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沈超红 《管理学报》2009,6(9):1157-1162
在分析经验、理论的可错性基础上,指出了现行管理的问题;在吸收当代美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移植溯因推理和双环学习概念,开发了一种将具体组织作为实验对象的新管理范式--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认为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是管理者胜任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基于管理的本质特征和其所隐含的逻辑机制,论证了新管理范式的有效性;对实施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的难点做了较系统的分析,指出加强"元技能"的培养是推广该范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党员标杆管理”是将企业经营中“标杆管理”的现代管理理论应用于党员管理的创新做法。浙江省杭州富阳市供电局先行一步,开展实践,获得了明显成效。本文对该局的党员标杆管理进行了实地调研,总结出“立标”、“育标”、“对标”、“创标”四大机制建设的工作经验,并提出了在实践中获得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而导致公司利益相关者受害的事件屡见不鲜,因而对盈余管理与审计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从盈余管理与注册会计师和审计的意见关系、盈余管理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关系、盈余管理与其他审计业务之间的关系三方面进行回顾,并提出了今后还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叶宏 《经营管理者》2013,(15):86+397-86
本论文以GX集团为研究对象,以绩效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对GX集团绩效管理体系中KPI的研究,设计出一套适用于该集团新的绩效管理体系的KPI体系,旨在GX集团新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讨论了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研究的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地区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实证研究,应用主因素及方差分析等数据分析技术,归纳出界面管理有关的四个主要因素,并对界面管理与企业技术战略关系及部门间对界面管理因素认识上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是福建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但是福建省制造业的总体竞争力水平并不高,产品主要集中于低附加值的非核心环节大规模加工制造和组装,技术含量低、文化内涵少、产品增值度少。在"一带一路"政策和闽台合作契机下,福建省必须主动对制造业进行升级,寻找制造业升级的新路径,促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研究的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地区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实证研究,应用主因素及方差分析等数据分析技术,归纳出界面管理有关的四个主要因素,并对界面管理与企业技术战略关系及部门间对界面管理因素认识上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秦剑 《管理评论》2012,(9):94-102
作为当前创业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对创业拼凑理论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首先阐明了创业拼凑理论的产生背景及其学科溯源,论述了创业拼凑理论的理论观点和过程模型。其次,对创业拼凑理论的相关实证研究和操作化应用进行了详尽评介,并分析了创业拼凑理论对当前我国创业管理研究和创业实践的启示意义。最后,指出了创业拼凑理论的理论贡献,讨论了创业拼凑理论的现有不足和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2002-2005年我国制造行业微利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每股收益分布密度函数,选取每股收益为0附近的10组对应的分布点,计算分析每组点的斜率之和是否显著不等于0,对其盈余管理存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微利上市公司存在着明显的盈余管理现象.  相似文献   

10.
刘人怀  孙凯  孙东川 《管理学报》2011,(9):1263-1268,1352
澄清了几个疑点,简述了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研究中对于基本概念所作的一些正本清源的探讨,提出从中国模式上升到中国学派的路线图。评述了实证研究的两种方法:案例研究很重要,问卷调查式的实证研究存在一些弊端亟待克服。  相似文献   

11.
针对Dempster-shafer证据合成结果与直觉决策认识之间的不一致性,提出一种新的证据合成规则。从决策的具体背景入手,描述Dempster-shafer证据合成公式产生悖论的两种情况,利用证据冲突的定义分析产生悖论的原因,提出基于一致性证据冲突的证据合成公式。该公式能减低决策中"一票否决制"和"众口烁金"等模式中决策信息放大或缩小而造成的误差。实例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合成公式比较符合直观和常理,并较好地解决了上述冲突证据的合成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文献评述、专家调查和典型案例分析,试图解释中国管理实践导向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基于中国数据、中国案例和中国经验的管理学术研究成果越来越多。这些研究考虑了中国国情、国家战略、制度和文化等因素,也反映出中国情景下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复杂性和学科交叉性等特点。同时,针对“基于我国领跑工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面向‘卡脖子’技术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两个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X整合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鑫 《管理学报》2015,12(2):157-166
对于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哲学基础这一问题,黄光国和李平有着截然相反的判断,他们的观点可以看成是对立的两极。基于此,试图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开辟一条中间路线:既不完全同意黄光国关于本土研究必须采用西方科学哲学的判断,也不认同李平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哲学诠释,而是通过融会阴阳思想、儒道哲学、波尔互补原理及黑格尔辩证逻辑等中西哲学元素,尝试建构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道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这样的一种哲学观可以被称之为X整合主义。  相似文献   

14.
管理学术期刊是连接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的桥梁之一,在管理研究的内部知识循环以及管理研究和实践间的外部知识循环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从管理研究和实践脱节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的管理学术期刊模糊的定位及其评审和排名仅仅是促进了管理知识的内部循环。为了保证管理研究的内外知识循环能够顺利实现,依据管理研究的类型,指出管理学术期刊可以分为源期刊和专业性期刊2种类型,并提出相应的评审与排名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5.
吕力 《管理学报》2011,8(1):28-36,41
"话语"是承载了一定的意识形态的"陈述",中国管理学界完全可以创建自己的学派,可是如果仍然采用主流的方法,虽然也可以称之为中国学派,但谈不上话语权问题。《试论中国管理研究的话语权问题》基于"话语能力"的所谓"策略"实际上是将"中国管理研究话语权策略"演变成"西方主流管理理论在中国进行扩散的策略"。当然,若将学术本土化演变成学术民族主义,将重点放在对西方主流的价值评判与道德批评上,同样无助于"管理的中国理论"话语权的取得——学术研究的话语权应在学术市场的竞争中取得——因此,其策略就只能是理解、宽容与构建学术竞争的公平市场。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内外主流期刊上的299篇管理创新研究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对国内外研究中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途径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在中国情境视角下分析并解释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特有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中国情境下管理创新研究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分布在企业家个体、管理团队和组织3个层面、6个维度上.此外,在国内外研究中,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即国外研究更关注高层管理团队的作用,国内研究则更加关注企业家个人因素的作用;同时,国内研究比国外研究更关注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对管理创新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要重视这些特有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情境因素的作用,为构建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理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韵江  陈丽  李青霞  王帅英 《管理学报》2011,8(4):486-49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中国管理学建构与发展成为管理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从以往研究看,关于中国管理学的建构效用问题,一直缺少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忽视了涉及中国管理学效用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悖论问题。为此,从时间、空间、思维方式、路径方向等方面梳理出影响中国管理学效用的4组矛盾,即历史经验与现实经验的矛盾、理论借鉴的准确性与艺术性的矛盾、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矛盾、由外向内与由内向外的矛盾。通过对这4组矛盾的系统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平衡和协调策略,旨在推动中国管理学提高自身效用,并对国际管理知识库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韩巍指出了<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逻辑瑕疵.这些逻辑瑕疵体现了中国管理学界深层次的痛苦,它本质上来源于对中国管理实践中传统与现实、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之间联系的割裂.不从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融合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将永远不会找到中国本土管理学登堂入室的门径;同样,不从传统与现实融合的角度考察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究竟有用没用"也将永远只会停留在"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的陷阱中无法自拔.管理哲学通过对管理学主流研究范式的理性批判,会为中国本土管理学提供一个反思与探索的向导.不重视思辫的方法,一概排斤哲学对管理学的渗入,将极有可能使得若干"管理学在中国"的讨论变成原地转圈.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深入发展,其研究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正逐渐清晰起来。除了高校和研究机构中的管理学者是重要的研究主体之外,诸如管理咨询机构、企业研究院等也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研究力量。研究主体与评价主体之间存在多种不同的对应关系,这其中蕴藏着关于客户的深层次问题。金蝶的管理研究实践,不仅对这一问题予以回应,也引发了对由实践客户驱动的评价路径与策略的探索。管理学者可以寻求社会中的多股力量,来共同推动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发展及其评价系统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