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万蕤叶  陆静 《管理科学》2018,21(6):12-28
选取2000年—2016年欧元区国家、欧盟非欧元区国家、部分发达国家以及金砖五国等47个国家的货币汇率数据为样本,使用相关系数的费雪Z转换来检验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汇率风险传染效应,并将其进一步细分为净传染和转移传染两种类型.研究表明,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样本国家的外汇市场均出现大幅度震荡,但主要表现为汇率市场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仅有少数国家货币汇率与传染源之间存在传染效应,其中,次贷危机期间转移传染效应明显,欧债危机期间净传染效应显著,可见实体经济间的联系和投资者心理预期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均较大.  相似文献   

2.
谢尚宇  周勇 《管理评论》2009,21(2):121-128
本文在次贷危机的背景下,对造成违约蔓延的传染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于传染机制的解释,一种是源于因果效应:即一个公司的违约导致其他有业务关系公司的财务困境;另一类解释源于信息效应:即当投资者得知某个违约时会产生对其它债务人信用的修正,从而导致一个传染风险溢价。本文在不同的传染机制下,提出了一个统计上非常有用的违约传染模型,此传染模型中的参数可以定量研究公司违约的传染效应,通过模型说明控制好违约的传染率可以有效的控制金融危机的爆发,并且能够定量地给出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0年—2016年欧元区国家、欧盟非欧元区国家、部分发达国家以及金砖五国等47个国家的货币汇率数据为样本,使用相关系数的费雪Z转换来检验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汇率风险传染效应,并将其进一步细分为净传染和转移传染两种类型.研究表明,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样本国家的外汇市场均出现大幅度震荡,但主要表现为汇率市场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仅有少数国家货币汇率与传染源之间存在传染效应,其中,次贷危机期间转移传染效应明显,欧债危机期间净传染效应显著,可见实体经济间的联系和投资者心理预期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均较大.  相似文献   

4.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作为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的重要工具,也是信用风险传染的重要渠道。因此,考虑到CDS抑制效应与传染效应的双重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含有CDS网络交互作用的银行间信用风险传染模型,并运用计算实验与仿真模拟分析了在不同网络结构下银行网络信用风险传染与CDS网络抑制率,以及CDS网络信用风险抑制效应与银行网络传染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信用风险传染下银行网络和CDS网络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银行网络的信用风险传染阈值与CDS网络抑制率呈单调递增的正相关系。而且,与同质网络结构相比,异质网络结构下的银行网络信用风险传染阈值相对较小。(2)CDS网络的信用风险抑制阈值与银行网络传染率呈单调递增正相关关系。而且,与同质网络结构相比,异质网络结构下CDS网络的信用风险抑制阈值明显较大。(3)银行网络最终破产规模与CDS抑制率呈单调递减的负相关关系。而且,异质网络结构下的银行破产规模要大于同质网络结构下的银行破产规模。(4)CDS网络破产规模与银行传染率呈单调递增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同质网络结构下的CDS网络破产规模大于异质网络结构下的CDS网...  相似文献   

5.
考虑风险传染实际影响建立传染方程,结合均值和波动溢出构建了时变风险传染模型,并利用MCMC方法进行参数估计,理论上优于原有传染模型.利用沪铜、沪铝和伦铜三月连续数据,以及整体传染和时变风险传染模型进行实证,得出结论:在整体趋势与下降趋势中,沪铜场内外风险传染仅存在量的差异;在整体趋势与上升趋势中,沪铜对沪铝及伦铜的风险传染存在质的差异,该结论充分证实了分趋势进行风险传染研究的必要性.通过进一步的比较研究,发现沪铜场内外风险传染存在的三个突变期,即危机爆发后下降趋势形成期、下降趋势逆转期、两市场价格变动速度变替期,以上三个时期值得相关投资者与监管部门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使许多企业倒闭或陷入困境,究其根本,财务管理,风险预报方面的不足是两个重要因素。目前,公司管理决策的信息来源仅局限于会计财务报告,却忽视了内部财务管理。使得有效信息无法及时的向管理层传递。许多企业开始思考,谁能使企业在复杂的市场之中立于不败之地?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成为解决难题的最佳答案。  相似文献   

7.
利用复杂网络和流行过程理论,分析基于简单规则结构的信用传染、对均场依赖的信用传染以及信用传染中核心信用粒子与传染动态的关系.在简单规则网络的结构中,信用组合发生信用传染存在临界特征,当信用粒子被传染的概率高于临界值时,整个信用组合将被传染,信用网络发生的传染效应还受网络中节点状态、整个信用网络的均场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对均场依赖的信用传染中,信用传染存在对初始被传染密度、传染系数以及信用粒子恢复系数的依赖,并且传染过程也表现出依赖参数的临界特征.在信用传染中起核心传染作用的信用粒子,在整个组合演化中决定着非核心信用粒子被传染的规模.研究还发现信用传染过程对整个组合信用传染的均场依赖和对组合局部被传染密度的非线性依赖.研究为信用传染的压力测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经济环境恶化或突发事件冲击使中小企业资产价值更易大幅下降,不仅单个企业违约风险急增,企业间的违约相关性也明显变大。然而不同类型中小企业违约风险变化特征仍有较大差异。为了更好测度中小企业违约风险、分析其相关性和差异性,本文在资产价值满足跳-扩散过程假定下,将或有权益分析法、组合违约风险分析与系统波动风险测度β相结合,把违约风险分解为系统成分和异质成分。系统成分越大,表明企业违约风险越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和相关违约风险影响。异质成分越大则表明企业违约风险与自身异质性特征更为相关。实证研究表明,违约风险成分分析能较好解释中小企业违约风险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有助于违约风险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9.
就买卖合同而言.从平衡保护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出发,既然出卖人有交付标的物的义务,那么买受人就应负有受领标的物的义务.买方违约不收取货物主要有两种表现:拒绝受领和迟延受领.  相似文献   

10.
基于VAR模型的金融危机传染效应检验方法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经济风险的波及效应也日益显著。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通过金融市场体系对各国产生的传染效应便是典型的表现之一。本文运用VAR系统的方法,提出了通过分析危机前后各国市场波动性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变化、以及被传染国家对危机发源国的冲击响应的变化,来检验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新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实证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传染分析是国际金融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对Copula变点检测方法进行推广,采用时变非参数阿基米德Copula模型检验金融危机传染的存在性及其变化趋势,以时变尾部相依系数的大小来度量危机传染程度,并结合系数的变化趋势和时间段对金融危机传染效应进行分析.最后选择全球六个主要股票市场指数和S&P500指数进行危机传染实证研究,得出次贷危机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传染效应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ims to explain crude oil price volatil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respect to some macroeconomic and financial variables. Finding the main drivers of oil price dynamics is a crucial element for the definition of adequate monetary policies and risk management purposes. The role of macroeconomic and financial variables is analyzed in a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framework, in order to test the existence of a long run equilibrium in the oil price dynamics. We use monthly data for crude oil prices, the Dollar/Euro exchange rate, the US interest rate, the crude oil Futures open interest, the US oil imports and the gold price over the period 1993–2009. One cointegrating relationship is found which allows to identify a long run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variables.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一个新的金融传染检验统计量对2015 年6 月中旬中国股市暴跌时各行业间的传染效应进行检验. 跟传统的金融传染检验统计量相比,他可从不同的分位数水平上检验金融传染; 跟已有的分位数回归检验方法相比,他对于可能存在的模型误设是稳健的. 本文首次检验了国内全部十个一级行业以及四个金融二级子行业之间的金融传染情况,并从市场风险的角度对不同行业间的传染关系和传染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分析. 新的金融传染检验统计量检验结果表明: 在此次暴跌中大部分行业间存在金融传染,尤其是在低分位数下,而传统的检验方法忽略了这种传染效应的存在,这对市场风险的提示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使用基于非对称双指数分布的跳-扩散模型,以资产治理结构理论为框架对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以及危机中政府救助前后的债务平均到期时间、冲击到来频率以及违约资产损失率进行设定,从而对金融机构债务/资产比率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趋势进行数值模拟,以此分析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的冲击以及政府救助金融机构的效果.模拟分析结果发现,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主要来自债务/资产比率过高、中短期债务过多以及资产质量过低;政府对危机中金融机构的救助措施以低频大幅注资辅以购买短期债务和劣质资产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16.
17.
现代经典金融理论和精妙优美的数学模型难以解释和预言2000-2007年美国房地产泡沫和信用危机.次贷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大量投资者行为的结果,它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而以往的信用风险模型恰恰忽视了人的因素.通过将行为金融中的主观非理性预期引入信用风险的结构化模型,建立了内生的动态均衡模型.研究发现,投资者的不同预期造成他们处于不同的交易地位,产生相对财富转移.相对财富转移扩大了金融资产的波动率,导致了金融资产定价偏差;同时也给对冲操作带来了风险.在投资者的美好预期无法持续时,可能诱发金融危机.因此引导投资者理性预期是减少金融市场动荡的有效手段,研究对我国金融体系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nalyses impression management (IM)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GFC). It examines the differences in multiple textual characteristics and attributions between a highly positive performance period (2002–2007) and the GFC period (2008–2012), within the setting of Spain, where these two economic cycles were extreme.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research, companies' extreme poor performance in our sample is driven by an exogenous event. The findings do not show clear evidence of IM based on textual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ally linked to the GFC. Companies tried not to use overt IM and, to some extent, tried to clarify the impact of the crisis on performance. They were under great scrutiny and probably preferred to tell a more careful story. However, a general pattern of IM was still present during the GFC in the form of consistent positive attributions, favourable benchmarks and enhancement practices. In essence, the crisis did not fully stop IM practices, but rather influenced the way IM was produced. Overall, our results show that IM was lower during the GFC than in the case of poor performance in normal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found by previous literature.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narratives of firms in the finance and real estate sectors were the most reactive to the GFC, probably linked to their key role in the crisis.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当存在违约风险时,一个代表性投资者投资于一个可违约债券、股票以及银行存款的最优资产配置问题。利用简约化模型来刻画可违约债券的违约风险,并给出其价格的动态过程。通过随机控制方法给出了此优化问题的解析解。结果表明跳跃(违约)风险的存在,使可违约债券的最优投资策略不再是连续函数。当可违约债券违约时,投资者对可违约债券的持有量为零;当债券未发生违约时,投资者对可违约债券的最优持有量主要受信用利差、违约强度以及投资期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Lasso高维分位数回归模型,本文构建了中国金融系统的尾部网络结构,并定义了总体网络以及行业间、行业内和金融机构间等多层金融网络的尾部风险传染度,解构其传染机制与关联特征,评估各机构双向系统重要性(接收端和发射端)。同时,本文提出了一个最优滚动窗宽选择标准方法,以优化滚动样本技术下的动态网络结构。结果表明,所有层级尾部风险传染效应(总体系统、行业间、行业内和机构间)在经济金融极端困境时期,呈现明显增强及剧烈震荡特征,2015年中国股灾期间尤甚。跨行业传染效应日益严峻,银行与保险间表现出较强关联性,房地产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间均表现出较高传染性,跨业监管值得关注。接收与发射最多尾部风险传染的金融机构仍然是银行与证券类机构。系统中超过50%的金融机构倾向于接收风险传染,一旦出现系统性冲击,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将遭受重创,因此,应加强此类机构应对外界冲击的能力。此外,基于新滚动窗宽选择标准法的动态模型的估计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中国金融系统的网络结构和传染机制,对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