老张身边,一脚点地,一手递钱,老张就把报纸卷成一个细细的纸筒,直接插到自行车车把上了。老张人缘不错,常买报的几位退休老师傅买了报就坐在汽车站台上看。有时有人买报,还帮老张收钱,老张总会笑嘻嘻地道谢:“受累了!老哥!”  相似文献   

5.
楼道口的BBS     
刘红旗 《社区》2012,(10):51
一天早上去上班,我却发现放在楼道里的自行车不翼而飞,只剩下被撬开的车锁躺在墙角。再看,楼道里还放着两辆电动车和一辆自行车,就想提醒一下邻居们,可是,也不知道是谁的车子,难道一个一个去敲门?这时,突然看到楼道口贴的收缴电费公告,于是,灵机一动,何不也如法炮制一下呢?随后,迅速上了楼,打印出一则启事贴到楼道口,标题用大号的黑体醒目  相似文献   

6.
美国骑车难     
《可乐》2007,(10)
在中国,骑自行车就像走路一样轻松,自行车多如牛毛,警察根本管不过来。在美国,自行车等同于汽车,乱七八糟的规矩一大堆。我的一个朋友去美国后,麻烦来了。在美国骑车,最一般的规矩是自行车前后都要有反光灯,前头是白的,后头是红的,骑车人还得戴上头盔。朋友买了辆有前后  相似文献   

7.
铃,铃铃……平静的胡同犹如一潭碧波,被自行车铃声这块小小的石子激荡出美丽的涟漪。车铃的序曲余音未了,小贩们的吆喝声伴着车链与轮盘的二重奏在胡同中上演了。这涟漪不断扩大散开,传入了各家各户,也传入了我的记忆深处。孩童时代的我有个毛病,胡同中一旦来了小贩,不管当时在干什么,定会跑进院子,兴冲冲地问母亲买不买东西。小贩们那高大的二八加重自行车便成了美味到来的信号,因为他们后面驮着的大都是一些美味的食品。  相似文献   

8.
老鼠的理想     
我是一只自由自在的老鼠,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家中,只是一出家门,就得提心吊胆,恐怕被猫捉住。正因为这样,我得想个好主意,有了,和猫结成朋友不就没事啦!可是,怎么办呢?我苦苦思索,终于想出一条妙计:用鱼来诱惑猫,就这么办。  相似文献   

9.
虽然我才12岁,却拥有五辆坐骑。它们既见证了我的成长,又反映了一家人对我的成长所做的付出。我出生后不久,爸爸就给我买了一辆“宝宝乐”牌的婴儿手推车。每天我都躺在里面,和爸妈一起在大街上散步。我很喜欢这辆车,这是我的第一辆坐骑。我两岁半的时候,那辆“宝宝乐”完成了任务,我有了一辆自己驾驶的车——爸爸给我买的一辆“飞鹰”牌的四轮自行车。这辆四轮自行车。实际上是有两个大主轮,后主轮的两侧,各有一个辅助的小型支撑。骑上车子,只要有一点歪斜,不管向左向右,都会有一个小车轮支撑着,不会摔跤。换了新坐骑,我高兴极了,天天在小…  相似文献   

10.
冲过终点线     
下午学校要举行越野跑比赛。我的心莫名其妙地狂跳着。起点处同学们已经纷纷做起了准备活动,有的在往头上倒水,有的在活动肢体,有的干脆脱了衣服,只留下一件薄得不能再薄的T恤……别说,还真有点运动员起跑前的架势。我赶紧也伸了伸胳膊,压了压腿。比赛就要开始了,我学着体育明星的样子在起跑线上小跳“,怦怦怦……”这不争气的心猛烈地跳个不停。跑到半路没力气了怎么办?摔倒了怎么办?跑个倒第一怎么办……此时我的脑袋里挤满了问号。“各就位——啪!”一声枪响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似乎被吓着了,过了好几秒才回过神来,同学们已经奔了出去。…  相似文献   

11.
阿峻 《社区》2011,(12):49-51
2011年初春,古都洛阳街头,一辆特别的自行车吸引了众人的眼球,这辆自行车竟然连接着一辆轮椅,像一辆三轮车,一位老太太乐呵呵地坐在里面。老太太已年过九旬,因为腿脚不便,又不想蜗居在家里,于是,满怀孝心的六旬儿子发挥自己的特长——费时三个月,手工打制了这样一辆"幸福号"三轮自行车。母子俩乘着自己的"专车",满载着孝心和开心,幸福地逛遍了洛阳城……  相似文献   

12.
“给我一杯减肥水,让我一天不伤悲……”一阵浑厚的歌声由远至近,不用说,一定是“张郎”又在吐露心声了。此“张郎”非彼“蟑螂”也,他是我们肥肥的张老师。“郎”是古代的一种官名,把它加在张老师的后面,就得来了这个雅号。二轮名车“叮铃铃”张老师悠闲地骑着一辆老式“35”自行车进了车棚。我们迎上去问“:张老师,都什么年代了,您还不换辆新车!”“张郎”边小心地抱下车后座上的女儿,边转过身来“:你们不觉得我这辆‘凯迪拉克’很先进吗?现在买都买不到呢!就是能买到,我也舍不得丢下这跟随了我十八年的老伙伴!”我们面面相觑,真是哭笑不…  相似文献   

13.
适时愤怒     
段奇清 《可乐》2008,(9):41-41
他双目失明。因为看不见,从小到大,他在过马路时经常会撞到别人或被车撞倒,这总让他伤痕累累。17岁那年,他又一次撞在一辆按着响铃的自行车上。骑车的是个女孩。女孩怒气冲冲地冲着戴墨镜的他吼:"你为什么要故意撞倒我,看不见吗?"他本来就抱怨上帝对他不公平,此刻又被撞得生疼,于是愤愤地还击:"是,我是瞎子,怎么样?"  相似文献   

14.
电梯胸中能容人,自然受到上上下下的欢迎。那天,我疾步穿过马路后,一辆快速行进的电动自行车将我一下子带倒在地。  相似文献   

15.
汉姆生 《可乐》2008,(6):73-73
在这样隆重的、这样叫人不知所措的盛情场合,我该怎么办才好呢?我觉得我已经飘飘然起来了,我的头在旋转。今天,荣誉与财富都堆积在我身上.虽然我还是我自己。但就在一分钟以前听到祖国的国歌在大厅里回响.我真的被这样的致敬席卷得脚不着地了。  相似文献   

16.
微笑     
有一次,因为我忘记了妈妈得上早课,吃饭慢了,所以路上就急冲冲的。快到校门口的拐弯处时,一不小心,与迎面而来的一辆自行车打了个“擦边球”,对方手被妈妈的车把擦破了皮,我想,这下可糟了,不知要被磨多久呢!妈妈歉意地笑了笑,话未出口,那位阿姨却说:“走吧,上班来不及了吧?”她那真诚的笑容从此就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噢,我妈妈和阿姨身上体会到了,微笑是人们矛盾的清除剂。我们班的冰儿成绩优秀,歌舞书画样样精通,是班上的小能人,可她却常感到孤独,这让她十分羡慕小晶,她虽比不上自己优秀,可人缘却特别好。冰儿也很奇怪,但她不愧是个聪明…  相似文献   

17.
一、名师指路1.可以写自己的成长故事,也可以写别人的成长故事,还可以写成长感悟。如从读《乌塔》想到的。要写清楚、具体,写完后可和同学交流。2.一定要选择自己或别人成长中的最典型事例来写,以表明自己、别人在成长中,使读者受到启迪。3.写成长感悟可由事写起,也可从读书、别人成长中感悟成长,写出自己对成长的认识、以使自己健康成长。二、佳作引路学车“四步曲”前几天,听说舅舅给刚上初中的表哥买了一辆新自行车,我心里羡慕得不得了。于是,我软磨硬泡,让爸爸给我买一辆,爸爸拗不过我,只好答应给我买了一辆。喜看着新买的自行车,天蓝色…  相似文献   

18.
邢江峰 《社区》2012,(3):43-44
北京市延庆县连先生来信咨询:2011年11月24日上午10点,我骑自行车路经延庆县凯思大酒店门口时,恰巧有一辆夏利车拉人停在酒店大门口,突然顾客从后门下车,我来不及停车,自行车筐剐在开了的后门上,车筐剐坏,夏利车车门也关不上了。乘车人与司机商量,我和乘  相似文献   

19.
人到中年,忽然间下岗了,失落、无奈和空虚都一起袭上心头,我仿佛一下子被世界遗弃了。茫然地走在街头,抬头间,一辆自行车迎面驶来,令我惊诧的是,骑车者左手握住车把,右手提着拐杖,  相似文献   

20.
二六子是我的发小儿,从小一起撒尿和泥,放屁熏人,上房揭瓦,下河捞鱼。我妈说我是二六子的影子。我说没那事儿,二六子是我的影子才对。我妈说我没羞没臊,人家什么地位。的确,这北新仓没谁能比得上二六子家有地位,有财力。六七十年代,每家还不见得有一辆自行车的时候,二六子他爸爸就经常开着汽车回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