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技术外溢过程中创新行为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沛 《管理学报》2005,2(1):49-54
技术外溢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将采用Muller和Haag(1996)的方法来研究技术外溢对公司市场份额以及公司存活的影响.研究表明,外溢效应能引起创新活动的急剧增加(创新推动).所以,除了在新产品的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随机事件外,通过聚集几家公司和科学系统的劳动力与知识,同样可以使知识增加,使创新成功.仿真肯定了Silverberg(1998)提出的结论创新的引入时间对于以后市场份额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发现,如果创新不是在恰当的时间而是过早引入,市场份额也会很小.而这一恰当时间是由组织现有知识的储备量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PVAR模型、分析了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与我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现阶段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大于模仿创新,但是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两种模式对技术进步影响的方差贡献都有限。进一步研究得出结论:模仿创新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已经到了一个拐点,我国需要转型到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创新模式,最后提出从改善效率与优化投入结构方面提高自主创新地产出。  相似文献   

3.
FDI(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于19世纪,上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联系不断加强,FDI逐渐成为主要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我国最初引进FDI是为了改善经济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引进FDI转为吸收外来资金带来的先进技术,实现用市场换技术。人力资本是知识和技能的主要载体,影响东道国吸收能力的重要要素就是当地的人力资本,本文通过研究人力资本在我国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作用,对于如何优化我国的人力资本状况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自主创新的内涵,研究了自主创新的三种实现形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总结创新过程中由这三种实现形式组成的五种自主创新模式,最后对自主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评价,并阐述了对不同层次创新主体选择不同自主创新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开放式技术创新范式下企业全面创新投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资源投入是保证企业成功进行技术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获取和资源利用成为全面创新投入的两条主线。本文对213个装备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了在全面创新投入框架下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平台创新方面的关键投入要素。研究结果揭示了对三种创新绩效起关键促进作用的投入项目并显示产品创新方面企业对于开放度和开放模式的管理存在一些偏差,企业对于工艺创新方面可以调节技术/互补资产投入比例,适当增强研发投入与工程活动相配套能够有效促进工艺创新。企业可以参考这一结论调整企业的创新资源投入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专利引用的国际性技术外溢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专利跨国引用作为国际性技术外溢的代理变量,基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专利引用数据库分析中国发明专利技术的现状和特征;依据该数据库中6大类36个专利的细分类别,计算1985年~1999年中国与11个创新型国家(地区)的技术相似度;运用技术知识存量替代技术知识流量,测算中国1985年~2004年的对外技术依存度,综合分析技术相似性、对外技术依存度、地理距离和语言等因素对中国通过专利引用获取国际性外溢技术的影响,利用负二项回归方法对影响中国专利引用的相关因素进行计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相似度与跨国专利引用之间不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对外技术依存度、语言差异均与跨国专利引用显著负相关,地理距离与跨国专利引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陈磊  贾学海 《经营与管理》2012,(12):129-131
本文选取1993~2010年宁波工业的相关数据,运用LS方法,对宁波工业的FDI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探究。结果表明:宁波工业存在正向的FDI技术外溢效应,但效果不明显。根据计量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促进FDI技术外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美国为参照的国际性技术外溢的经济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虹  吴凯  蒋刘涛 《管理学报》2010,7(3):445-452
首先,以影响母国技术溢出和东道国吸收同化的8项指标为主要依据,使用因子分析法对26个选定国家进行综合排序,并选取了基于美国技术外溢的11个主要接受国.其次,在对技术知识存量和技术同化能力的度量方法进行描述后,将美国单独作为技术溢出方,测算了11个主要接受国通过进口贸易、FDI和人员交流3种无形(直接)外溢渠道,从美国吸收的外溢技术知识存量.最后,将11个主要接受国从美国吸收的知识存量总和的面板数据纳入广义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的国际性技术外溢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蒋玉石  康宇航 《管理学报》2012,9(12):1810-1818
中国本土企业研究院作为集团层面的研发机构,是大企业集团自主创新的主要技术依托。研究发现,对于中国本土企业研究院,原始创新是其自主创新的主要实现方式;合作创新则是最佳资源组织形式;管理创新是其内部环境的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结合杭州汽轮动力集团研究院的自主创新实践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中国本土企业研究院在探索自主创新战略道路上所呈现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市场竞争模式下的技术溢出与技术创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昌林  蒲勇健 《管理工程学报》2006,20(4):98-100,145
技术溢出的存在是技术创新市场失效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构建技术溢出下的企业产品市场竞争模型,比较研究了产品市场产量竞争和价格竞争模式下技术溢出与技术创新.分析表明,在均衡时,技术溢出总会发生,价格竞争模式相对于产量竞争模式的技术创新激励得到加强,在价格竞争下技术创新激励几乎不会被创新溢出所影响.结果还表明,价格竞争是可取的,它将带来社会总福利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FDI技术溢出与中国企业创新产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4年至200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分析FDI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可行性,揭示FDI、R&D经费投入和R&D人力资本投入3个投入要素之间以及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要素间的固定替代弹性系数不等于1,因而证明了运用CES生产函数的可行性;FDI对中国企业创新产出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FDI流入量每增加1%,能使专利申请授权数增加0.18%;但是通过计算1990年至2008年FDI对企业创新的产出弹性发现,该产出弹性并没有随FDI引进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所下降;R&D经费投入和R&D人力资本投入是影响企业对FDI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中国R&D人力资本的缺乏抑制了企业吸收FDI知识溢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创新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外资推动某些产业发展的同时,能否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技术溢出对自主创新会产生何种影响仍有待研究.论文在技术溢出、企业创新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对外资技术溢出、东道国企业创新产出结构、吸收能力、技术差距等各个变量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形成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结合调研数据,证明了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原始性自主创新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考虑集群内企业拥有不同的技术创新效率的情形下,建立两阶段非合作博弈模型,讨论当集群企业在不同时机创新时,技术溢出对其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分析出随着技术溢出的提高,领先企业和跟随企业创新投入的不同变化情形,推导出由此产生的企业集群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方式,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杜靖 《管理学报》2007,4(Z1):99-101
分析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企业技术创新的收益、资源投入、成功期望与失败风险等企业技术创新的内诱因要素,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内诱因的一般模式与企业技术创新内诱因的优化模式,并对模式的应用及各要素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市场风险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最终体现在市场上获得推广.因此从市场角度分析技术创新风险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分为递延风险和市场自身风险,为此,论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技术创新市场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级模糊评判方法对技术创新市场风险进行评估,并对递延风险指标的权重实施变权分析,从而得到了能够符合技术创新实际的市场风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民营科技企业一次创业中技术创新方式的归纳分析,提出了这种特定条件下技术创新的局限性。进而结合民营科技企业在二次创业中所面临的问题,确定了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和促进技术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实施方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为国  金哲  杨筝 《管理学报》2008,5(4):576-582
随着我国近年来科技发展投入增加,科技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从我国企业及各地区科技发展与管理水平看,仅有少数企业和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大部分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仍不容乐观。基于此,通过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及区域科技发展状况3个层面的比较和分析,探讨了企业科技创新战略中的弱势与不足,对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实施方略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多主体参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环境下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为了明确各创新主体参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供应商和顾客参与的创新模式选择博弈模型。对模型分析发现,根据企业选择的创新模式不同,可以形成三种竞争市场,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对模型均衡结果求解,得到以下结论:供应商和顾客参与能增加企业选择突破性技术创新模式的比重,减少选择渐进性技术创新比重,且这种影响随着市场中选择突破性技术创新比例增加而增加;当创新产品为价格弹性需求时,顾客参与更能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当创新产品为价格非弹性需求时,供应商参与更能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这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结论截然相反。采用数值算例对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多主体参与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也对在多主体参与条件下,企业的创新资源配置这一创新的核心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软件业的服务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传统服务创新和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上,将软件业——这一快速发展且极具潜力的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软件业的服务创新模式。同时,根据美国和西欧等国学者对服务业的研究理论,结合对国际著名软件公司服务创新举措的考察,对国内较为成功的软件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