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演进中的中国公司治理:从行政型治理到经济型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对公司治理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回顾我们可以发现,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的演进是一条鲜明的主线. 相似文献
2.
国际经验与企业实践——制定适合国情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从公司治理这一国际性前沿课题的核心入手,论述了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不仅要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更要培育科学运作的公司治理机制。面对各国、地区、组织制定公司治理原则的热潮,在分析世界各国、组织的公司治理原则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企业进入公司治理改革新阶段的时候,良好的公司治理既需要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对治理结构进行规定,还需要制定与公司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具有指导性、非强制性和灵活性的公司治理原则的观点。文章最后分析了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介绍了由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研究课题组”研究完成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草案)》的内容、特点和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报告——基于2007年1162家上市公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上市公司整体治理水平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上市公司2007年的公司治理整体状况比上一年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理状况较差公司的数量明显减少、质量有所提高,是上市公司整体治理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样本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基本呈现正态分布趋势,但公司治理状况在不同维度上的发展并不均衡。股东行为进一步规范,公司间差距逐年缩小;上市公司间股东治理质量的差异开始缩小,总体的股东治理质量倾向于向中上等水平集中。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公司董事会治理指数的地区差异越来越明显。监事会治理总体水平得到稳定提高。相比较去年数据,经理层各项评价指数呈现增长趋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状况方面仍要好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平均值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公司更多地被描述成一个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不再满足于古典企业中的一个生产函数就能描述其所有特征,大规模现代公司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公司治理结构就是研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条件下的"代理人"问题(Fama,Jensson,1983),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是治理结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讲,公司治理结构也被定义为旨在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经历了两种治理模式的变迁,一种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治理模式,另一种是全面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治理理论,现在两种治理结构趋同的发展趋势表明各个国家在实践中结合自身情况探索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各国公司永恒的主题。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是随着西方国家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构建一个能够恰当反映和评价中国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的CGI指标体系及企业价值计量模型,并运用回归分析,检验中国企业公司治理与其价值的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公司治理水平对企业短期绩效的影响相比于对反映企业长期绩效的企业价值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是采用家族式管理或者家族式组织模式。中国的中小型家族企业蓬勃发展,不管是从规模还是质量都达到历史的高点。因此,对家族企业公司进行研究,特别是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不管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是一种管理和控制的体系。本论文从界定家族企业出发,描述了家族企业的特点,论述了国内外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成果,最后重点论述公司治理结构各种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两权分离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这三个理论比较具有代表性,这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南开管理评论》2012,(6):161
"2012中国公司治理指数"发布与研讨会于2012年11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正式宣布,经教育部社科司批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正式更名为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教授作了"2012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报告",发布了被誉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晴雨表的2012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该指数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但有效性偏低亦成为突出问题。作为国内最早发布的权威公司治理指数,自2003年发布以来,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已连续发布了十年。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陈清泰、南开大学校长龚克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研究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在根本上是对代理问题的治理,是对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现金股利能够缓解股东与经营者、大股东与小股东代理冲突,发挥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9.
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本文在对现有监事会评价理论与实践回顾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环境条件及改革进程,设计了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利用调研数据,对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水平进行了评价与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监事会治理总体水平较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性质之间的治理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别,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亦对监事会治理的有效性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建立企业生命周期新的划分指标,从企业发展的动态层面研究管理者代理行为与公司过度投资之间关系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演变,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代理行为随企业生命周期动态变化,其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随企业生命周期发展不断减弱。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的治理效果随企业生命周期也发生变化,其中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在成长阶段能够有效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而独立董事在成熟阶段及大股东在衰退阶段均显著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成长阶段中的公司监事会能够对代理行为引致的过度投资起到显著的监督作用,而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则显著加剧代理行为引致的过度投资,成长阶段中管理层持股、成熟阶段中独立董事与外部机构持股以及衰退阶段中大股东均显著没有起到应有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Henri Philippe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2005,9(2):129-149
Including real options in firms ’ value raises numerous difficulties. Limitations concerning the relevance of option pricing models outside financial markets are the most salient, but carrying out a valuation implies other assumptions, especially on firms’ governance. In particular, assessing whether a real option should be included within a firm’s boundaries and how its value should be shared, is difficult. Most of these issues result from the different property rights on real options: who creates and who can exercise the option? We discuss existing answers to these difficulties and propose a matrix based on property rights to help practitioners decide whether a real option can be valued appropriately or not by real options models. We support our discussion with a case study based on an R&;D firm valuation. 相似文献
13.
14.
公司治理机制互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公司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和有效监督管理层需要各种治理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利用2002年~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大股东股权竞争、董事会构成、经营者股权激励和监事会行为4种公司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大股东股权竞争与董事会构成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大股东股权竞争与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构成与监事会行为之间存在互补效应,这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关系呈现出复杂的特性.这一研究结论为继续深化中国的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需要理顺各种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实现治理机制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比较高的前提条件下,人们认为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集中股权结构是治理问题存在的根源,建立均衡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本文引入多个大股东均衡治理模型,进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建模和分析,分析的结论是:在目前的公司治理环境、传统文化背景条件下,均衡的股权结构的治理模式未必优于"一股独大"股权结构治理模式。治理结果取决于大股东之间相互博弈过程中的策略选择,而这些股东之间的策略选择与公司治理环境、传统文化、价值观等有关。最后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特征和管理特征与日、德两国的公司有类似的地方,国有企业拥有实现“共同治理”的产权和管理基础。文章借助“经理交替模型”,证明在共同治理模式下,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特征有可能有效地限制经理人员的寻租行为,但由于存在“新老三会”两套权力系统的冲突问题,使得企业内存在“强势经理”,其寻租行为会导致企业治理问题的恶化。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调节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通过监督和激励机制来控制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使经理人有效配置资源,从而影响R&D项目的执行效果,最终影响企业绩效,公司治理自然被作为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变量引入。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理论上论证公司治理是如何调节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且提出相应假设,选取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层次回归方法和分组分析方法,检验机构投资者、国有控股、董事会、经理层股权激励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和独立董事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没有调节作用,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直接关系,国有控股、董事会会议强度对二者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经理层股权激励对二者关系有正向调节效应。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R&D活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和高度的专业性使得对其监督的难度比较大,通过给经理人一定的股权,使他们成为股东,用激励机制解决R&D活动中的代理问题可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治理因素与财务困境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因素与财务困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1998~2005年被ST(special treatm ent)的公司及其配对样本共计528家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使用二元Log istic回归分析方法,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H-10股权集中指数、股权制衡度、国家股比例、最终控制人类型、独立董事持股比例以及审计意见与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显著负相关,管理者代理成本显著提高了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危险性。而高管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以及CEO的双职合一对困境发生的概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经理任期风险和公司治理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司经理任期的约束应该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生存分析的方法检验了内外部治理因素对经理职位变动的影响.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大同小异,相互补充.从结果可以看出,董事长和总经理因为同样处于代理人的位置,所以他们的任期风险影响因素中有几个是共同的:市场业绩、年龄、学历、股权变更.市场业绩的影响作用和理论相反.由于董事长和总经理存在权力的分别,所以领导独立性、内部监事比例和企业规模三个变量对两个职位任期风险的影响作用不同.另外,在检验的变量中,企业的利润率和国有股权比例都没有对经理任期风险产生显著影响,说明经理任期风险并不受企业会计业绩和企业股权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顾客参与公司治理与公司相互持股的比较研究,从企业战略联盟的角度,得出了顾客参与公司治理实质上是代表了一种新型的企业战略联盟类型——治理权战略联盟——的结论,它与现有的包括公司相互持股在内的股权型战略联盟和契约型战略联盟相比更具生命力和优越性。在当前经济总体上由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的背景下,通过顾客参与公司治理的形式在供需双方间建立治理权的战略联盟必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